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吸塑盒。
背景技术:
当前背光模组趋向于超薄、高亮、低价格,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需从各方面降低背光源模内各构件的生产、放置、安装等成本。铁框、胶框、胶铁一体框在成型后,为了保护产品,通常需要将产品放置在包装盒内,但产品在包装盒内不能固定,移动、摆放过程中,可能会磨损产品,在展示前也需要重新调整产品在包装盒中的位置,现有吸塑盒采用交叉层叠方置的方式,在有限体积内只能放置很少个数的铁框等目标物。更多数量吸塑盒的层叠后,铁框、胶框、胶铁一体框之间相互碰撞、挤压变形而降低合格率。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在相同体积内放置更多目标物的吸塑盒以降低背光模组内部分构件的存储空间,减少存储成本和运输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吸塑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放置背光模组的吸塑盒产品存放数量不够,存储空间大,存储容易造成背光模组的挡墙损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吸塑盒,包括置物面和外表面,所述置物面包含第一置物单元和第二置物单元,所述第一置物单元、第二置物单元框体上的设置至少一个挡墙,用于保护对应的至少一个背光模组,所述第一置物单元与所述第二置物单元在背光模组放置面非采用对称结构设置,所述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卡位。
进一步的,所述置物面采用连体式保护结构,所述连体式保护结构与背光模组中框体上的至少两个挡墙对应且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挡墙放置在所述置物面上;所述置物面向外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置物单元与所述第二置物单元在背光模组放置面的间距在2.0-6.0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挡墙的垂直高度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为凹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吸塑盒,包括置物面和外表面,置物面包含第一置物单元和第二置物单元,第一置物单元、第二置物单元框体上的设置至少一个挡墙,用于保护对应的至少一个背光模组,所述第一置物单元与所述第二置物单元在背光模组放置面非采用对称结构设置,所述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部。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置物单元和第二置物单元在背光模组放置面非采用对称设计,其框体上的设置至少一个挡墙,使得在对背光模组进行收纳、放置或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产品存放数量,减少存储空间,减少存储成本和运输成本,同时不容易对背光模组造成损坏,保护了生产商的利益。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吸塑盒的俯视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塑盒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在于,对放置背光模组的吸塑单元中放置背光模组的挡墙的对应位置上设置一个保护结构;使得背光模组在收纳或运输的过程中,不容易造成其挡墙的损坏,保护了生产商的利益,且使得作业员在对背光模组进行装配时也能更加方便地进行装配,提供生成效率。
如图 1 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吸塑单元的俯视图,请参见图 1,该吸塑盒包括置物面和外表面,置物面包含第一置物单元10和第二置物单元20,第一置物单元10、第二置物单元框体20上的设置至少一个挡墙30,用于保护对应的至少一个背光模组,第一置物单元10与第二置物单元20在背光模组置物面采用非对称结构设计,外表面50四周侧边设置有多个固定部40。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置物面采用连体式保护结构,置物面与背光模组中框体上的至少两个挡墙30对应且相适配,用于保护对应的至少两个挡墙30,其目的就是能够对背光模组中的相邻边上的挡墙都能起到保护的作用,且增强了该吸塑单元的美观性。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吸塑单元的侧视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置物单元10和的二置物单元20之间的挡墙30向外凸起,外表面50四周侧边设置有多个固定部40,外表面50与所述挡墙30的垂直高度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置物单元10与所述第二置物单元20在背光模组放置面的间距在2.0-6.0mm之间,正是该非对称结构设计,使得在将与该吸塑单元相同的吸塑单元作为吸塑托盘盖将该吸塑盒盖起时,对应固定部与挡墙、第一置物单元和第二置物单元的部分贴合,缩小两吸塑盒边缘的间距,在相同空间可可存放更多数量的吸塑盒。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