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质酸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0034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质酸的生产方法,属于特质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特质酸是对化肥用酸、工业用酸之外的,各种小品种用酸的统称,是本领域硫酸工业上的新词。特质酸包括:电池酸、食品酸、医药酸、电子酸、试剂酸、20%发烟硫酸、65%发烟硫酸、液体so2、液体so3等。硫酸具有吸水性较强、腐蚀性较强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酸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变质情况。酸变质主因之一就是空气中的水,酸中的空气来源主要包括:出厂酸带入的空气和气泡,及从贮存过程中从呼吸孔进入的空气。酸变质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腐蚀,贮存设备腐蚀严重的部位是酸面经常波动区域,使用一段时间后,内壁就会变得凸凹不平或形成沟槽。腐蚀物和空气中的水进入酸中,会出现酸浓度下降、酸变色、酸质降低等问题。贮存时间越长、酸质越差,最后变成“酱油色酸”。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特质酸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特质酸的生产方法,步骤包括:

1)用高纯母酸加热蒸馏或循环吸收so3,即得特质酸;

2)对特质酸进行存储;

所述步骤2)中,特质酸存储在硫酸贮存装置中,该硫酸贮存装置的结构为:

包括桶体、进酸管、干燥器、呼吸管、液位计和出酸泵;桶体为密封结构,桶体底部设有出酸口,出酸口和出酸泵通过管路连接;进酸管伸入桶体内直至达到桶体内的底部,进酸管底部封死,进酸管侧壁上设有出酸口;干燥器安装在桶体顶部、并与桶体内部相通;呼吸管安装在干燥器的顶部、并与干燥器相通;液位计设在桶体外、并与桶体连通;

进酸管侧壁上设有2-4个出酸口,出酸口为方形口,出酸口的总面积是进酸管横截面积的1.5-2倍;

进酸管上的出酸口设在出酸管上与桶体中心线相对的一侧;

进酸管从桶体顶部伸入桶体内,进酸管底部到桶体内底部的距离为300±20mm;

干燥器为93%或98%的硫酸干燥器,干燥器内的填料为高为500±5的瓷环;干燥器底部设有连通管,干燥器通过连通管与桶体相通,连通管升入桶体内100±10mm;

呼吸管包括直管和180度弯头,直管和180度弯头内径相等,直管一端竖直连接在干燥器顶部、直管另一端与180度弯头的一端相连通;

桶体为直径为400±20mm、高为1200±50m的圆桶,桶体底部的出酸口距离桶体内底部50±5mm;

进酸管、干燥器和呼吸管用不锈钢或防腐材料制作;桶体内壁设有防腐蚀层,防腐蚀层为kp-1胶泥层、瓷砖层、牌号为dx-1的不锈耐酸钢层,当为瓷砖层时,瓷砖层和桶体内壁之间设有3-5mm厚的聚异丁烯层或聚苯乙烯层;桶体顶部还设有取样口。

本硫酸贮存装置为防腐保质型,进酸管底部封死可有效防止搅动桶底酸泥,节省酸泵电耗。当出酸时,空气经过呼吸管进入干燥器,经干燥器干燥后再进入桶体,当停止出酸时,呼吸管防止了大自然串气起到封闭作用。本申请同一贮存设备可供同一品种硫酸多次重复使用。本保质型硫酸贮存装置有效避免了空气中水及桶体底部积酸对酸的污染。所述顶部、底部、上下等方位词,均指装置正常使用时的相对位置。

为了防止酸污染,同时避免空气和气泡的进入,为了保证进酸效率,同时避免污染,进酸管侧壁上设有2-4个出酸口,出酸口为方形口,出酸口的总面积是进酸管横截面积的1.5-2倍。

为了保证硫酸质量,进酸管上的出酸口设在出酸管上与桶体中心线相对的一侧。这样能有效避免对桶壁的冲击,进而保证硫酸质量。

为了避免进酸对桶壁的冲击搅动,保证硫酸质量,进酸管从桶体顶部伸入桶体内,进酸管底部到桶体内底部的距离为300±20mm。

为了避免空气中水分子的进入,干燥器为93%或98%的硫酸干燥器,干燥器内的填料为高为500±5的瓷环;干燥器底部设有连通管,干燥器通过连通管与桶体相通,连通管升入桶体内100±10mm。

为了避免对桶体内酸的污染,呼吸管包括直管和180度弯头,直管和180度弯头内径相等,直管一端竖直连接在干燥器顶部、直管另一端与180度弯头的一端相连通。这样干燥器顶部的呼吸管形成气封式,与干燥器中小磁环的阻力一并构成两道气封屏障。

为了满足日常所需,桶体为直径为400±20mm、高为1200±50m的圆桶,桶体底部的出酸口距离桶体内底部50±5mm。这样可贮存2000吨左右的酸,能满足一般需求。

为了避免腐蚀引起的污染,进酸管、干燥器和呼吸管用不锈钢或防腐材料制作;桶体内壁设有防腐蚀层,防腐蚀层为kp-1胶泥层(kp-1胶泥是以钾水玻璃为粘接剂、以磷酸盐为固化剂,用多种耐酸材料组配而成的新型防腐材料)、瓷砖层、牌号为dx-1的不锈耐酸钢层,当为瓷砖层时,瓷砖层和桶体内壁之间设有3-5mm厚的聚异丁烯层或聚苯乙烯层。为了方便取样,桶体顶部还设有取样口。

酸泵、管线、阀门等都要用不锈钢或内衬f4(聚四氟乙烯)。

为了进一步提高硫酸质量,还包括如下要求:

a、在硫酸制备过程中,对硫铁矿炉气和冶炼烟气要依次进行高效电除尘、三级洗涤和两级电除雾然后再经浓酸干燥,获得高纯度so2气体;这样才能获得高净化的so3,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硫酸质量。

b、干吸工段用洁净水;至少是人饮用的地表自来水,根据成品酸用途,要十分注意选用不同品种的高纯度水。

c、干吸工段的管线用不锈钢或f4,干吸工段的塔、槽、贮桶要内衬kp-1胶泥和瓷砖、或内衬dx-1不锈钢、或内衬f4;不能用碳钢、铸铁等易腐物,这样利于生产医药、食品级硫酸。

d、严格执行“预见性综合计划维护检修法”;消灭或尽可能减少设备突发事故,减少系统开停车次数。因为每开停车一次,硫酸质量都要变差一次,然后再慢慢恢复。

e、若是硫磺制酸,则从干燥塔循环槽或二吸塔循环槽产酸;若是硫铁矿和冶炼烟气制酸,则从二吸塔循环槽或一吸塔循环槽产酸;若采用三塔共槽,则在塔出口产酸,且酸需冷却至45℃;

f、产酸地下槽要内衬kp-1胶泥和瓷砖或内衬dx-1不锈钢,进酸管要伸入槽内底部,出酸口要高于槽底100±10mm,槽的顶盖要作防腐处理,槽的下部要设清理人门;

g、在酸中加入强氧化剂;强氧化剂为双氧水,对取色效果非常明显。

h、定期清理积酸和酸泥,并用干棉纱擦净,不能用水冲,对长期不用的贮存设备内放置一盆以上的98%硫酸,贮存设备在使用前,要全面清擦。

同时还要加快硫酸置换速度,缩短贮存时间。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1)中,高纯母酸为98.5%硫酸、20%发烟硫酸或65%发烟硫酸,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所述步骤1)中,蒸馏为常压蒸馏或负压蒸馏,蒸馏所得气态硫酸经冷凝成液态硫酸;

常压蒸馏温度为330±10℃;

负压蒸馏时,压力为2±0.1kpa,温度为185±10℃。

所述步骤1)中,循环吸收so3的方法,所用水为自来水、蒸馏冷凝水、软水、脱盐水或纯净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保质型硫酸贮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桶体、2进酸管、3干燥器、4孔板流量计、5取样口、6液位计、7呼吸管、8出酸泵、9成品硫酸、10人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特质酸的生产方法,步骤包括:

1)用高纯母酸加热蒸馏或循环吸收so3,即得特质酸;

2)对特质酸进行存储;

所述步骤2)中,特质酸存储在硫酸贮存装置中,该硫酸贮存装置的结构为:

包括桶体、进酸管、干燥器、呼吸管、液位计和出酸泵;桶体为密封结构,桶体底部设有出酸口,出酸口和出酸泵通过管路连接;进酸管伸入桶体内直至达到桶体内的底部,进酸管底部封死,进酸管侧壁上设有出酸口;干燥器安装在桶体顶部、并与桶体内部相通;呼吸管安装在干燥器的顶部、并与干燥器相通;液位计设在桶体外、并与桶体连通;

进酸管侧壁上设有2-4个出酸口,出酸口为方形口,出酸口的总面积是进酸管横截面积的1.5-2倍;

进酸管上的出酸口设在出酸管上与桶体中心线相对的一侧;

进酸管从桶体顶部伸入桶体内,进酸管底部到桶体内底部的距离为300±20mm;

干燥器为93%或98%的硫酸干燥器,干燥器内的填料为高为500±5的瓷环;干燥器底部设有连通管,干燥器通过连通管与桶体相通,连通管升入桶体内100±10mm;

呼吸管包括直管和180度弯头,直管和180度弯头内径相等,直管一端竖直连接在干燥器顶部、直管另一端与180度弯头的一端相连通;

桶体为直径为400±20mm、高为1200±50m的圆桶,桶体底部的出酸口距离桶体内底部50±5mm;

进酸管、干燥器和呼吸管用不锈钢或防腐材料制作;桶体内壁设有防腐蚀层,防腐蚀层为kp-1胶泥层、瓷砖层、牌号为dx-1的不锈耐酸钢层,当为瓷砖层时,瓷砖层和桶体内壁之间设有3-5mm厚的聚异丁烯层或聚苯乙烯层;桶体顶部还设有取样口。

本硫酸贮存装置为防腐保质型,进酸管底部封死可有效防止搅动桶底酸泥,节省酸泵电耗。当出酸时,空气经过呼吸管进入干燥器,经干燥器干燥后再进入桶体,当停止出酸时,呼吸管防止了大自然串气起到封闭作用。本申请同一贮存设备可供同一品种硫酸多次重复使用。本保质型硫酸贮存装置有效避免了空气中水及桶体底部积酸对酸的污染。所述顶部、底部、上下等方位词,均指装置正常使用时的相对位置。

为了防止酸污染,同时避免空气和气泡的进入,为了保证进酸效率,同时避免污染,进酸管侧壁上设有2-4个出酸口,出酸口为方形口,出酸口的总面积是进酸管横截面积的1.5-2倍。

为了保证硫酸质量,进酸管上的出酸口设在出酸管上与桶体中心线相对的一侧。这样能有效避免对桶壁的冲击,进而保证硫酸质量。

为了避免进酸对桶壁的冲击搅动,保证硫酸质量,进酸管从桶体顶部伸入桶体内,进酸管底部到桶体内底部的距离为300±20mm。

为了避免空气中水分子的进入,干燥器为93%或98%的硫酸干燥器,干燥器内的填料为高为500±5的瓷环;干燥器底部设有连通管,干燥器通过连通管与桶体相通,连通管升入桶体内100±10mm。

为了避免对桶体内酸的污染,呼吸管包括直管和180度弯头,直管和180度弯头内径相等,直管一端竖直连接在干燥器顶部、直管另一端与180度弯头的一端相连通。这样干燥器顶部的呼吸管形成气封式,与干燥器中小磁环的阻力一并构成两道气封屏障。

为了满足日常所需,桶体为直径为400±20mm、高为1200±50m的圆桶,桶体底部的出酸口距离桶体内底部50±5mm。这样可贮存2000吨左右的酸,能满足一般需求。

为了避免腐蚀引起的污染,进酸管、干燥器和呼吸管用不锈钢或防腐材料制作;桶体内壁设有防腐蚀层,防腐蚀层为kp-1胶泥层(kp-1胶泥是以钾水玻璃为粘接剂、以磷酸盐为固化剂,用多种耐酸材料组配而成的新型防腐材料)、瓷砖层、牌号为dx-1的不锈耐酸钢层,当为瓷砖层时,瓷砖层和桶体内壁之间设有3-5mm厚的聚异丁烯层或聚苯乙烯层。为了方便取样,桶体顶部还设有取样口。

酸泵、管线、阀门等都要用不锈钢或内衬f4(聚四氟乙烯)。

为了进一步提高硫酸质量,还包括如下要求:

a、在硫酸制备过程中,对硫铁矿炉气和冶炼烟气要依次进行高效电除尘、三级洗涤和两级电除雾然后再经浓酸干燥,获得高纯度so2气体;这样才能获得高净化的so3,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硫酸质量。

b、干吸工段用洁净水;至少是人饮用的地表自来水,根据成品酸用途,要十分注意选用不同品种的高纯度水。

c、干吸工段的管线用不锈钢或f4,干吸工段的塔、槽、贮桶要内衬kp-1胶泥和瓷砖、或内衬dx-1不锈钢、或内衬f4;不能用碳钢、铸铁等易腐物,这样利于生产医药、食品级硫酸。

d、严格执行“预见性综合计划维护检修法”;消灭或尽可能减少设备突发事故,减少系统开停车次数。因为每开停车一次,硫酸质量都要变差一次,然后再慢慢恢复。

e、若是硫磺制酸,则从干燥塔循环槽或二吸塔循环槽产酸;若是硫铁矿和冶炼烟气制酸,则从二吸塔循环槽或一吸塔循环槽产酸;若采用三塔共槽,则在塔出口产酸,且酸需冷却至45℃;

f、产酸地下槽要内衬kp-1胶泥和瓷砖或内衬dx-1不锈钢,进酸管要伸入槽内底部,出酸口要高于槽底100±10mm,槽的顶盖要作防腐处理,槽的下部要设清理人门;

g、在酸中加入强氧化剂;强氧化剂为双氧水,对取色效果非常明显。

h、定期清理积酸和酸泥,并用干棉纱擦净,不能用水冲,对长期不用的贮存设备内放置一盆以上的98%硫酸,贮存设备在使用前,要全面清擦。

同时还要加快硫酸置换速度,缩短贮存时间。

所述步骤1)中,高纯母酸为98.5%硫酸、20%发烟硫酸或65%发烟硫酸,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所述步骤1)中,蒸馏为常压蒸馏或负压蒸馏,蒸馏所得气态硫酸经冷凝成液态硫酸;

常压蒸馏温度为330±10℃;

负压蒸馏时,压力为2±0.1kpa,温度为185±10℃。

所述步骤1)中,循环吸收so3的方法,所用水为自来水、蒸馏冷凝水、软水、脱盐水或纯净水。

采用上述方法后,得到无色透明的高浓度硫酸,且98%的成品酸在保质型硫酸贮存装置内贮存1年以上,仍为无色透明状,无水和腐蚀物等污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