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同步定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中自动化设备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轴承是社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基础配件之一,其使用场合多且使用量大;
在轴承成产制备过程中;需要对轴承进行输送后进行包装等步骤;
由于轴承外端为圆柱形设置;在进行向上输送过程中存在轴承滚到脱离输送带的现象,导致输送无法顺利进行,影响轴承生产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同步定位输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步定位输送装置,其对轴承进行定位夹持后进行向上输送,轴承向上输送过程中不会滚动,保证轴承的输送效率进而保证轴承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同步定位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立板上的输送斜坡、以及对应设置于所述输送斜坡两侧的第一输送带组件和第二输送带组件,所述第一输送带组件包括包裹所述输送斜坡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组件对应端端面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输送带对应设置的第二输送带,轴承传输时,由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同步压紧后于所述输送斜坡上向上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立板上的第一主动轮、以及以所述第一主动轮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且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立板上的两组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带包裹相对应的两组所述第一传动轮以及所述第一主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带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立板上的第二主动轮、以及以所述第二主动轮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且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立板上的两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带包裹相对应的两组所述第二传动轮以及所述第二主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主动轮均连接有贯穿所述立板的转轴,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主动轮分别连接的所述转轴上均设置有动力驱动轮,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主动轮分别连接的所述转轴上的所述动力驱动轮间包裹有同步驱动带。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输送斜坡相对应的轴承进料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均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立板上设置的传动轮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上设置有与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主动轮分别连接的所述转轴上的所述动力驱动轮其中之一相配合使用的由电机构成的驱动体。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倾斜设置于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同步定位输送装置,其对轴承进行定位夹持后进行向上输送,轴承向上输送过程中不会滚动,保证轴承的输送效率进而保证轴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数字表示:
1立板,11输送斜坡,12轴承进料组件;
2第一输送带组件,21第一主动轮,22第一传动轮,23第一输送带;
3第二输送带组件,31第二主动轮,32第二传动轮,33第二输送带;
4转轴;
5动力驱动轮;
6同步驱动带;
7传动轮转轴;
8驱动体;
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展示一种同步定位输送装置:
包括设置于立板1上的输送斜坡11、以及对应设置于输送斜坡11两侧的第一输送带组件2和第二输送带组件3;
第一输送带组件2包括包裹输送斜坡11与第二输送带组件3对应端端面的第一输送带23;
第二输送带组件3包括与第一输送带23对应设置的第二输送带33;
轴承传输时,由第一输送带23和第二输送带33同步压紧后于输送斜坡11上向上输送。
其中:
第一输送带组件2包括可转动设置于立板1上的第一主动轮21、以及以第一主动轮21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且可转动设置于立板1上的两组第一传动轮22,第一传动带23包裹相对应的两组第一传动轮22以及第一主动轮21;
第二输送带组件3包括可转动设置于立板11上的第二主动轮31、以及以第二主动轮31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且可转动设置于立板11上的两组第二传动轮32,第二传动带33包裹相对应的两组第二传动轮32以及第二主动轮31;
第一主动轮21和第二主动轮31均连接有贯穿立板的转轴4,第一主动轮21和第二主动轮31分别连接的转轴4上均设置有动力驱动轮5,且分别连接于第一主动轮21和第二主动轮41分别连接的转轴4上的动力驱动轮5间包裹有同步驱动带6;
立板1上设置有与输送斜坡11相对应的轴承进料组件12;
第一传动轮22和第二传动轮32均可转动设置于立板11上设置的传动轮转轴7上。
立板11上设置有与分别连接于第一主动轮21连接的转轴4上的动力驱动轮5相配合使用的由电机构成的驱动体8;
本实施例设置的驱动体8亦可设置为与连接于第二主动轮31连接的转轴4上的动力驱动轮5相配合使用;
立板1倾斜设置于支架9上。
本实施例的部分设置具有其有效的改进作用:
第一输送带组件2包括可转动设置于立板1上的第一主动轮21、以及以第一主动轮21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且可转动设置于立板1上的两组第一传动轮22,第一传动带23包裹相对应的两组第一传动轮22以及第一主动轮21;
第二输送带组件3包括可转动设置于立板11上的第二主动轮31、以及以第二主动轮31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且可转动设置于立板11上的两组第二传动轮32,第二传动带33包裹相对应的两组第二传动轮32以及第二主动轮31;
第一主动轮21和第二主动轮31均连接有贯穿立板的转轴4,第一主动轮21和第二主动轮31分别连接的转轴4上均设置有动力驱动轮5,且分别连接于第一主动轮21和第二主动轮41分别连接的转轴4上的动力驱动轮5间包裹有同步驱动带6;
立板11上设置有与分别连接于第一主动轮21连接的转轴4上的动力驱动轮5相配合使用的由电机构成的驱动体8;
本实施例设置的驱动体8亦可设置为与连接于第二主动轮31连接的转轴4上的动力驱动轮5相配合使用;
通过一个驱动体8,即可完成第一主动轮21和第二主动轮31同步驱动,第一主动轮21和第二主动轮31同步驱动后,其分别带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以及分别包裹的第一输送带23和第二输送带33同步进行传动,减少动力部件的设置,进而节约生产能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一种同步定位输送装置,其对轴承进行定位夹持后进行向上输送,轴承向上输送过程中不会滚动,保证轴承的输送效率进而保证轴承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