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静脉采血的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5293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用于静脉采血的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静脉采血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进行静脉采血时,根据不同的血液样品或检测方案,通常会采用不同尺寸大小或颜色的试管,并且在试管上贴上待测主体的身份信息等。目前大部分医院都是采用人工取管,然后将事先打印好的标签纸人工贴在试管上;待测主体在一个窗口拿取贴好标签纸的试管后,再到另外一个窗口由护士根据试管上的粘贴信息进行抽血。这样人工取管再贴标签纸的方式,第一,容易存在人为误差,尽管医护人员都是经过严格的执业培训的,但是,特别是一些工作量比较大的医院,操作人员需要长时间不停歇的重复取管、贴标签的作业,容易产生疲劳,难免会有取管或贴标签错误。第二,人工取管、贴标签不仅工作效率较低。第三,人工操作需要一个单独的操作人员,劳动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专门用于静脉采血的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

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包括传送带1、试管盒组2、送管机构3、机械手4、压标机构5、打印机6和试管出口组件7;传送带1由独立的传送带驱动设备11驱动,传送带1上设置有一个具有上下可开关门的试管槽12,试管槽12的上下门打开可使试管穿过传送带1,试管槽12的上门和下门由开关门马达13独立的控制开合;试管盒组2由若干个试管盒组成,试管盒用于放置试管,试管盒由支架支撑可拆卸的固定在传送带1上方,并且,试管盒的底部敞开,直接由传送带1封闭;送管机构3设置于传送带1的下方,送管机构3的传送带方向与所述试管槽12的朝向一致,用于将由试管槽12的下门掉出的试管输送到指定位置,送管机构3由送管机构驱动设备31驱动传输;机械手4包括左右夹爪41、42,摆臂43、摆臂驱动44、摆臂主动轮45、夹紧马达46、旋转马达47、旋转主动轮471和旋转从动轮472;其中,夹紧马达46驱动左右夹爪41、42夹取试管;摆臂驱动44驱动摆臂主动轮45转动,带动摆臂43将试管移动至打印机输出口;旋转马达47通过旋转主动轮471和旋转从动轮472驱动左右夹爪41、42同时旋转,使试管旋转以便贴标签;机械手4的第一行程使左右夹爪41、42位于送管机构3输送试管到的指定位置处,第二行程使左右夹爪41、42夹紧的试管位于打印机输出口;压标机构5设置于所述打印机6的输出口,用于将打印好的标签纸压向试管,由独立的压标驱动设备51驱动;打印机6的输出口,与压标机构5相应的地方设置有辊轮61,用于配合试管转动将标签纸贴合在试管上;试管出口组件7设置于机械手4左右夹爪41、42的下方,用于接住贴好标签纸的试管。

本申请自动取管装置,使用时,试管盒组2的不同试管盒内分别放置不同大小和颜色的试管,取管时,可以控制传送带1的试管槽12移动到相应的试管盒下方,开启试管槽12的上门,相应的试管自动掉落到试管槽12内,关闭上门,试管槽移动到送管机构3的正上方,开启下门,试管自动掉落到送管机构3的传送带上,由送管机构3将所需试管送到指定位置,然后再由机械手4夹取到打印机6的输出口,与此同时,打印机6打印待测主体信息,包括待测主体姓名、性别、检测项目等,试管被夹至打印机6的输出口后,压标机构5将打印好的标签纸压向试管,机械手4控制其旋转马达47旋转,带动试管一起旋转一圈,此时在辊轮61的配合下,标签纸被牢固的贴在试管上,贴好标签纸后,机械手运行至第三行程,夹紧马达46驱动左右夹爪41、42放松试管,试管自动掉入试管出口组件7。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机械手,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位于两端,第三行程位于中间偏上的位置,因为机械手是通过摆臂摆动的,因此,第三行程会稍微突出向外,所以可以设置试管出口组件7。

优选的,试管槽12内设置有试管感应器121,用于检测试管槽12内是否有试管。

需要说明的是,试管感应器121的作用主要是感应试管槽12是否有试管存在,避免漏取,也起到提醒试管盒内没有试管掉落或者试管盒无试管的作用。

优选的,送管机构3的传送带末端设置有挡板32,与挡板对应的地方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掉管通道33,以便于试管掉落到指定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挡板32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使试管从送管机构3的传送带上自动掉落出来,而掉管通道33则控制试管掉落到指定位置上。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自动取管装置还配置了一个打印机,因此,试管掉落到指定位置上可以方便机械手拿取和自动贴标签纸。

优选的,机械手4上还设置有试管边缘检测传感器48,用于检测试管贴标签的边缘位置。

优选的,试管盒由隔板21分割成多个独立的试管容纳腔;并且,试管盒的侧面或顶部设置可开合的门,以方便试管放入。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取管时,试管槽12达到试管盒的在传送带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个试管容纳腔时,试管槽就开启上门,直至离开试管盒再关闭上门,或者移动到送管机构3的正上方时在开启下门的同时关闭上门。这样在取管时,第一个试管容纳腔内的试管被首先取完,然后再取第二个试管容纳腔,以此类推。可以理解,试管槽12是只能容纳一个试管的,因此,在取到一个试管后,即便不马上关闭上门也不会有试管掉入试管槽12内。

优选的,传送带驱动设备11为电动马达,传送带1的两端设置有传动轮组,传动轮组包括主动轮112和从动轮113,电动马达的转子连接主动轮,带动传送带转动。

优选的,传送带1为塑料链条或皮带。

优选的,本申请的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还包括中央处理器和触控屏8,所述中央处理器与传送带驱动设备11、开关门马达13、送管机构驱动设备31和机械手4信号连接,用于协调控制传送带驱动设备11、开关门马达13、送管机构驱动设备31和机械手4运行;触控屏8用于显示和输入控制命令。

需要说明的是,中央处理器和触控屏8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方便使用和控制,例如可以在触控屏8上输入所需取的试管,然后中央处理器自动按照顺序从各个试管盒中逐个取出所需试管。并且,中央处理器还可以联网操作,例如医生开具了验血请求后,通过网络直接输送到中央处理器,从而自动提取所需试管。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能够自动进行取管和贴标签作业,取管准确无误,避免了人工取管误差,且效率高;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的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的传送带上设置的试管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的送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试管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试管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的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的机械手和压标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的机械手、压标机构和打印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的机械手和送管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传送带、11为传送带驱动设备、112为主动轮、113为从动轮、12为试管槽、121为试管感应器、13为开关门马达、2为试管盒组、21为隔板、22为支架、3为送管机构、31为送管机构驱动设备、32为挡板、33为掉管通道、4为机械手、41为左夹爪、42为右夹爪、43为摆臂、44为摆臂驱动、45为摆臂主动轮、46为夹紧马达、47为旋转马达、471为旋转主动轮、472为旋转从动轮、48为试管边缘检测传感器、5为压标机构、6为打印机、61为辊轮、7为试管出口、71为掉管口、72为试管通道、73为接试管盒、8为触控屏、9为试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

本例用于静脉采血的自动取管装置,如图1至图11所示,包括传送带1、试管盒组2、送管机构3、机械手4、压标机构5、打印机6和试管出口组件7。传送带1由独立的传送带驱动设备11驱动传输,如图3所示,传送带驱动设备11为电动马达,传送带1的两端设置有传动轮组,传动轮组包括主动轮112和从动轮113,电动马达的转子连接主动轮112,带动传送带1转动;传送带1为塑料链条或皮带,本例具体采用是塑料链条。传送带1上设置有一个具有上下可开关门的试管槽12,如图4所示,试管槽12的上下门打开可使试管穿过传送带1,试管槽12的上门和下门由开关门马达13独立的控制开合;试管槽12内设置有试管感应器121,用于检测试管槽12内是否有试管。试管盒组2由若干个试管盒组成,试管盒用于放置试管,试管盒由支架22支撑可拆卸的固定在传送带1上方,如图7所示;并且,试管盒的底部敞开,直接由传送带1封闭;如图6所示,试管盒由隔板21分割成多个独立的试管容纳腔;并且,试管盒的侧面或顶部设置可开合的门,以方便试管放入。送管机构3设置于传送带1的下方,送管机构3的传送带方向与试管槽12的朝向一致,用于传输由试管槽12的下门取出的试管,送管机构3由送管机构驱动设备31驱动传输;如图5所示,送管机构3的传送带末端设置有挡板32,与挡板对应的地方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掉管通道33,以便于试管掉落到指定位置。机械手4,如图8所示,包括左右夹爪41、42,摆臂43、摆臂驱动44、摆臂主动轮45、夹紧马达46、旋转马达47、旋转主动轮471、旋转从动轮472和试管边缘检测传感器48;其中,夹紧马达46驱动左右夹爪41、42夹取试管;摆臂驱动44驱动摆臂主动轮45转动,带动摆臂43将试管移动至打印机输出口;旋转马达47通过旋转主动轮471和旋转从动轮472驱动左右夹爪41、42同时旋转,使试管旋转以便贴标签;试管边缘检测传感器48,用于检测试管贴标签的边缘位置;机械手4的第一行程使左右夹爪41、42位于送管机构3输送试管到的指定位置处,如图11所示,第二行程使左右夹爪41、42夹紧的试管位于打印机输出口,如图10所示;压标机构5设置于打印机6的输出口,如图9所示,用于将打印好的标签纸压向试管,由独立的压标驱动设备51驱动;打印机6的输出口,与压标机构5相应的地方设置有辊轮61,用于配合试管转动将标签纸贴合在试管上;试管出口组件7设置于机械手4左右夹爪41、42的下方,用于接住贴好标签纸的试管,具体如图10所示,试管出口组件7的掉管口71位于打印机6的输出口下方,试管通道72向斜下方输出,最终将贴好标签的试管输送至接试管盒73内。

为了实现全自动的运行,本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中,自动取管和贴标签装置,还包括中央处理器和触控屏8,所述中央处理器与传送带驱动设备11、开关门马达13、送管机构驱动设备31和机械手4信号连接,用于协调控制传送带驱动设备11、开关门马达13、送管机构驱动设备31和机械手4运行;触控屏8用于显示和输入控制命令。

本申请自动取管装置,使用时,试管盒组2的不同试管盒内分别放置不同大小和颜色的试管,可以根据触控屏4输入的取管信息,或者中央处理器联网获得的取管信息,控制控制传送带1的试管槽12移动到相应的试管盒下方,开启试管槽12的上门,相应的试管9自动掉落到试管槽12内,试管槽移动到送管机构3的正上方,开启下门,试管自动掉落到送管机构3的传送带上,由送管机构3将所需试管输送到指定位置,上门可以在取管后关闭或者开启下门时关闭,试管输送到指定位置后,再由机械手4夹取到打印机6的输出口,与此同时,打印机6打印待测主体信息,包括待测主体姓名、性别、检测项目等,试管被夹至打印机6的输出口后,压标机构5将打印好的标签纸压向试管,机械手4控制其旋转马达47旋转,带动试管一起旋转一圈,此时在辊轮61的配合下,标签纸被牢固的贴在试管上,贴好标签纸后,机械手运行至第三行程,夹紧马达46驱动左右夹爪41、42放松试管,试管自动掉入试管出口组件7。

在使用过程中,试管感应器121与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用于检测并指示试管槽12内是否有试管;其作用有两个,第一,避免取管失败或漏取;第二,在取管失败的情况下,暂停取管,提示检测试管盒内是否有试管。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