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0333发布日期:2019-07-03 05:0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是涉及能够减小划痕、缩短通纸路径的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iccu(图像校正控制单元:imagecalibrationcontrolunit),其用于检测打印完的图像是否存在缺陷。在iccu的搬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纸张搬送机构,该纸张搬送机构配合iccu的检测结果,将没有问题的纸张送往搬送方向下游,将有问题的纸张排出至缺陷纸张排纸托盘。

由于在iccu扫描完图像之后,分析图像需要时间,所以如果纸张仅仅是经过iccu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的直通路的话,则在分析完成之前,纸张就会进入下游,因而无法及时将有问题的纸张排出。

为此,在现有的结构中,与直通路相连接地设置有具有较大弯曲(例如向下方弯曲成大致u字形)的延时通路,当纸张需要进行分析时,进入延时通路,从而在纸张到达出纸口之前,有充分的时间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进入下游还是排出至缺陷纸张排纸托盘。

然而,在通纸时,如果纸张与延时通路中的导轨或导轨上的开孔接触,则会在纸张上形成划痕,对画质造成影响。在延时通路中,有若干个位置会导致纸张弯曲,加大与导轨接触的几率,例如,直通路向延时通路的切换处、延时通路下方的两个转弯处、以及延时通路向出口的切换处等。

由此可见,在现有的结构中,在减小划痕、缩短通纸路径等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小划痕、缩短通纸路径的纸张搬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1):一种纸张搬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纸张搬入单元,其用于搬入在图像形成单元中形成了图像的纸张;纸张临时存储单元,其用于在规定时间内临时存储由上述纸张搬入单元搬入的纸张;以及纸张搬出单元,其用于将存储在上述纸张临时存储单元的纸张搬出,轨道切换单元,其根据检测纸张图像的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进行轨道的切换,将纸张搬送到第一排出部或第二排出部。

通过代替延时通路而采用长度较短的纸张临时存储单元以使纸张停止或慢速移动的方式延长通纸时间,从而能够缩短通纸路径,节省图像形成装置的空间。另外,由于纸张临时存储单元以水平的形成存在,所以搬送的纸张不必与延时通路中的弯曲部或开孔接触,避免了在纸张上形成划痕,从而保证了画质。

(2):在上述(1)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中,也可以上述纸张临时存储单元具有水平的面,纸张被存储于上述水平的面。

纸张临时存储单元具有水平的面,因而纸张不用弯曲,纸张不会碰撞在弯曲的导轨壁上,因此不容易损坏。

(3):在上述(1)或(2)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中,也可以上述纸张临时存储单元为储纸托盘,前一页纸张和后一页纸张以堆叠的方式依次堆叠在上述储纸托盘内,每经过上述规定时间时,上述纸张搬出单元将上述储纸托盘内的位于最下方的一页纸张搬出。

由此,通过仅将储纸托盘内的位于最下方的已经检测结束的一页纸张搬出,从而不会出现将检测未结束的纸张一起搬出的可能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4):在上述(3)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中,也可以与上述储纸托盘相对应地设置有吸纸部,每经过上述规定时间时,上述吸纸部将堆叠在前一页纸张上的后一页纸张吸起,上述纸张搬出单元相配合地将前一页纸张搬出。

通过利用吸纸部辅助纸张搬出单元的搬出动作,从而能够将储纸托盘内的位于最下方的一页纸张顺畅且稳定地搬出。

(5):在上述(1)或(2)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中,也可以具备:上通路,其用于临时存储纸张;下通路,其与上述上通路并行存在,同样用于临时存储纸张;以及切换爪,其切换路径使前一页纸张和后一页纸张依次错开地进入上述上通路或上述下通路。

通过代替延时通路而采用长度较短的上通路和下通路以使纸张停止或慢速移动的方式延长通纸时间,从而能够缩短通纸路径,节省图像形成装置的空间。另外,由于上通路和下通路以水平的形成存在,所以搬送的纸张不必与延时通路中的弯曲部或开孔接触,避免了在纸张上形成划痕,从而保证了画质。

(6):在上述(5)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中,也可以上述纸张搬出单元包括多对搬送辊对,每经过上述规定时间时,上述切换爪切换路径为上述上通路或上述下通路的其中一方,上述多对搬送辊对将上述上通路或上述下通路的其中另一方上的检测结束的一页纸张搬出,上述轨道切换单元根据上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进行轨道的切换,将纸张搬送到上述第一排出部或上述第二排出部。

通过上通路和下通路交替存储检测后的纸张,从而能够防止出现利用单一通路或托盘所导致的同时搬出多页纸张的情况。

(7):在上述(5)或(6)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中,也可以上述上通路与其所相连的搬送方向上游侧的通纸路水平。

由此,可以在不进行iccu检测时,利用水平的上通路搬送纸张,从而能够缩短搬送时间,提高搬送效率。

(8):在上述(2)~(7)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也可以还设置有用于搬送大尺寸纸张的通路,该通路比上述水平的面长。

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宽度通常为500mm左右,因而可以将储纸托盘的宽度形成为420mm左右,该尺寸的储纸托盘适用于存储小于等于a3的尺寸的纸张,而对于大于a3的更大尺寸的纸张而言却不适用,因而可以考虑在本发明的纸张搬送机构的基础上同时设置长度更长的弯曲成u字形的延时通路,用来搬送大于a3的更大尺寸的纸张。

这样一来,可以针对小于等于a3的尺寸的纸张而使用本发明的纸张搬送机构,而针对大于a3的更大尺寸纸张使用延时通路,由此能够针对小于等于a3的尺寸的纸张避免形成划痕从而保证画质的同时,也能够应对大于a3的更大尺寸纸张,提高了设计自由度。

(9):在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也可以在不进行图像检测时,纸张不减速而直接通过上述纸张临时存储单元。

纸张临时存储单元与纸张搬入单元侧的导轨、纸张搬出单元侧的导轨均大致水平,不产生弯曲,所以能更好的保证纸张不受损,而且,在不进行图像检测时,可以作为一个水平的搬送道进行搬送,不影响搬送速度,缩短搬送时间,提高搬送效率。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搬送机构。

由此,能够带来上述(1)~(9)中的任一项具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纸张搬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纸张搬送机构相配合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动作方式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针对不同尺寸纸张而选择性地进行搬送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又一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动作方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针对不同尺寸纸张而选择性地进行搬送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纸张搬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形成单元;20、20a…纸张搬送机构;30…检测单元(iccu);40…第一排出部(正常纸张排纸托盘);50…第二排出部(缺陷纸张排纸托盘);201…储纸托盘(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a…上通路(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b…下通路(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2、202a…搬入辊对(纸张搬入单元);203…搓纸辊(纸张搬出单元);203a、203b…上通路搬送辊对(纸张搬出单元);203c、203d…下通路搬送辊对(纸张搬出单元);204…可动压片;205…吸纸部;r…搬送方向;206…切换爪;207…轨道切换单元;301a、301b…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启示下能够实现它们的多种替代方式,而且,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处说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首先,对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纸张搬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结构的图,图1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纸张搬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图像形成装置1在图像形成单元10中通过一次转印和二次转印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利用检测单元30对纸张上的图像是否存在缺陷进行检测,并利用纸张搬送机构20对纸张进行搬送和临时存储,并根据检测单元30的检测结果使轨道切换单元207切换轨道,将纸张分类搬送至第一排出部40(例如正常纸张排纸托盘)或第二排出部(例如缺陷纸张排纸托盘)50。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单元10具备:用于根据输入图像数据来形成基于y成分、m成分、c成分、k成分的各有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像形成部21;将通过调色剂像形成部21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于纸张的中间转印部22;以及将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的定影装置23等。

调色剂像形成部21由y成分用、m成分用、c成分用、k成分用四个调色剂像形成部21y、21m、21c、21k构成。调色剂像形成部21y、21m、21c、21k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为了便于图示以及说明,共用的构成要素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在区别各个的情况下在附图标记进行添加y、m、c、k表示。图1中,仅对y成分用的调色剂像形成部21y的构成要素附予附图标记进行,省略其他的调色剂像形成部21m、21c、21k的构成要素的附图标记进行。

调色剂像形成部21具备曝光装置211、显影装置212、感光鼓213、带电装置214、以及鼓清洁装置215等。

感光鼓213是在例如铝制的导电性圆筒体(铝原料管)的圆周面,依次层叠底涂层(ucl:undercoatlayer)、电荷产生层(cgl:chargegenerationlayer)、电荷输送层(ctl:chargetransportlayer)而得的带负电型的有机感光体(opc:organicphoto-conductor)。

带电装置214由例如栅控式电晕带电装置、电晕管带电装置等电晕放电发生器构成。带电装置214通过电晕放电使感光鼓213的表面同样以负极性带电。

曝光装置211由例如多个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以直线状排列而成的led阵列、用于驱动各个led的lph驱动部(驱动器ic)、以及具有使来自led阵列的放射光在感光鼓213上成像的透镜阵列等的led打印头构成。led阵列的一个led与图像的一个点对应。控制部17控制lph驱动部,由此规定的驱动电流在led阵列流动,使特定的led发光。

曝光装置211对感光鼓213照射与各色成分的图像对应的光。受到光的照射并在感光鼓213的电荷产生层产生的正电荷被输送至电荷输送层的表面,从而将感光鼓213的表面电荷(负电荷)中和。由此,在感光鼓213的表面因与周围的电位差而形成有各色成分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212收纳各色成分的显影剂(例如由调色剂和磁性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212使各色成分的调色剂附着在感光鼓213的表面,由此使静电潜像可视化而形成调色剂像。具体而言,对显影剂载持体(显影辊)施加显影偏压,在感光鼓213与显影剂载持体之间形成电场。通过感光鼓213与显影剂载持体的电位差,显影剂载持体上的带电调色剂移动并附着在感光鼓213的表面的曝光部。

鼓清洁装置215具有与感光鼓213的表面滑动接触的鼓清洁刮板等,将一次转印后残存于感光鼓213的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

中间转印部22具备中间转印带221、一次转印辊22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支承辊223、二次转印辊224以及带清洁装置225等。

中间转印带221由环状带构成,并以环状架设于多个支承辊223。多个支承辊223中的至少一个由驱动辊构成,其他由从动辊构成。通过使驱动辊旋转,中间转印带221以恒定速度沿箭头a方向行进。

一次转印辊222与各色成分的感光鼓213对置,并配置于中间转印带221的内周面侧。以夹着中间转印带221的方式将一次转印辊222压接于感光鼓213,由此形成用于从感光鼓213朝中间转印带221转印调色剂像的一次转印夹持部(以下称为“一次转印部”)。

二次转印辊224与多个支承辊223中的一个对置,并配置于中间转印带221的外周面侧。将与中间转印带221对置地配置的支承辊223称为支持辊。以夹着中间转印带221的方式将二次转印辊224压接于支持辊,由此形成用于从中间转印带221朝纸张转印调色剂像的二次转印夹持部(以下称为“二次转印部”)。

在一次转印部中,将感光鼓213上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并一次转印于中间转印带221。具体而言,对一次转印辊222施加一次转印偏压,在中间转印带221的下表面侧(与一次转印辊222抵接的一侧)附予与调色剂相反的极性的电荷,由此调色剂像静电转印于中间转印带221。

其后,在纸张通过二次转印部时,中间转印带221上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于纸张上。

具体而言,对二次转印辊224施加二次转印偏压,在纸张的下表面侧(与二次转印辊224抵接的一侧)附予与调色剂相反的极性的电荷,由此调色剂像静电转印于纸张。将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朝向定影装置23输送。

带清洁装置225具有与中间转印带221的表面滑动接触的带清洁刮板等,除去二次转印后残留于中间转印带221的表面的转印残调色剂。

应予说明,在中间转印部22中,也可以替代二次转印辊224,而采用将二次转印带以环状架设于包括二次转印辊的多个支承辊的结构(所谓的带式的二次转印单元)。

定影装置23具备:配置于纸张的定影面(形成有调色剂像的面)侧的加热辊231;配置于纸张的背面(定影面的相反的面)侧并隔着纸张搬送路径而与加热辊231对置的加压辊232;对定影面侧部件进行加热的加热源233;以及使背面侧支承部件压接于定影面侧部件的压接分离部(省略图示)等。将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并沿着通纸路径被输送来的纸张在通过定影装置23时被加热、加压。由此,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上。

返回图1,在图像形成单元10的搬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用于检测在图像形成单元10中进行了打印的纸张上的图像是否存在缺陷的检测单元30,该检测单元30在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控制下,在规定时间内对纸张上的图像是否存在缺陷进行检测。

具体地,检测单元30例如可以为iccu(图像校正控制单元:imagecalibrationcontrolunit),具体可以包含使用了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元件)等摄像元件的线传感器(linesensor)、区域传感器等,来读取被纸张搬入单元202搬送至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的纸张上的图像数据,并将所读取的图像数据与原始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若存在浓度值之差大于阈值的像素、且该像素数量超过了预先设定的设定值,则判定为缺陷图像,若未超过预先设定的设定值,则判定为正常图像。应予说明,上面举出的判定是否缺陷的方法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上述方法,只要能判定图像是否存在缺陷即可。例如,也可以针对读取的图像数据和原始的图像数据的每一个分别检测特征点并计算其特征量,在两者的特征量之差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缺陷图像,若为阈值以下,则判定为正常图像。

在检测单元30的搬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纸张搬送机构20,该纸张搬送机构20例如借助未图示的直通路经由检测单元30所处的检测位置而与图像形成单元10相连,该纸张搬送机构20对形成有图像的多页纸张进行搬送和临时存储,并根据检测单元30的检测结果将纸张分类搬送至第一排出部40或第二排出部50。

以下,结合图3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示意图。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该纸张搬送机构20大致包括纸张搬入单元202、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纸张搬出单元203、轨道切换单元207。

纸张搬入单元202例如为一对搬入辊对,其设置于纸张搬送路径上,且设置于检测单元30的搬送方向r下游侧,用于沿搬送方向r搬入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10中形成了图像并经由检测单元30进行了检测的纸张。

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例如为储纸托盘,其设置于纸张搬入单元202的搬送方向r下游侧,用于在规定时间内临时存储由纸张搬入单元202搬入的纸张。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具有水平的面,纸张被存储于该水平的面,并且纸张在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之中,具体地,在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的水平的面上停止或慢速移动。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具有水平的面,因而纸张不用弯曲,纸张不会碰撞在弯曲的导轨壁上,因此不容易损坏。

另外,规定时间由纸张搬送速度以及检测单元30检测所需的检测时间而定,至少大于检测单元30检测一页纸张所需的时间。作为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的储纸托盘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只要能够存储规定页数(至少大于一页)的纸张即可,另外,其形状也不特别限定,可以为托盘形状、也可以为板状、或皮带等,只要能够存储纸张即可。

纸张搬出单元203是用于将存储在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中的纸张搬出的单元,例如为搓纸辊,其设置于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的搬送方向r下游侧、且与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邻接设置,在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控制下,搓取并搬出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中的纸张。应予说明,在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中存在两张以上的纸张的情况下,纸张搬出单元203搓取并搬出最下面的一页纸张,即最先进入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的纸张。

轨道切换单元207根据检测纸张图像的检测单元30的检测结果进行轨道的切换,将纸张搬送到第一排出部40或第二排出部50。具体地,在由检测单元30检测出被搬送至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中的纸张不存在缺陷时,将不存在缺陷的纸张搬送至第一排出部40(正常纸张排纸托盘),在检测单元30检测出被搬送至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中的纸张存在缺陷时,将存在缺陷的纸张搬送至第二排出部50(缺陷纸张排纸托盘)。

应予说明,在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中存在两张以上的纸张的情况下,仅设置纸张搬出单元203的话,存在最下面的一页纸张连同其上面的纸张一起被搓取并搬出的可能性。为此,例如图3的(a)所示,可以在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的靠近纸张搬出单元203一侧设置可动压片204,可动压片204与纸张搬出单元203相配合而辅助搬送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中的纸张。通过可动压片204的按压,能够顺畅地仅搓取并搬出最下面的一页纸张。该可动压片204的具体设置位置并不限定,可以设置于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的靠近纸张搬出单元203一侧的正上方,也可以设置于侧方,只要能够可动地进行按压纸张以辅助进行搬送即可。

此外,也可以代替可动压片204而设置吸纸部205。例如图3的(b)所示,可以在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的上侧设置吸纸部205,每经过规定时间时,吸纸部205将处于最下面的一页纸张上方的纸张吸起,然后,纸张搬出单元203将最下面的一页纸张搬出。

以下,结合图3的(a)和图4对本发明的纸张搬送机构20的动作方式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动作方式的流程图。

首先,第一页纸张在图像形成单元10中形成了图像之后被搬送至检测单元30,检测单元30对该第一页纸张进行扫描,在检测单元30的扫描结束之后,纸张搬入单元202旋转而搬送该第一页纸张进入纸张搬送机构20中并临时存储于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此时可动压片204始终处于抬起状态,纸张搬出单元203不旋转。(s01)

接下来,检测单元30对第一页纸张上的图像是否存在缺陷进行分析,此时,第二页纸张在图像形成单元10中形成了图像之后被搬送至检测单元30,检测单元30对该第二页纸张进行扫描,在检测单元30的扫描结束之后,纸张搬入单元202旋转而搬送该第二页纸张进入纸张搬送机构20中并堆叠在第一页纸张上。此时可动压片204仍旧处于抬起状态,纸张搬出单元203不旋转。(s02)

接下来,在检测单元30对第一页纸张的分析结束后,换句话说,从检测单元30针对第一页纸张的扫描开始经过规定时间时,可动压片204压下并与纸张搬出单元203相配合地将该第一页纸张搬出。并且,例如在检测单元30的检测结果是该第一页纸张为不存在缺陷的纸张时,轨道切换单元207进行轨道的切换,将纸张搬送到第一排出部40。之后,可动压片204抬起,与此同时,检测单元30对第二页纸张上的图像是否存在缺陷进行分析,此时,第三页纸张在图像形成单元10中形成了图像之后被搬送至检测单元30,检测单元30对该第三页纸张进行扫描,在检测单元30的扫描结束之后,纸张搬入单元202旋转而搬送该第三页纸张进入纸张搬送机构20中并堆叠在第二页纸张上。(s03)

接下来,在s04以及以后的步骤中,循环与s03相同的步骤,由此将不存在缺陷的纸张按顺序连续排出。

应予说明,在检测单元30检测出被搬送至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中的第一页纸张存在缺陷时,检测单元30停止当前的扫描以及分析操作,纸张搬送机构20将存在缺陷的第一页纸张以及后续的第二页纸张和第三页纸张依次搬出,轨道切换单元207进行轨道的切换,将纸张搬送到第二排出部50,同时,图像形成装置1从第一页纸张开始重新进行打印。

另外,在代替可动压片204而设置吸纸部205的情况下,只要将可动压片204的按压步骤变为吸纸部205的吸起步骤即可,因而此处省略其说明。

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20,通过代替延时通路而采用长度较短的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以使纸张停止或慢速移动的方式延长通纸时间,从而能够缩短通纸路径,节省图像形成装置1的空间。另外,由于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以水平的形成存在,所以搬送的纸张不必与延时通路中的弯曲部或开孔接触,避免了在纸张上形成划痕,从而保证了画质。

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20的基础上,同时设置弯曲成u字形的延时通路,使延时通路比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的水平的面长,用于搬送大尺寸纸张。

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宽度通常为500mm左右,因而可以将作为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的储纸托盘的宽度形成为420mm左右,该尺寸的储纸托盘适用于存储小于等于a3的尺寸的纸张,而对于大于a3的更大尺寸的纸张而言却不适用,因而可以考虑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20的基础上同时设置长度更长的弯曲成u字形的延时通路,用来搬送大于a3的更大尺寸的纸张。

图5是表示针对不同尺寸纸张而选择性地进行搬送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在纸张进入纸张搬送机构20的入口之前(s11),借助未图示的检测机构对纸长是否小于等于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的长度(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的水平的面的长度)进行判断(s12)。

在判断为纸长小于等于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的长度时,判断为纸张为小于等于a3的尺寸的纸张,因而使纸张进入纸张搬送机构20并临时停留于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中(s13),并借助未图示的检测机构对停留时间是否大于等于判断时间(即分析纸张上的图像是否存在缺陷所需的分析时间)进行判断(s14),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利用纸张搬出单元203将纸张排出(s15),在判断结果为否时,反复进行该判断(反复s14)。

在s12中,判断为纸长大于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的长度时,判断为纸张为大于a3的更大尺寸的纸张,因而使纸张进入延时通路,并通过延时通路的延时效果以提供充足的判断时间(s16)。

这样一来,可以针对小于等于a3的尺寸的纸张而使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20,而针对大于a3的更大尺寸纸张使用延时通路,由此能够针对小于等于a3的尺寸的纸张避免形成划痕从而保证画质的同时,也能够应对大于a3的更大尺寸纸张,提高了设计自由度。

另外,在不进行图像检测时,可以使纸张不减速而直接通过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与纸张搬入单元202侧的导轨、纸张搬出单元203侧的导轨均大致水平,不产生弯曲,所以能更好的保证纸张不受损,而且,在不进行图像检测时,可以作为一个水平的搬送道进行搬送,不影响搬送速度,缩短搬送时间,提高搬送效率。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20a大致包括纸张搬入单元202a、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a、201b、纸张搬出单元203a、203b、203c、203d以及切换爪206,省去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可动压片或吸纸部。

纸张搬入单元202a例如为一对搬入辊对,其设置于纸张搬送路径上,且设置于检测单元30的搬送方向r下游侧,用于沿搬送方向r搬入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10中形成了图像并经由检测单元30进行了检测的纸张。

纸张临时存储单元201a、201b由上下两条通路构成,即包括上通路201a和下通路201b,上通路201a和下通路201b相互平行且上下对称地设置于纸张搬入单元202a的搬送方向r下游侧,用于在规定时间内分别临时存储由纸张搬入单元202a搬入的纸张。其中,上通路201a和下通路201b的大小及形状并不特别限定,只要能够存储一页纸张的大小及形状即可。另外,上通路201a和下通路201b并不限定于相互平行且上下对称,也可以如图7所示地形成为其中一条通路与其所相连的搬送方向r上游侧的通纸路水平,由此,可以在不进行iccu检测时,利用水平的通路搬送纸张,从而能够缩短搬送时间,提高搬送效率。另外,也可以如图8所示地利用两条环状的皮带301a、301b构成通路。

纸张搬出单元203a、203b、203c、203d由多个搬送辊对构成,针对上通路201a而沿搬送路径具有上通路搬送辊对203a、203b,针对下通路201b而沿搬送路径具有下通路搬送辊对203c、203d。应予说明,上通路搬送辊对203a、203b和下通路搬送辊对203c、203d也兼做纸张搬入单元202a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即兼顾搬入纸张的功能。

切换爪206设置于上通路201a和下通路201b的搬送方向r上游侧的连接处,用于切换纸张的搬送方向,使前一页纸张和后一页纸张依次错开地进入上通路201a或下通路201b。

以下,结合图9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20a的动作方式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的动作方式的流程图。

首先,第一页纸张在图像形成单元10中形成了图像之后被搬送至检测单元30,检测单元30对该第一页纸张进行扫描,在检测单元30的扫描结束之后,纸张搬入单元202a以及下通路搬送辊对203c、203d旋转而搬送该第一页纸张进入下通路201b。此时切换爪206切换为下通路方向,上通路搬送辊对203a、203b不旋转。(s21)

接下来,检测单元30对第一页纸张上的图像是否存在缺陷进行分析,此时,第二页纸张在图像形成单元10中形成了图像之后被搬送至检测单元30,检测单元30对该第二页纸张进行扫描,在检测单元30的扫描结束之后,纸张搬入单元202a以及上通路搬送辊对203a、203b旋转而搬送该第二页纸张进入上通路201a。此时切换爪206切换为上通路方向,下通路搬送辊对203c、203d不旋转。(s22)

接下来,在检测单元30对第一页纸张的分析结束后,换句话说,从检测单元30针对第一页纸张的扫描开始经过规定时间时,下通路搬送辊对203c、203d旋转而将该第一页纸张搬出。并且,例如在检测单元30的检测结果是该第一页纸张为不存在缺陷的纸张时,轨道切换单元207进行轨道的切换,将纸张搬送到第一排出部40。此时,第三页纸张在图像形成单元10中形成了图像之后被搬送至检测单元30,检测单元30对该第三页纸张进行扫描,在检测单元30的扫描结束之后,纸张搬入单元202a以及下通路搬送辊对203c、203d旋转而搬送该第三页纸张进入下通路201b。此时切换爪206切换为下通路方向(s23)

接下来,在检测单元30对第二页纸张的分析结束后,换句话说,从检测单元30针对第二页纸张的扫描开始经过规定时间时,上通路搬送辊对203a、203b旋转而将第二页纸张搬出。并且,例如在检测单元30的检测结果是该第二页纸张仍为不存在缺陷的纸张时,轨道切换单元207保持轨道不变,将第二页纸张搬送到第一排出部40。此时,第四页纸张在图像形成单元10中形成了图像之后被搬送至检测单元30,检测单元30对该第四页纸张进行扫描,在检测单元30的扫描结束之后,纸张搬入单元202a以及上通路搬送辊对203a、203b旋转而搬送该第四页纸张进入上通路201a。此时切换爪206切换为上通路方向(s24)

在接下来的连续打印过程中,重复上述步骤,由此将不存在缺陷的纸张连续排出。

应予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检测单元30检测出纸张存在缺陷时,检测单元30停止当前的扫描以及分析操作,纸张搬送机构20a将存在缺陷的纸张以及后续的已打印出的纸张依次搬出,轨道切换单元207进行轨道的切换,将纸张搬送到第二排出部50,同时,图像形成装置从存在缺陷的纸张开始重新进行打印。

通过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20a,通过代替延时通路而采用长度较短的上通路201a和下通路201b以使纸张停止或慢速移动的方式延长通纸时间,从而能够缩短通纸路径,节省图像形成装置1的空间。另外,由于上通路201a和下通路201b以水平的形成存在,所以搬送的纸张不必与延时通路中的弯曲部或开孔接触,避免了在纸张上形成划痕,从而保证了画质。

应予说明,也可以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20a的基础上,同时设置弯曲成u字形的延时通路,使延时通路比上通路201a和下通路201b的水平的面长,用于搬送大尺寸纸张。

图10是表示针对不同尺寸纸张而选择性地进行搬送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在纸张进入纸张搬送机构20a之前(s31),借助未图示的检测机构对纸长是否小于等于通路长度进行判断(s32)。

在判断为纸长小于等于通路长度时,判断为纸张为小于等于a3的尺寸的纸张,因而使纸张进入纸张搬送机构20a的入口(s13),此时,对下通路201b是否存在纸张进行检测(s34),若不存在纸张,则使纸张进入下通路201b并停留(s35),并借助未图示的检测机构对停留时间是否大于等于判断时间进行判断(s36),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利用下通路搬送辊对203c、203d将纸张排出(s37),在判断结果为否时,反复进行该判断(反复s36)。

在s34中,判断为下通路201b存在纸张时,使纸张进入上通路201a并停留(s38),并借助未图示的检测机构对停留时间是否大于等于判断时间进行判断(s39),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利用上通路搬送辊对203a、203b将纸张排出(s40),在判断结果为否时,反复进行该判断(反复s39)。

在s32中,判断为纸长大于通路长度时,判断为纸张为大于a3的更大尺寸的纸张,因而使纸张进入延时通路,并通过延时通路的延时效果以提供充足的判断时间(s41)。

这样一来,可以针对小于等于a3的尺寸的纸张而使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20a,而针对大于a3的更大尺寸纸张使用延时通路,由此能够针对小于等于a3的尺寸的纸张避免形成划痕从而保证画质的同时,也能够应对大于a3的更大尺寸纸张,提高了设计自由度。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张搬送机构20a并不限定于采用辊进行搬送的方式,也可以代之采用皮带搬送的方式,只要是能够临时使纸张停止或慢速移动的机构即可。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将上述各实施方案进行自由组合,在包含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