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总成吊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的方案主要分为P1、P2、P3、P4等方案,其中P2方案的混合动力汽车是将发动机、P2混合动力模块、变速箱设计在同一轴线上,并将P2混合动力模块设计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其中P2混合动力模块集成了壳体、电机、离合器等部件,P2混合动力模块作为电动驱动以及耦合发动机动力的中间转化结构,实现了油、电混合的动力输出及能量回收等功能。
在P2方案中,目前对动力总成进行装配的步骤为:先将P2混合动力模块与变速箱装配为P2混合动力分总成,P2混合动力分总成再与发动机装配为P2混合动力总成。P2混合动力模块与变速箱合装后,原变速箱起吊孔位常与P2混合动力模块干涉,导致无法进行P2混合动力总成的起吊。
目前,大多数是采取在P2混合动力模块上设计吊环或者在变速箱壳体上铸造出吊环的方法,来实现对P2混合动力总成的起吊。上述方法主要存在对P2混合动力模块和变速箱的结构造成了损伤,并且铸造的吊环的质量一般不够稳定,会影响对P2混合动力总成起吊的可靠性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总成吊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铸造吊环起吊P2混合动力总成,以至于对自身结构造成损伤以及起吊可靠性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可以使得在P2混合动力总成不重新设计起重孔位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可靠地起吊P2混合动力总成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动力总成吊具,包括吊臂和连接板,所述吊臂为L形结构,包括起吊部和调整部,所述起吊部设有吊孔,所述调整部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P2混合动力总成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U型孔,所述调整部与所述U型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3个U型孔。
优选地,所述螺栓为内六角螺栓。
优选地,所述起吊部设有4个吊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通过凸焊螺母和可手动旋转螺栓与所述P2混合动力总成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凸焊螺母和所述可手动旋转螺栓均为2个。
优选地,所述吊臂的厚度为20mm。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为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动力总成吊具包括吊臂和连接板,所述吊臂为L形结构,包括起吊部和调整部,所述起吊部设有吊孔,所述调整部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P2混合动力总成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包括吊臂与连接板,连接板与P2混合动力总成固定连接,使本实用新型与P2混合动力总成组成一体,故可在P2混合动力总成上不重新设计起重孔位的情况下,起重吊钩通过连接吊臂上的吊孔,实现起重P2混合动力总成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在预装阶段调整吊臂与连接板的角度,不仅可以避免本实用新型与P2混合动力总成的干涉,还能寻找起吊P2混合动力总成的更好的平衡点,保证对P2混合动力总成的起吊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总成吊具的第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总成吊具的第二角度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图2:1-吊臂,2-连接板,3-起吊部,4-调整部,5-吊孔,6-U型孔,7-螺栓,8-凸焊螺母,9-可手动旋转螺栓,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总成吊具,包括吊臂1和连接板2;所述吊臂1为L形结构,包括起吊部3和调整部4,所述起吊部3设有吊孔5,所述调整部4与所述连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与P2混合动力总成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首先将吊臂1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随后将连接板2与P2混合动力总成进行固定连接,使连接板2与P2混合动力总成成为一体,随后将起重吊钩与吊臂1上的吊孔5配合,在不需要对P2混合动力总成设计起重孔位的基础上,实现了对P2混合动力总成进行起吊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总成吊具的结构较为简单,而且制造工艺精简,成本较低。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U型孔6,所述调整部4与所述U型孔6通过螺栓7固定连接,由于调整部4与连接板2通过U型孔6连接,螺栓7相对于U型孔6可动,则在预装阶段,吊臂1相对连接板2是可旋转、可沿U型孔平移的,此时可将吊臂1相对于连接板2进行旋转或者平移,调整吊臂1与P2混合动力总成之间的相对位置,既可以防止本实用新型与P2混合动力总成之间相互干涉,又可在此过程中寻找起吊的平衡点,确保起重吊钩对P2混合动力总成的起吊足够稳定,此外,U型孔6的设计还可以减轻连接板2的重量,提高可起吊的物品的重量。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板2上优选设有3个U型孔6,在连接板2上设置3个U型孔6,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减低连接板2的重量,还可以保证吊臂1与连接板2的连接强度,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螺栓7为内六角螺栓,内六角螺栓不仅紧固力比较大,而且便于拆卸,安装效率高,还可以防止在起吊的过程中,螺栓7在U型孔6中滑动或者转动,以引起P2混合动力总成的振荡以及碰撞。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起吊部3优选设有4个吊孔5,有利于降低吊臂1的重量,而且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总成吊具具有足够高的起重上限。
为了保证连接板2与P2混合动力总成的连接强度,提高装拆效率,节省时间,请参照图2,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通过凸焊螺母8和可手动旋转螺栓9与所述P2混合动力总成固定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凸焊螺母8和所述可手动旋转螺栓9均为2个,所述凸焊螺母8和所述可手动旋转螺栓9均布在连接板2的四角处,增大连接板2的受力面积的同时,使连接板2的受力也更加均匀,避免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的连接板2失效。
为了保证吊臂1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承受较重起吊物的重量,节省工艺,所述吊臂1优选由厚度为20mm的钢板切割制作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2的厚度也优选为20mm,且由钢板切割而成,有利于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