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心可调的模块化吊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143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心可调的模块化吊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起重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心可调的模块化吊篮。



背景技术:

船只过闸时,船闸的冲泄水引起水流条件变化较大,通常为了船只的航行安全,前面的船只过闸时,其他船只应停在锚地等候。为提高过闸能力,在锚地和船闸之间布设靠船墩,供船进闸之前临时停靠。靠船墩通常设置成多层塔状结构,每一层设置有一个空腔,空腔内固定有系船柱。系船柱一般比较重,可达350kg左右,无法直接用吊车进行悬吊安装,因此在吊装时很不方便。安装时需要在靠船墩空腔外侧搭建支撑架,然后用吊车将系船柱吊起并放置到支撑架上,再用千斤顶将系船柱推入空腔内进行固定,这样的操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心可调的模块化吊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安装系船柱时需要在靠船墩空腔外侧搭建支撑架,然后用吊车将系船柱吊起并放置到支撑架上,再用千斤顶将系船柱推入空腔内进行固定,这样的操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重心可调的模块化吊篮,包括吊篮、悬吊装置、安全装置以及配重装置;

所述吊篮一侧设置有悬吊立柱,悬吊立柱上固定有悬吊装置,所述吊篮另一侧设置有配重装置;

所述悬吊装置包括悬臂和悬吊钩,悬臂一端与所述悬吊立柱固定连接,悬臂另一端设置有悬吊钩;

所述配重装置包括配重转臂、转臂转轴、直齿轮、配重转架、配重转轴、配重、固定耳、蜗杆转轴、蜗杆、转盘;

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安全锁,安全锁在吊篮运行速度达到安全锁锁绳速度时,能自动锁住安全钢丝绳,使吊篮在200mm范围内停住;

所述吊篮另一侧设置有配重旋转口,所述配重旋转口由焊接在吊篮上的两根立柱构成,两根立柱之间可活动设置有配重转臂,配重转臂一端设置有配重转架,所述配重转架为“u”形结构,配重转架之间设置有配重转轴,配重转轴上可转动地设置有配重;

所述两根立柱之间穿设有转臂转轴,转臂转轴一端与配重转臂固定连接,转臂转轴另一端固定有直齿轮;

所述吊篮另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一块固定耳,固定耳开设有轴孔,轴孔内穿设有蜗杆转轴,蜗杆转轴顶端设置有转盘,蜗杆转轴上套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直齿轮相互啮合。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调节配重的角度实现重心的调整,利用卷样式提升机将吊篮吊起并移动即可将系船柱放入到靠船墩的空腔内,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采用蜗杆调节配重,具有自锁功能,不用担心操作失误而导致事故。

卷扬机通过钢丝绳将吊篮连接在一起,并用利用卷扬机进行上下提升,吊篮长宽高为2m*1*1m*1.2m,其中外伸吊杆长度为1m,总重量约为360kg,配重为350kg,当正常工作时,倾覆力矩为3500n*1m=3500n·m,抗倾力矩为3500n*1.5m+3600n*0.5m=7050n·m,7050÷3500=2.02>2,满足规范要求。

吊篮额定总重量为350kg+350kg+360kg+60kg*2=1180kg,吊篮钢丝绳选用φ16(6×19),其最小破断拉力为125kn,则钢丝绳安全系数n=125kn*2*/11.8kn=21>9,满足规范要求。

优选地,所述配重转架底面与斜向支持梁铰接。斜向支持梁进一步保证了吊篮在吊起时配重伸出不会因重心外移而掉落,保证了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优选地,所述吊篮主要由方管焊接而成上面开口的篮状结构,吊篮上面焊接有悬吊挂耳,吊篮内底面设置有吊篮底板。采用方管不仅能保证了吊篮自身的结构强度,还能能够减轻吊篮的重量,方便运输和施工。

优选地,所述悬臂通过螺栓与所述悬吊立柱固定连接,悬臂位于悬吊立柱的中上部,悬臂采用两根角钢相互平行焊接而成。采用角钢能够有效利用直角之间的作用力,使悬臂结构更合理,承重能力更强。

优选地,所述悬吊钩包括链条和钩,链条一端与悬臂固定,链条另一端与钩连接。

优选地,所述悬臂底面还焊接有悬臂斜撑,悬臂斜撑一端与悬臂连接,悬臂斜撑另一端与吊篮底部焊接。悬臂斜撑进一步增加了悬臂的承重能力,使吊篮受力均匀。

优选地,所述固定耳采用方管制成,固定耳上开设有轴孔,轴孔内设置有轴承,蜗杆转轴穿过轴承中心孔。

优选地,所述转臂转轴一端与配重转臂焊接。采用焊接的方法能够更有效保证转臂转轴与配重转臂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配重采用钢锭或铅块制成。钢锭或铅块是常用的配重,采用这些材料可以减少设计成本。

优选地,所述悬吊装置和配重装置分别对称设置在吊篮的两侧。

本发明采用在吊篮上增设悬臂和配重装置,该配重装置能够通过蜗杆和齿轮的作用进行伸出或收回调节,从而实现整个吊篮重心调整的目的,前部的模块化设计可以应用在多种需要高空作业的场合,应用面广。该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为靠船墩空腔内设置系船柱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因此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提起固定系船柱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配重方向轴侧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收起配重时的示意图;

图中,给标号分别表示:

1:吊篮;11:悬吊挂耳;12:配重旋转口;

2:悬吊装置;20:悬臂;21:悬吊钩;22:悬臂斜撑;

3:配重装置;30:配重转臂;31:转臂转轴;32:直齿轮;33:配重转架;34:配重转轴;35:配重;36:固定耳;37:蜗杆转轴;38:蜗杆;39:转盘;310:斜向支持梁;

4:系船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1~4,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重心可调的模块化吊篮,包括吊篮1、悬吊装置2以及配重装置3;

悬吊装置2和配重装置3分别对称设置在吊篮1的两侧;

吊篮1主要由方管焊接而成上面开口的篮状结构,吊篮1上面焊接有悬吊挂耳11,吊篮1内底面设置有吊篮底板;

吊篮1一侧设置有悬吊立柱10,悬吊立柱10上固定有悬吊装置2,吊篮1另一侧设置有配重装置3;

悬吊装置2包括悬臂20和悬吊钩21,悬臂20通过螺栓与悬吊立柱10固定连接,悬臂20位于悬吊立柱10的中上部,悬臂20采用两根角钢相互平行焊接而成,为了保证悬臂的承重能力,悬臂20底面还焊接有悬臂斜撑22,悬臂斜撑22一端与悬臂20连接,悬臂斜撑22另一端与吊篮1底部焊接;悬臂20另一端设置有悬吊钩21,悬吊钩21包括链条和钩,链条一端与悬臂20固定,链条另一端与钩连接;

配重装置3包括配重转臂30、转臂转轴31、直齿轮32、配重转架33、配重转轴34、配重35、固定耳36、蜗杆转轴37、蜗杆38、转盘39;

吊篮1另一侧设置有配重旋转口12,配重旋转口12由焊接在吊篮1上的两根立柱构成,两根立柱之间可活动设置有配重转臂30,配重转臂30一端设置有配重转架33,配重转架33为“u”形结构,配重转架33之间设置有配重转轴34,配重转轴34上可转动地设置有配重35,配重35采用钢锭或铅块制成,配重转架33底面与斜向支持梁310铰接;

两根立柱之间穿设有转臂转轴31,转臂转轴31一端与配重转臂30焊接,转臂转轴31另一端固定有直齿轮32;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配重方向轴侧图,如图1和图3所示,吊篮1另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一块固定耳36,固定耳36采用方管制成,固定耳36上开设有轴孔,轴孔内设置有轴承,蜗杆转轴37穿过轴承中心孔,蜗杆转轴37顶端设置有转盘39,蜗杆转轴37上套设有蜗杆38,蜗杆38与直齿轮32相互啮合。

使用时,如图2所示,通过旋转转盘39带动蜗杆转轴37及蜗杆38从而带动直齿轮32的转动,直齿轮32通过带动转臂转轴31旋转也带动配重转臂30以及配重转架33、配重35转动,最终伸出吊篮1,然后利用悬吊钩21将系船柱4固定,接着利用钢丝绳将吊篮1吊起,由于配重35与系船柱4的重量接近,整个吊篮的重心处于吊篮中间位置,不会因为重心偏移导致吊篮倾斜。吊篮吊起后慢慢移动到靠船墩的空腔位置,并缓慢移动并使悬臂20带着系船柱4伸入靠船墩的空腔内,接着反向旋转转盘39,收回配重35,如图4所示,由于配重35向吊篮1方向移动,重心往悬臂20移动,导致系船柱4向下偏移,这时候稍微用外力将系船柱4移动即可实现定位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