一种用于文件夹生产的自动放标签、贴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9347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文件夹生产的自动放标签、贴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文件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文件夹生产的自动放标签、贴膜装置。



背景技术:

办公室常用的文件夹主要用于对纸质文件的储存、保护和规范管理,现代商务活动中更是赋予了形象展示的功能,可用以盛装各类纸质的文件资料,办公司常用的文件夹的材质一般为:纸质、pp、pvc等,由于纸质文件夹便于分解,利于环境的保护,故此,纸质文件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纸质文件夹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生产的文件夹脊背处贴上标签并在标签上覆盖有覆膜,而现在文件夹在生产中主要是利用工作人员手动将标签和覆膜放到热覆膜机上进行热压覆膜,这样需要标签和覆膜提前切好,再由工人将覆膜整齐放到标签上后进行热压,整个生产过程需要工人不断的放置标签和覆膜,这样纸质文件夹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工,且效率极其低下,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此外,工作人员手动放置的覆膜,会造成放置位置不稳定,最终造成文件夹质量不稳定。

因此,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待于改进和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在于提供一种标签和覆膜自动上料、热压等工序,并且能够自动贴标签和标签外面覆膜的自动放标签、贴膜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

设置在基座上的标签上料装置、覆膜上料装置、热压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热压装置设置在基座的正上方,所述标签上料装置设置在基座的一侧,覆膜上料装置与标签上料装置对应设置在基座的另一侧;所述热压装置通过支架安装在基座上,其结构包括:热压底座、设置在热压底座上的热压气缸固定架、固定在热压气缸固定架上的热压气缸及热压气缸连接的热压模具,所述的支架上设有水平导轨,热压底座上设有导轨槽与水平导轨配合,热压装置通过导轨可以做水平滑动;所述标签上料装置,包括:设在基座一侧的推料装置、设置在支架上吸取装置和支架下面的标签送料装置,所述覆膜上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座另一侧的覆膜切料装置和覆膜送料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标签上料装置、覆膜上料装置、热压装置,对其执行部件进行逻辑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热压气缸固定架呈竖直状固定在热压底座上,其上设有竖直导槽。

进一步的,所述热压模具固定在热压气缸的导杆上,其上设有与竖直导槽配合的竖直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热压气缸固定架还设有竖直的压紧气缸,且压紧气缸与热压气缸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气缸导杆上设有压紧块。

进一步的,所述热压模具中间设有避空孔,所述的压紧块穿过避空孔,伸到热压模具的下面。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块为弹性体。

进一步的,所述标签送料装置,包括:安装基座上的标签送料导轨和标签送料电机以及标签送料电机带动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设有标签送料底座及固定在标签送料底座上的标签送料槽。

进一步的,所述覆膜送料装置,包括:安装基座上的覆膜送料导轨和覆膜送料电机以及覆膜送料电机带动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设有覆膜送料底座及固定在覆膜送料底座上的覆膜送料槽。

进一步的,所述标签送料槽和覆膜送料槽在热压装置下方相互叠加,其中所述标签送料槽位于覆膜送料槽下方。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文件夹生产的自动放标签、贴膜装置,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在基座两侧的标签上料装置和覆膜上料装置分别将标签和覆膜进行上料、送料,最终在设在基座上方的热压装置下方位置叠加,当文件夹基板流到基座下方时,热压机上的压料气缸带动压料块将标签和覆膜压在文件夹基板上,再由热压模具压着覆膜周边进行热压,将覆膜周边热压在文件夹支架上,标签包括在覆膜里面,实现了标签、覆膜的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省去了工作人员成本,减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文件夹生产的自动放标签、贴膜装置立体图1;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文件夹生产的自动放标签、贴膜装置立体图2;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文件夹生产的自动放标签、贴膜装置立体图4;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文件夹生产的自动放标签、贴膜装置的热压装置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文件夹生产的自动放标签、贴膜装置,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文件夹生产的自动放标签、贴膜装置,其结构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

设置在基座10上的标签上料装置20、覆膜上料装置30、热压装置40和控制器50,所述热压装置40设置在基座10的正上方,所述标签上料装置20设置在基座10的一侧,覆膜上料装置30与标签上料装置20对应设置在基座10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热压装置40通过支架41安装在基座10上,其结构包括:热压底座42、设置在热压底座42上的热压气缸固定架43、固定在热压气缸固定架43上的热压气缸44及热压气缸44连接的热压模具45,所述的支架41上设有水平导轨46,热压底座42上设有导轨槽47与水平导轨46配合,热压装置40通过导轨45可以做水平滑动,这样可使热压装置40的位置调整更加方便。

具体的,所述标签上料装置20,主要作用是将标签自动上到热压位置,再覆上覆膜由热压装置40进行热压完成标签的组装,其结构包括:设在基座10一侧面的推料装置21、设置在支架41上吸取装置22和支架41下面的标签送料装置23,进行上料时,首先通过推料装置21将标签自动的推高,再由吸取装置22将标签从推料装置21中吸起并放入送料装置23上将标签自动移送到热压的位置,实现了标签的无人化上料、送料,节省了人工,同时也提高了上料的精度。

优选的,为了实现覆膜从卷状的带料到切割后的小块覆膜,所述覆膜上料装置30的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座10另一侧的覆膜切料装置31和覆膜送料装置32,覆膜切料装置31将卷状的带料,切割成一个所需尺寸的小块的覆膜,由覆膜切料装置31切断后的覆膜经覆膜送料装置32,将覆膜自动移送到热压的位置,实现了覆膜的无人化上料、送料,节省了人工,同时也提高了上料的精度。

具体的,所述控制器50为plc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标签上料装置20、覆膜上料装置30、热压装置40上的执行部件,对其执行部件进行逻辑控制,实现该自动放标签、贴膜装置的自动化运行。

具体的,所述热压气缸固定架43呈竖直状固定在热压底座42上,其上设有竖直导槽。

具体的,所述热压模具45固定在热压气缸44的导杆上,其上设有与竖直导槽配合的竖直导轨,具体的,所述热压模具45中间设有避空孔。

具体的,为了对放置的标签和覆膜进行定位,需要对标签和覆膜施加一个预压力,因此,所述热压气缸固定架43上还设有竖直的压紧气缸48,且压紧气缸48与热压气缸44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压紧气缸48导杆上设有压紧块481,该压紧块成矩形,所述的压紧块481穿过避空孔,伸到热压模具45的下面,通过压紧气缸48带动压紧块481对标签和覆膜进行压紧。具体的,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紧块481为弹性体,避免过压压伤标签和覆膜,保证覆膜的品质。

具体的,所述标签送料装置23,包括:安装基座10上的标签送料导轨231和标签送料电机232以及标签送料电机232带动的第一螺杆233,所述第一螺杆233上设有标签送料底座234及固定在标签送料底座234上的标签送料槽235,标签送料装置23通过标签送料槽235,接住吸料装置22洗过来的标签,由标签送料电机232带动第一螺杆233转动,这样嵌套在第一螺杆232上的标签送料底座234会在第一螺杆232的带动下做横向移动,将放有标签的标签送料槽235送到热压装置40的下方,实现标签的无人送料,节省人工,提高送料效率。

具体的,所述覆膜送料装置32,包括:安装基座10上的覆膜送料导轨321和覆膜送料电机322以及覆

膜送料电机322带动的第二螺杆323,所述第二螺杆323上设有覆膜送料底座324及固定在覆膜送料底座324上的覆膜送料槽325,覆膜送料装置32通过覆膜送料槽325,接住覆膜切割装置31切割后的小块覆膜,由覆膜送料电机322带动第二螺杆323转动,这样嵌套在第二螺杆322上的覆膜送料底座324会在第二螺杆322的带动下做横向移动,将放有标签的覆膜送料槽325送到热压装置40的下方,实现标签的无人送料,节省人工,提高送料效率。

具体的,由于文件夹基板在标签送料槽235和覆膜送料槽325下面,为了用覆膜包括住标签,所述标签送料槽235和覆膜送料槽325在热压装置40下方相互叠加,其中所述标签送料槽235位于覆膜送料槽325下方,这样就可以将标签放置在覆膜和文件夹基板的中间,通过热压后覆膜能够将标签包括在覆膜内。

进一步的,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推料装置21上方设有感应器211,该感应器211可以放置推料装置的推料高度不超过推料装置21的上沿,防止标签因超高而掉落出来,造成标签的浪费及维护标签上料装置的正常运行。

具体的整个自动放标签、贴膜装置在控制器50的控制下,有条不紊的进行自动化对文件夹基板进行放置标签和放置贴膜及最后的热压,实现了生个生产过程的无人化,使产能相比原来的手动的生产高了10倍以上,极大的提高的生产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文件夹生产的自动放标签、贴膜装置,通过设置在基座两侧的标签上料装置和覆膜上料装置分别将标签和覆膜进行上料、送料,最终在设在基座上方的热压装置下方位置叠加,当文件夹基板流到基座下方时,热压机上的压料气缸带动压料块将标签和覆膜压在文件夹基板上,再由热压模具压着覆膜周边进行热压,将覆膜周边热压在文件夹支架上,标签包括在覆膜里面,实现了标签、覆膜的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省去了工作人员成本,减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产品品质。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