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压自动加热减稠式储油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9032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常压自动加热减稠式储油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常压自动加热减稠式储油罐。



背景技术:

沥青广泛用于防水材料和防腐材料,其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其软化温度一般大于100℃,因此在常温下保持凝固状态;在石油化工领域,沥青的运输或使用都需要将其保持在熔化或软化状态,现有的采用电热燃烧器熔化沥青,能耗高,熔化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气体沉积在油罐内同时燃烧器加热沥青的热传递性差,不适应于工厂化长时间保持沥青的熔化状态。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一种技术方案解决沥青熔化能耗高,热传递效率低,熔化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气体沉积在油罐内导致危险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沥青熔化能耗高,热传递效率低,熔化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气体沉积在油罐内导致危险事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常压自动加热减稠式储油罐,包括油罐本体,所述油罐本体上端设置锥顶,所述油罐本体下部设置有加热腔体,所述加热腔体分别设置有盘管进口端和盘管出口端,所述盘管进口端和盘管出口端分别贯穿油罐本体,所述盘管进口端和盘管出口端分别与补油加热系统连接,所述锥顶分别设置有呼吸阀、备用阀和进料口。

沥青通过进料口进入储油罐内,通过补油加热系统将油加热至150℃以上,热油由盘管进口端进入加热腔体内,通过热油的热传递加热熔化沥青,热油通过盘管进行热传递与沥青接触面大,热传递效率高,从而降低沥青的熔化能耗,同时沥青熔化后产生的气体通过锥顶的呼吸阀排出,使储油罐的内外压强保持平衡,从而保证整个设备的安全,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实现了工厂化安全低能耗快速熔化沥青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体包括若干支撑角钢、若干管卡和盘管,所述盘管分层卡装于管卡内,所述管卡分别与支撑角钢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盘管进口端和盘管出口端分别与油罐本体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通过将盘管分层卡装于管卡内,避免了盘管高温热胀变形同时使盘管与废油充分接触从而提高热油的热传递效率,将管卡分别与支撑角钢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盘管进口端和盘管出口端分别与油罐本体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使盘管在热油通过时整个盘管保持稳定。

优选的,所述油罐本体侧壁设置有人孔一,所述锥顶的斜壁上设置有人孔二,通过油罐本体侧壁设置人孔一,方便油罐本体内部和加热腔体的检修,通过在锥顶的斜壁上设置人孔二,方便锥顶内壁的检修。

优选的,所述油罐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爬梯,所述油罐本体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油罐本体下部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排污口、备用口和出料口,在油罐本体底端设置底板,通过地板对储油罐进行立式安装,从而节约占地面积。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体的盘管为螺旋结构,通过将加热腔体的盘管设置螺旋结构,增加盘管与沥青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加热腔体对沥青的热传递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沥青通过进料口进入储油罐内,通过补油加热系统将油加热至150℃以上,热油由盘管进口端进入加热腔体内,通过热油的热传递加热熔化沥青,热油通过盘管进行热传递与沥青接触面大,热传递效率高,从而降低沥青的熔化能耗,同时沥青熔化后产生的气体通过锥顶的呼吸阀排出,使储油罐的内外压强保持平衡,从而保证整个设备的安全,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实现了工厂化安全低能耗快速熔化沥青的目的。

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

1. 通过将盘管分层卡装于管卡内,避免了盘管高温热胀变形同时使盘管与废油充分接触从而提高热油的热传递效率,将管卡分别与支撑角钢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盘管进口端和盘管出口端分别与油罐本体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使盘管在热油通过时整个盘管保持稳定。

2. 通过油罐本体侧壁设置人孔一,方便油罐本体内部和加热腔体的检修,通过在锥顶的斜壁上设置人孔二,方便锥顶内壁的检修。

3.油罐本体底端设置底板,通过底板对储油罐进行立式安装,从而节约占地面积。

4.通过将加热腔体的盘管设置螺旋结构,增加盘管与沥青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加热腔体对沥青的热传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常压自动加热减稠式储油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热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排污口,3-油罐本体,4-爬梯,5-加热腔体,51-盘管,52-管卡,53-支撑角钢,54-盘管出口端,55-盘管进口端,6-人孔一,7-锥顶,8-人孔二,9-呼吸阀,10-备用阀,11-进料口,12-备用口,13-出料口,14-补油加热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常压自动加热减稠式储油罐包括底板1,排污口2,油罐本体3,爬梯4,加热腔体5,盘管51,管卡52,支撑角钢53,盘管出口端54,盘管进口端55,人孔一6,锥顶7,人孔二8,呼吸阀9,备用阀10,进料口11,备用口12,出料口13,补油加热系统14,沥青通过进料口11进入储油罐内,通过补油加热系统14将油加热至150℃以上,热油由盘管进口端55进入加热腔体5内,通过热油的热传递加热熔化沥青,热油通过盘管进行热传递与沥青接触面大,热传递效率高,从而降低沥青的熔化能耗,同时沥青熔化后产生的气体通过锥顶7的呼吸阀9排出,使储油罐的内外压强保持平衡,从而保证整个设备的安全,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实现了工厂化安全低能耗快速熔化沥青的目的。

通过将盘管51分层卡装于管卡52内,避免了盘管51高温热胀变形同时使盘管51与废油充分接触从而提高热油的热传递效率,将管卡52分别与支撑角钢53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盘管进口端55和盘管出口端54分别与油罐本体3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使盘管51在热油通过时整个盘管51保持稳定。

通过油罐本体3侧壁设置人孔一6,方便油罐本体3内部和加热腔体5的检修,通过在锥顶7的斜壁上设置人孔二8,方便锥顶7内壁的检修。

在油罐本体3底端设置底板1,通过底板1对储油罐进行立式安装,从而节约占地面积。

通过将加热腔体5的盘管51设置螺旋结构,增加盘管51与沥青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加热腔体5对沥青的热传递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