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按压盖的香料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9085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按压盖的香料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香料瓶领域,具体为一种设有的按压盖的香料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香料瓶,其结构与普通的瓶子基本一致,主要由瓶体和盖子组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打开移除盖子释放香味,使用结束后,需要盖紧盖子并注意密封是否严密,这种常规的操作方式已无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使用习惯,同时,常规的操作过程比较繁琐,会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因此,亟需一种个性化的香料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有按压盖的香料瓶,其可以快速开启和封闭瓶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设有按压盖的香料瓶,包括瓶体和顶罩,顶罩扣在瓶体上方,所述瓶体内竖直地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端间隔分布若干楔形结构,所述楔形结构为两个连续的第一斜面,所述套筒的侧壁设有若干滑道;所述顶罩的顶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下方设有按压盖,所述按压盖包括端盖和顶杆,所述顶杆垂直地设在所述端盖的端面上,所述顶杆的底端设有一周连续的锯齿,所述端盖设在所述开口的下方,所述顶杆可往复滑动地设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内还设有可在其内滑动的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位于所述顶杆的下方,所述复位杆的侧壁设有若干竖直的凸筋,所述凸筋的上部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锯齿贴合,所述凸筋滑动地设在所述滑道内,所述复位杆的下方还设有一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由若干弧形片组成,所述弧形片均匀间隔分布并围成圆筒状,所述滑道设在相邻的弧形片之间,相邻的弧形片的上部互相连接,所述楔形结构设在弧形片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片的内壁设有竖直的滑槽,所述顶杆的侧壁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滑动地设在所述滑槽内,二者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内设有一圆筒,所述复位杆和弹簧设在所述圆筒内,所述圆筒的上部设有一连杆,其中一个弧形片固定在连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圆筒的侧壁上设有若干辐条,所述圆筒与瓶体的内壁通过所述辐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凸筋设在复位杆的中部,所述复位杆的下部设有第一导向杆,所述复位杆的上部设有第二导向杆。

进一步地,所述圆筒的底面设有底面端盖,所述底面端盖上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杆滑动地套在所述第一导向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套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内沿其轴向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杆设在所述第一导向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孔和第二导向杆间隙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设有按压盖的香料瓶,通过推动按压盖即可实现顶罩开口的开启和闭合,操作十分快捷,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有利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有按压盖的香料瓶的结构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筒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压盖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2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瓶体;11、套筒;12圆筒;13、辐条;2、顶罩;21、开口;3、按压盖; 31、端盖;32、顶杆;4、复位杆;41、凸筋;42、第一导向杆;43、第二导向杆; 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设有按压盖3的香料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瓶体1,瓶体1的腔内竖直地设有套筒11,在瓶体1的瓶口处扣有一个顶罩2,顶罩2的顶面设有开口21,瓶体1内香料的气味即由此开口21散发出来,在开口21的下方设有按压盖3,按压盖3 包括端盖31和顶杆32,顶杆32垂直设在端盖31的端面上,顶杆32设在套筒11内并且可在套筒11内往复滑动,在套筒11内还套有一复位杆4,在复位杆4的下方设有一弹簧5。在套筒11、按压盖3、复位杆4和弹簧5的配合下,按压盖3可以实现上下滑动,按压盖3向上滑动,端盖31即封闭开口21,按压盖3向下滑动,端盖31即开启开口21。

套筒11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套筒11的底端间隔分布若干楔形结构,楔形结构为两个连续的第一斜面112,在两个第一斜面112的过渡处有一卡位113,同时,在套筒11的侧壁设有若干滑道1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套筒11是由若干弧形片111组成,各个弧形片111的结构完全相同,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3片弧形片111,这3片弧形片111均匀间隔分布并围成一圆筒形,相邻的弧形片111的上部互相连接,楔形结构即设在弧形片111 的下部,即每个弧形片111的下部为两个连续的第一斜面112,滑道114即设在相邻的弧形片111之间。

按压盖3的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按压盖3包括端盖31和顶杆32,顶杆32垂直设在端盖31的端面上。端盖31用于密封和开启开口21,其端面的略大于开口21,为了保证良好的密封性,在端盖31的端面上涂有一层硅胶。顶杆32可往复滑动地设在套筒11内,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顶杆32的侧壁上沿其轴线方向设有若干条形的凸起321,同时,在弧形片111的内壁设有竖直的滑槽115,凸起321和滑槽115间隙配合,因此,顶杆32只能在套筒11内上下滑动,无法再套筒11内转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顶杆32的底端设有连续的锯齿322,锯齿322用于推动复位杆4使其转动。

复位杆4的结构如图7所示,复位杆4分为三个部分,复位杆4的下部设有第一导向杆 42,上部设有第二导向杆43,中部设有凸筋41,第一导向杆42和第二导向杆43较细,中部较粗。凸筋41共3条并且竖直设置,凸筋41可滑动地设在滑道114内。在凸筋41的上部设有第二斜面411。第二斜面411的宽度大于弧形片111的厚度,因此,第二斜面411一部分抵住滑道114的顶面,另一部分可伸出弧形片111的内壁与顶杆32的锯齿322贴合。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斜面411与锯齿322贴合时,锯齿322的尖部在第二斜面411尖部的右侧。

如图8和图9所示,当复位杆4的凸筋41位于套筒11的滑道114内时,复位杆4和按压盖3被弹簧5顶起,端盖31与开口21贴合,此时开口21处于封闭状态;向下推动按压盖 3,按压盖3推动复位杆4向下运动,弹簧5压缩,凸筋41同时沿滑道114向下滑动,当凸筋41的第二斜面411脱离滑道114的瞬间,由于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凸筋41沿锯齿322 的斜面滑动,即复位杆4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释放按压盖3,凸筋41的第二斜面411此时与套筒11的第一斜面112贴合,在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凸筋41继续沿第一斜面112滑动,直至第二斜面411的尖部抵住卡位113,此时,按压盖3和复位杆4的位置如图2所示,复位杆4的一部分滑出套筒11,按压盖3随之向下滑动一段距离,此时端盖31脱离开口21,开口21处于开启状态。再次向下推动按压盖3,按压盖3推动复位杆4向下运动,弹簧5压缩,凸筋41同时沿滑道114向下滑动,当凸筋41的第二斜面411脱离卡位113的瞬间,由于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凸筋41沿锯齿322的斜面滑动,即复位杆4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释放按压盖3,凸筋41的第二斜面411此时与套筒11的另一个第一斜面112贴合,在弹簧5 的弹力作用下,凸筋41继续沿第一斜面112滑动,直至凸筋41滑入滑到,弹簧5继续推动复位杆4向上滑动,直至按压盖3的端盖31与开口21贴合,此时,按压盖3和复位杆4又恢复至图1,开口21处于封闭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瓶体1内设有一圆筒12,在圆筒1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辐条 13,圆筒12与瓶体1的内壁通过辐条13连接。同时,在圆筒12的上部设有一连杆122,圆筒12的底面设有底面端盖121,在底面端盖121上设有第一导向孔123。复位杆4和弹簧5 设在圆筒12内,复位杆4的第一导向杆42滑动地套在第一导向孔123内,优选地,在按压盖3的顶杆32内沿其轴线方向设有第二导向孔323,第二导向杆43设在第二导向孔323内并且二者间隙配合,第一导向杆42和第二导向杆43可以保证复位杆4在上下滑动和绕自身轴线转动时保持竖直,保证复位杆4位置的精准度。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弹簧5套在第二导向杆43上,可以防止弹簧5在伸长和压缩的过程中出现弯曲,保证弹簧5力与复位杆 4的运动方向一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圆筒12的上部设有一连杆122,套筒11的其中一个弧形片 111的外壁固定在连杆122上,为了实现将复位杆4和弹簧5装入圆筒12内,套筒11在复位杆4和弹簧5安装完成后,通过粘合剂固定在连杆122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