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横向开合式垃圾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垃圾桶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敞口式垃圾桶,另一种为开合式垃圾桶。开合式垃圾桶由于可以将垃圾桶的开口闭合,以避免异味从垃圾桶内流出,从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开合式垃圾桶的桶盖一般是从上方旋转打开,桶盖在打开时需要占用垃圾桶上方的空间,从而在空间紧张比如高度方向受限的空间内无法使用,如何解决该问题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开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横向开合式垃圾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垃圾桶的桶盖从上方旋转打开时占用较多空间,导致垃圾桶在空间紧张比如高度方向受限的空间内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横向开合式垃圾桶,其包括桶盖装置和具有开口的桶体;所述桶盖装置包括:
盖体,其具有呈矩形的所述垃圾取放口,所述垃圾取放口的内壁上设有横向滑槽;所述盖体安装在所述桶体的开口处,以通过所述垃圾取放口连通所述桶体的内部;
连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横向滑槽内,以相对所述垃圾取放口横向移动;
遮挡布,其一端位于所述垃圾取放口的第一侧,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杆的侧壁上;
其中,所述连杆用于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带动所述遮挡布闭合所述垃圾取放口;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所述遮挡布打开所述垃圾取放口。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横向开合式垃圾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连杆可以带动遮挡布横向移动,以打开或闭合垃圾取放口,连杆不占用桶体上方或内部的空间,从而使得本发明横向开合式垃圾桶在高度方向受限的空间内仍然可以正常打开和闭合,实用性更强。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横向开合式垃圾桶的垃圾取放口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横向开合式垃圾桶的垃圾取放口部分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横向开合式垃圾桶的垃圾取放口全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桶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盖体;101、垃圾取放口;2、连杆;20、桶体;3、遮挡布;4、驱动盒;5、脚踏板;6、齿条;7、齿轮;8、第一转轴;9、板条;10、桶盖装置;11、导向轮;12、第一弹性件;13、连接环;14、第二转轴;15、连接绳;16、盒体;100、横向开合式垃圾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横向开合式垃圾桶100,其包括桶盖装置10和桶体20。桶体20具有开口。桶盖装置10包括盖体1、连杆2和遮挡布3。盖体1具有呈矩形的垃圾取放口101。垃圾取放口101的内壁上设有横向滑槽。盖体1安装在桶体20的开口处,以通过垃圾取放口101连通桶体20的内部,用户可以经由盖体1上的垃圾取放口101将垃圾扔入桶体20内,当然,桶体20内的垃圾也可以经由垃圾取放口101倒出。连杆2可滑动地设置在横向滑槽内,以相对垃圾取放口101横向移动。遮挡布3的一端位于垃圾取放口101的第一侧,另一端连接在连杆2的侧壁上。其中,连杆2用于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带动遮挡布3闭合垃圾取放口101(如图1所示);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遮挡布3打开垃圾取放口101(如图2和图3所示)。
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连杆2可以带动遮挡布3横向移动,以打开或闭合垃圾取放口101,连杆2不占用桶体20上方或内部的空间,从而使得本发明横向开合式垃圾桶100在高度方向受限的空间内仍然可以正常打开和闭合,实用性更强。
优选的,如图1所示,上述的连杆2带动遮挡布3闭合垃圾取放口101时,遮挡布3保持水平,以进一步减小对桶体20内部空间的占用。
为了节省人力,优选的,前述的桶盖装置10可以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连杆2横移至前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以打开和闭合垃圾取放口101。
其中,前述的驱动机构可以是通过手驱动,也可以是通过脚驱动。在驱动机构是通过脚来进行驱动的一个示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桶盖装置10可以包括与盖体1相连的驱动盒4,驱动盒4位于桶体20的外侧,驱动盒4用于对驱动机构提供支撑。在本示例中,由于驱动机构有驱动盒4对其提供支撑,从而驱动机构可以通过驱动盒4与盖体1形成一个整体,如此有利于桶盖装置10的整体式设计,方便将桶盖装置10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桶体20上,安装效率较高。
优选的,如图4所示,前述的驱动机构可以包括脚踏板5、齿条6、齿轮7和第一转轴8。脚踏板5可升降地安装在驱动盒4上。齿条6位于驱动盒4内、且固定在脚踏板5上。第一转轴8可转动地安装在驱动盒4内。齿轮7固定在第一转轴8上、且与齿条6啮合。遮挡布3的一端经由垃圾取放口101的第一侧连接在第一转轴8的侧壁上,以在收卷于第一转轴8时带动连杆2从第一位置横移至第二位置。在本示例中,当用户踩踏脚踏板5时,与脚踏板5相连的齿条6带动齿轮7转动,从而第一转轴8开始收卷遮挡布3,遮挡布3带动与之相连的连杆2从闭合垃圾取放口101的第一位置横移至打开垃圾取放口101的第二位置。其中,齿轮7与齿条6的配合结构稳定性好,传动精度高。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前述齿条6的数量可以为两个。驱动机构还包括板条9。一个齿条6设置在板条9的一端,另一个齿条6设置在板条9的另一端。脚踏板5设置在板条9上、且位于两个齿条6之间,以通过板条9与齿条6连接。前述齿轮7的数量也为两个、且与齿条6一一对应啮合。前述遮挡布3的所述一端连接在第一转轴8上、且位于两个齿轮7之间。在本示例中,通过设置两个齿条6和齿轮7的配合结构,使第一转轴8的转动更加平稳,从而使遮挡布3带动连杆2的运动也更为平稳,稳定性较佳。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前述的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驱动盒4内的导向轮11,导向轮11用于对遮挡布3导向,以达到省力的技术效果。
如图4所示,前述的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件12,该第一弹性件12用于提供脚踏板5回复至初始位置的力。具体来说,当用户踩踏脚踏板5后,脚踏板5可以在第一弹性件12的作用下自动弹起。
优选的,上述的第一弹性件12可以为压缩弹簧或柔性橡胶等。
进一步的,前述的驱动盒4上可以设有用于与桶体20相卡接的卡接部,以提高桶盖装置10与桶体20两者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1至图4所示,前述的卡接部可以包括连接环13,连接环13具有与桶体20的外形相适配的形状。连接环13用于套设在桶体20上,以与桶体20卡接。具体的,前述的桶盖装置10可以由上往下向桶体20上安装,如此连接环13可以直接从上方套设到桶体20上,安装较方便。
上述的连接环13可以为硬质金属环,也可以是由松紧绳所形成的环。当连接环13是由松紧绳所形成的环时,其可以适应不同外形尺寸的桶体20,实用性更强。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前述的驱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二转轴14、连接绳15和扭簧。第二转轴14位于垃圾取放口101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相对。连接绳15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转轴14的侧部,另一端连接在连杆2上。扭簧套设在第二转轴14上,以提供第二转轴14回复至初始位置的力,使第二转轴14通过连接绳15带动连杆2从第二位置横移至第一位置。在本示例中,当遮挡布3带动连杆2从闭合垃圾取放口101的第一位置运动至打开垃圾取放口101的第二位置时,相应的,在这个过程中,连杆2也通过连接绳15带动第二转轴14转动,此时扭簧发生弹性变形。当用户松开脚踏板5时,扭簧提供第二转轴14回复至初始位置的力,第二转轴14转动时通过连接绳15带动连杆2从打开垃圾取放口101的第二位置回复至闭合垃圾取放口101的第一位置,从而达到省力的技术效果。
前述连接绳1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一个连接绳15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转轴14的一端的侧部,该连接绳15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杆2的一端。另一个连接绳15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转轴14的另一端的侧部,该连接绳15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杆2的另一端。扭簧套设在第二转轴14的中部。在本示例中,通过设置两个连接绳15带动连杆2运动,使连杆2的运动平稳性较佳。
前述的桶盖装置10还可以包括盒体16,盒体16位于盖体1的外侧。第二转轴14位于盒体16内,如此盒体16可以为第二转轴14提供外壳保护,另外还使桶盖装置10的外形更为简洁和美观。
进一步的,前述的桶盖装置10通过盖体1可拆卸地安装在桶体20上,以在损坏时方便维修或更换,减小维修成本。另外,桶盖装置10还可以应用在现有敞口式的桶体上,对于已经售出的敞口式桶体,用户可以单独购买桶盖装置10,将桶盖装置10安装到现有的敞口式桶体上即可形成横向开合式垃圾桶100,方便对现有敞口式的垃圾桶进行改装。
优选的,前述盖体1的下端开口可以具有与桶体20的开口端相适配的形状,以扣合在桶体20的开口端,使盖体1可相对桶体20拆装。在本示例中,盖体1与桶体20的装配相对较简单,装配效率较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