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料场输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4565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闭料场输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状物料的存储与输送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闭料场输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原料贮存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封闭式原料场应运而生,封闭式原料场从环保节能、降低物料损耗、防冻、物料贮量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露天原料场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随着国际国内对资源、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不断重视,对原料场污染控制要求和标准越来越严格,封闭式原料场技术的优势尤为凸显。目前,在国内外的诸多钢铁厂均采用了封闭式原料场。

CN201713038和CN102009817公开了一种封闭式贮料场,由围墙和顶棚构成,该长型贮料场由中间的横向隔墙分为A区和B区。由横向隔墙和纵向隔墙分为多个贮料间,横向隔墙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输入胶带机、轨道和可以沿轨道往返运行的卸料小车。半门式刮板取料机下轨道设置地面上,上轨道设置在上方平台上。两侧各设有一条料场输出胶带机。

以上公开的现有技术中,受料场本身工艺和刮板取料机结构限制,两侧仅能各布置一条料场输出胶带机,但当物料品种比较多且料场贮量又比较大时,两侧各布置一条输出胶带机已无法满足其正常生产的输出需求,需要新增料场输出胶带机。因此,为充分发挥这种型式料场的贮量大和适应多品种物料贮存的优点,增加料场输出系统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CN203306746U公开了一种封闭式贮料场输送系统,虽然其单侧各配置两台取料机,但两台取料机仍是对应同一条地面输出胶带机,仍解决不了料场输出系统的需求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如背景技术所述,目前长型封闭贮料场以其贮量大和适合多品种分格贮存的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但因其受料场本身工艺和刮板取料机结构限制,其输出系统仅能在单侧各布置一条料场输出胶带机,极大制约了该型式料场的推广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封闭料场输出系统,其可以根据需要在单侧取料设备的下方布置呈两排并列式分布的两条(三条或四条)料场输出胶带机,从而解决该型式料场在更大贮量和更多品种工况下的料场输出需求,从而将该型式料场贮量大和适合多品种贮存的特点得以充分发挥。该封闭料场输出系统的应用势必会大大推动长型封闭贮料场的推广和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封闭料场输出系统,包括料场输出胶带机、取料设备,所述工艺布置根据工艺需求在料场任意单侧的取料设备的落料溜槽下方且沿料场的横向平行布置有呈两排并列设置的n条所述料场输出胶带机,其n为大于1小于5的自然数。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闭料场输出系统,克服了现有封闭式贮料场输出系统工艺布置的不足。该工艺布置可根据工艺需求在每侧取料设备的下方各设置成两排并列式的两条料场输出胶带机,两条输出胶带机的间距可根据工艺需求并考虑检修维护空间灵活设置,其料场输出胶带机上游为取料设备及其落料溜槽,下游为料场输出至用户的胶带机;除此之外,还可根据工艺布置或料场输出系统作业率需求,将料场任意单侧的两条(或某一条)料场输出胶带机断开,布置成四条(或三条)料场输出胶带机,两两分别由两端输出,形成单侧四条(或三条)输出系统的输出工艺布置,同理,另一侧也是,最终可形成八条(或六条)输出胶带机系统,满足不同封闭料场的输出需求。该工艺布置灵活,是一种新型的封闭料场输出系统,特别适用于贮量较大或品种较多的封闭式贮料场。

进一步,所述料场的布置结构为单跨式、双跨式或多跨式。

进一步,该取料设备包括刮板取料机及其落料溜槽,刮板取料机将料取出后,通过其落料溜槽将料输送至下方的料场输出胶带机,所述料场任意单侧的取料设备可根据工艺需求设置两台及两台以上,每台取料设备和两排的料场输出胶带机的对应关系可根据工艺需要设置为一对一或一对二,相应的所述落料溜槽的结构为单通管或三通管。

进一步,在同侧设置的两台或多台取料设备共用一顶部上轨道和一地面下轨道,且共用的地面下轨道位于最外侧料场输出胶带机的外侧。

进一步,在取料设备的地面下轨道的内侧设有所述的料场输出胶带机。

进一步,在取料设备的地面下轨道的外侧设有用于封闭整个料场的封闭网壳。

进一步,为保证同侧的两台及两台以上的取料设备能互为备用,在取料设备的出料侧设有用于间隔料场输出胶带机与料场内料堆的挡料沿,且沿料场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挡料沿具有同样的外形结构。

进一步,为保证取料设备取料后能向地面料场输出胶带机供料,所述挡料沿的上部向料场输出胶带机一侧弯折并倾斜向上延伸至两排料场输出胶带机的中心处,且高度方向相应加高,以保证取料设备溜槽的角度,防止堵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封闭料场输出系统,真正解决了封闭料场的贮量满足要求但其输出系统无法满足工艺需求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目前封闭式贮料场越来越多地应用,其贮量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如何将这么大贮量的封闭料场在贮存的同时也满足向各用户的供料输出需求,显得尤为的重要,而本实用新型也正是解决了这一难题,从而使得封闭式贮料场的贮量大和多品种适应性强的特点得以充分发挥,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该封闭料场输出系统的应用势必会大大推动长型封闭贮料场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2016年11月,工信部发布《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了推进绿色改进升级重大工程:“实施原料场棚化、仓化改造,解决原料场扬尘问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原料场将要采取封闭改造的“棚化”,而封闭式原料场以其独特的占地少贮量的大的优点成为在线“棚化”改造的首选,而本实用新型又从根本上又解决了其现有技术的输出系统线路少无法满足料场输出需求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现有料场的在线改造,原料场向各用户的接口繁多且供料线路较长,且现有各供料输出胶带机的能力也已确定,若要满足生产,唯有通过配置和原有供料胶带机能力匹配的料场输出设备,而同时其数量也要满足料场输出的作业率要求,才能在满足生产的同时,又能降低工程投资。否则,若要加大料场输出设备的能力,则其下游的所有料场输出胶带机能力均要相应增加,相应建构筑物的均要重新核算并进行加固或扩建,不仅投资巨大,且要停产改造,无法真正实现原料场的在线环保改造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会在原料场实施“棚化”在线改造中发挥其独到的优势,将会推动封闭式原料场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断面布置图;

图2本实用新型平面布置图;

附图标记:1-料场输出胶带机,1a-料场输出胶带机之一,1b-料场输出胶带机之二;2-挡料沿;3-取料设备,3a-取料设备之一,3b-取料设备之二;4-落料溜槽;5-封闭网壳;6-地面下轨道;7-顶部上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封闭料场输出系统的工艺布置,包括取料设备3、落料溜槽4、挡料沿2、料场输出胶带机1;本工艺布置可根据工艺需求在料场任意单侧的取料设备3的落料溜槽下方且沿料场的横向平行布置有呈两排并列设置的n条所述料场输出胶带机1,其n为大于1小于5的自然数,即可取2,3,4中的任意一个数值。本工艺布置的料场采用双跨式,对于封闭料场的单侧,取料设备3将封闭料场内的料取出后,在挡料沿2的位置处,通过取料设备溜槽4,将物料分别输送至呈两排并列式地面的料场输出胶带机之一1a和料场输出胶带机之二1b;封闭料场的另一侧按此对称布置,从而实现封闭料场多输出系统的工艺布置;除此之外,还可根据工艺布置或料场输出系统作业率需求,将料场输出胶带机之一1a和/或料场输出胶带机之二1b断开,布置成四条或三条料场输出胶带机,两两分别由两端输出,形成单侧四条或三条输出系统的输出工艺布置,同理,另一侧也是,最终可形成八条或六条输出胶带机系统,满足不同封闭料场的输出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取料设备3,可根据工艺需求设置两台及两台以上,每台取料设备3和两排的输出胶带机1的对应关系,可根据工艺需要,灵活设置为一对一(仅设落料溜槽4为单通管)或一对二(落料溜槽4须设置为三通管)。

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在同侧的两台或多台取料设备3共用顶部上轨道7和地面下轨道6,其共用的顶部上轨道7位于上方的平台上,共用的地面下轨道6位于最外侧料场输出胶带机1b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在取料设备3的出料侧设有挡料沿2,为保证同侧的两台及两台以上的取料设备3能互为备用,沿封闭料场长度方向设置的挡料沿2为同样的外形。同时,为保证取料设备3取料后能向地面的料场输出胶带机1供料,挡料沿2须延伸至接近地面两条料场输出胶带机1的中心处,且高度方向相应加高,以保证落料溜槽4的角度,防止堵料。

本实用新型在取料设备3的地面下轨道6的外侧可设置封闭网壳5,以实现整个料场的封闭。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