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体料输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料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传送带,是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既可完成车间内部的传送,也可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其中混凝土传送带是专门从混凝土搅拌站出料的混凝土直接输送至小型搅拌机的传送带。
授权公告号为CN20527442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传送带, 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输送带、传动辊轮和支撑架,传动辊轮两端与输送带转动连接,传动辊轮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传动辊轮包括导向辊轮,导向辊轮包括第一辊轮、第二辊轮和第三辊轮,第一辊轮、第三辊轮和支撑架转动连接,第二辊轮设在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下方,输送带依次绕过第一辊轮、第二辊轮和第三辊轮。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其以始端和终端的传动辊轮对输送带绷紧拉直,而后以输送带的带面对混凝土相关的颗粒料进行输送,但在长距离输送的情况下,输送带加上混凝土的重量,将对这种绷紧的输送带产生很高的负荷,并且其以绷直的状态保证传输,必然使得输送带只能保持平面,而这种平面使得颗粒料容易从输送带两旁滚落,不利于长距离输送,输送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输送机构,其解决了现有的输送带在输送颗粒料的时候,容易从输送带两旁滚落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物料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架、支撑辊和输送带,所述支撑辊沿输送架间隔排列,所述支撑辊包括基辊和设置在基辊两侧的侧辊,所述侧辊与基辊成一定角度倾斜设置,所述侧辊与基辊成凹字形,所述输送带架设在凹字形的凹面上,所述输送带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向下表面凸出的凸边,所述侧辊上设置有与凸边配合的凹槽。
采用上述结构,支撑辊对输送带起到支撑的作用,以此提供输送带长距离运输的支持力;凹字形的支撑辊对输送带起到定心的作用,而呈凹字形的输送带对混凝土原料之类松散的颗粒或粉末能够起到对心、集中的作用,避免其向两边扩散而掉落,并且输送带两边的凸边与侧辊的凹槽的配合更是加强了对输送带垂向于输送方向的限位,使其不易侧偏,传输稳定,有效减少事故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侧辊的倾斜角度为25°~55°。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保证输送带保持良好的曲度,既能对心集中的效果,又不至于产生向内翻转的趋向。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输送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与基辊同轴连接,所述侧辊与传动轮之间以斜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输送架上设置有驱动传动轮的输送电机。
采用上述结构,一般物料输送结构都是以两端部的辊保持张紧和动力输送,但在输送距离比较长的情况下,这种动力输出模式很容易产生打滑,利用传动轮每间隔一定距离将支撑辊变为动力输送单元,输送结构的动力传输压力,既提高了传输效率,又减少了输送带的磨损。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输送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与侧辊之间以斜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侧辊与基辊之间以斜齿轮的方式传动连接,所述输送架上设置有驱动传动轮的驱动电机。
采用上述结构,利用传动轮每间隔一定距离将支撑辊变为动力输送单元,输送结构的动力传输压力,既提高了传输效率,又减少了输送带的磨损。
进一步优选为:多个所述传动轮与输送电机之间以链传动的方式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由一个电机带动所有或多个传动轮,大大降低了能源损耗。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输送带背向支撑辊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采用上述结构,粉末和颗粒的容易灵活滚动,增加防滑纹可以阻止物料在传输角度较大的时候产生滑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防滑纹呈V字型。
采用上述结构,防滑效果较好,也容易清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凹字形的支撑辊对输送带起到定心的作用,而呈凹字形的输送带对混凝土原料之类松散的颗粒或粉末能够起到对心、集中的作用,避免其向两边扩散而掉落,传输稳定,事故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传送机构的整体结构;
图2是实施例一的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支撑辊及其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图3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图3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输送架;3、输送带;4、支撑辊;5、接料斗;6、刮板;7、集料斗;8、压辊;9、毛刷辊;11、驱动电机;21、起始辊;22、终端辊;23、输送电机;31、凸边;32、防滑纹;41、侧辊;42、基辊;43、凹槽;44、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混凝土传送带,如图1所示,包括输送架1、主动辊、支撑辊4和输送带3,支撑辊4沿输送架1间隔排列,主动辊设置在输送架1沿输送方向的两端,输送架1上设置有带动主动辊的驱动电机11,输送带3环绕在两个主动辊上,并架设在支撑辊4上,此外,参照图2,输送带3上设置有V字型的防滑纹32。
参照图1,主动辊包括起始辊21和终端辊22,终端辊22高于起始辊21;输送带3在终端辊22的末端设置有接料斗5,终端辊2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在输送带3内侧的压辊8,接料斗5的下方设置有刮板6,刮板6以朝向输送带3的一端为上端倾斜设置,刮板6的端部抵接至输送带3表面;刮板6的下方设置有毛刷辊9,毛刷辊9上的毛刷与输送带3接触;刮板6的下方设置有集料斗7。
参照图3,支撑辊4包括基辊42和设置在基辊42两侧的侧辊41,侧辊41与基辊42成25°~55°倾斜设置,侧辊41与基辊42成凹字形,输送带3架设在凹字形的凹面上;参照图4,输送带3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向下表面凸出的凸边31,侧辊41上设置有与凸边31配合的凹槽43;输送架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传动轮23,传动轮与侧辊41之间以斜齿轮传动连接,参照图5,侧辊41与基辊42之间以斜齿轮的方式传动连接,输送架1上设置有驱动传动轮的输送电机22,多个传动轮与输送电机22之间以链传动的方式连接。
实施例2:混凝土传送带,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输送架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传动轮,传动轮与基辊42同轴连接,侧辊41与传动轮之间以斜齿轮传动连接,输送架1上设置有驱动传动轮的驱动电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