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层液压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4287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层液压提升机。



背景技术:

液压提升机通常用于将物品根据需要提升到特定高度,由于液压提升机具有能够自由升降的特点,因此,升降平台被广泛用于生产流水线、仓库、商场等各种行业。目前的多层液压提升机在配套固定楼层使用时,定位不准确影响货物的搬运,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层液压提升机,楼层定位准确,使用更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层液压提升机,包括有升降导轨架、升降平台、提升油缸以及链条,所述升降导轨架设置有四条竖向布置的导轨,所述升降平台的底面设置有与导轨的导轮,所述提升油缸固定连接在升降导轨架上,所述提升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链轮,所述链条的一端连接于升降平台,另一端绕过链轮连接于升降导轨架,所述升降导轨架上设置有二组楼层定位行程开关,所述二组楼层定位行程开关布置在与楼层高度相适配的位置,所述升降平台设置有与楼层定位行程开关位置对应的触发支耳,所述楼层定位行程开关电连接于主机,所述主机电连接提升油缸的液压站油泵并控制油泵的启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升降导轨架上设置有多个沿竖向均布的限速光电开关,所述限速光电开关电连接于主机,所述升降平台设置与限速光电开关位置对应的触发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平台的底面设置有刹车油缸,所述刹车油缸的活塞杆指向导轨的侧面,所述刹车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摩擦垫板,导轨的侧面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改进,所述刹车油缸设置有二个并且相对布置,二个刹车油缸的活塞杆分别指向一条导轨。

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左、右栏杆以及插装式的防坠门,所述升降平台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插装防坠门的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升降平台上升至楼层高度,触发支耳触发楼层定位行程开关,楼层定位行程开关发送信号给主机,主机控制提升油缸的液压站油泵停止,使得升降平台停在与楼层高度一致的位置,便于搬运货品,避免升降平台与楼层之间存在高度差而带来货物侧倾以及搬运麻烦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实施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三层液压提升机,包括有升降导轨架1、升降平台2、提升油缸3以及链条4,所述升降导轨架1设置有四条竖向布置的导轨11,所述升降平台2的底面设置有与导轨11的导轮21,所述提升油缸3固定连接在升降导轨架1上,所述提升油缸3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链轮31,所述链条4的一端连接于升降平台2,另一端绕过链轮31连接于升降导轨架1,所述升降导轨架1上设置有二组楼层定位行程开关5,所述二组楼层定位行程开关5布置在与楼层高度相适配的位置,所述升降平台2设置有与楼层定位行程开关5位置对应的触发支耳,所述楼层定位行程开关5电连接于主机,所述主机电连接提升油缸3的液压站油泵并控制油泵的启停。采用上述结构,升降平台上升至二楼或者三楼时,触发支耳触发楼层定位行程开关5,楼层定位行程开关5发送信号给主机,主机控制提升油缸3的液压站油泵停止,使得升降平台2停在与楼层高度一致的位置,便于搬运货品,避免升降平台与楼层之间存在高度差而带来货物侧倾以及搬运麻烦的缺陷,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为用户带来便利。

为了避免升降平台2超速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升降导轨架1上设置有多个沿竖向均布的限速光电开关,所述限速光电开关电连接于主机,所述升降平台2设置与限速光电开关位置对应的触发挡块,触发挡块每次触发光电开关,光电开关均发送依次信号给主机,主机根据信号的间隔时间计算升降平台2的移动速度,超速时控制提升油缸3的液压站油泵减速,提高安全性。优选的,所述升降平台2的底面设置有刹车油缸,所述刹车油缸的活塞杆指向导轨11的侧面,所述刹车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摩擦垫板,导轨11的侧面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刹车油缸设置有二个并且相对布置,二个刹车油缸的活塞杆分别指向一条导轨11。当提升油缸3失灵或者损坏,升降平台2不正常快速下落时,主机根据光电开关发送的信号,控制刹车油缸动作使其活塞杆端部的摩擦垫板压在导轨11的侧面上,通过摩擦力进行刹车,防止升降平台2坠落;在升降平台2长时间停留于某一楼层时,也可以控制刹车油缸动作使其活塞杆端部的摩擦垫板压在导轨11的侧面上以定位升降平台2,减轻提升油缸3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升降平台2上设置有左、右栏杆22以及插装式的防坠门,所述升降平台2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插装防坠门的方孔23,为了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滑落而砸伤人,升降平台2上设置有左、右栏杆22和防坠门,防坠门采用插装式,可以随时取下,便于搬运货物,方便易用。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