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147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性的容器,属于容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食品或药品容器通常由容器盖和储存液体食品或药品的腔体构成。使用时先将固体食品或药品溶于溶剂中配制成液体食品或药品,然后罐装于储存液体食品或药品的腔体中封盖。由于固体食品或药品与溶剂混合配制成液体食品或药品后,稳定性会下降,存放一段时间后容易变质,难以满足使用要求。若为了延长保质期而增加保鲜剂或防腐剂,则又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速溶类固、液分离的食品或药品,也有相应的固态溶质贮存并与溶剂隔开的盛装储存设计结构出现,但是现在的盛装容器还是存在诸多缺陷,例如密封性不好、产品不稳定易变质等,仍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因而,根据现有盛装容器存在的缺点,如何进一步加以改进,提高产品的保质期和稳定性,简化结构,成为目前业界研发人员新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容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容器,包括相互配合的盖体和瓶体,所述盖体包括一本体部与一翻盖部,所述翻盖部与本体部活动连接,并且当所述翻盖部与本体部结合时,于所述本体部与翻盖部之间形成有至少一封闭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至少用以容纳第一物质;

所述瓶体具有一中空内腔,所述中空内腔与所述瓶体的开口部连通,当将所述盖体与瓶体的开口部结合时,所述中空内腔被所述盖体封闭而形成一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至少用以容纳第二物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盖体还包括至少一收纳件,所述收纳件上部具有第一敞口容置腔,且至少所述收纳件下部嵌入所述本体部,当所述翻盖部与本体部结合时,所述收纳件上端周缘部与翻盖部环绕密封接合,使所述第一敞口容置腔被翻盖部封闭而形成所述第一腔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本体部具有第二敞口容置腔,至少所述收纳件的下部嵌入所述第二敞口容置腔,并使所述第二敞口容置腔的、位于所述收纳件下方的区域形成至少一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至少用以容纳第三物质,所述收纳件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敞口容置腔的内壁环绕贴合,从而将第三腔室与外界隔离。

优选的,所述第三腔室通过分布于所述收纳件底端面的复数个通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敞口容置腔的内壁上还形成有台阶部,所述收纳件的底端面与所述台阶部的上端面抵接配合。

更优选的,所述台阶部为环形台阶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敞口容置腔的横截面呈U型。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件的横截面呈U型。

优选的,所述翻盖部的内侧向下延伸分别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接环与第二卡接环,在将所述翻盖部与本体部相互盖合时,所述收纳件的顶部至少插设于第一卡接环与第二卡接环之间,所述收纳件的底端面与所述台阶部的上端面抵接配合,至少在所述翻盖部与本体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腔室。

优选的,所述收纳件的外侧壁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第一密封环,在将所述翻盖部与本体部相互盖合时,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外侧与第二卡接环的内侧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收纳件的外侧壁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第二密封环,在将所述收纳件置于本体部上时,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外侧与本体部的侧壁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部还包括与瓶体通过螺纹活动连接的的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部内部还设置有第三卡接环,至少用以在本体部与瓶体相互盖合时,所述瓶体的开口部插设于所述第三卡接环与本体部的侧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接环与瓶体连接处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第三密封环,在将所述本体部与瓶体相互盖合时,所述第三密封环的外侧与瓶体的内侧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物质包括块状物质、颗粒状物质和糊状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的,所述第一物质包括泡腾片或橙汁颗粒。

优选的,所述第三物质包括功能性防护剂。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性防护剂包括干燥剂、除臭剂、除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物质包括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溶液至少包括将所述第一物质溶解、分散或可与第一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的任何液体,可以是水、有机溶液和无机溶液中的任一者,也可以是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中的任一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前述的多功能容器于食品、药品、化工领域中的用途。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食品或药品或化工试剂容器,其包括:

前述的多功能容器;

以及存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第一物质、存放于第三腔室内的第三物质和存放于第二腔室内的第二物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计两个独立的封闭腔室,将第一物质(即被包装物)和第二物质(可以是溶液)分别独立存放,仅在其使用时混合,从而可以保证被包装物的稳定性和延长存放时间,而且无须添加对人体有一定伤害的保鲜剂或防腐剂等;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容器在翻盖部与本体部之间设置收纳件,将被包装物置于收纳件上,在翻盖部与本体部相互盖合时,可形成封闭的第一腔室,且在翻盖部上还设置第一卡接环和第二卡接环,进一步保证了第一腔室内的密封性,从而有效保证被包装物的稳定性和延长存放时间;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容器的本体部上设置有容置功能性防护剂的第三腔室,且收纳件与第三腔室连接处设置有通孔,则第三物质(即功能性防护剂)即可通过通孔对被包装物进行保护,例如防潮、防氧化等,可广泛应用于储存和包装易吸潮的食品或药品等产品,最大限度的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多功能容器的应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多功能容器的开盖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多功能容器的翻盖部打开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多功能容器中被包装物投入溶液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盖体,10-翻盖部,10a-第一卡接环,10b-第二卡接环,11-本体部, 11a-连接部,11b-第三腔室,11c-台阶部,11d-第三卡接环,11e-第三密封环,12-收纳件, 12a-通孔,12b-第一密封环,12c-第二密封环,2-瓶体,3-第一物质,4-第三物质,5-第二物质,A-第一腔室,B-第二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典型实施方案之中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容器,包括相互配合的盖体和瓶体,所述盖体包括一本体部与一翻盖部,所述翻盖部与本体部活动连接,并且当所述翻盖部与本体部结合时,于所述本体部与翻盖部之间形成有至少一封闭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至少用以容纳第一物质;

所述瓶体具有一中空内腔,所述中空内腔与所述瓶体的开口部连通,当将所述盖体与瓶体的开口部结合时,所述中空内腔被所述盖体封闭而形成一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至少用以容纳第二物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盖体还包括至少一收纳件,所述收纳件上部具有第一敞口容置腔,且至少所述收纳件下部嵌入所述本体部,当所述翻盖部与本体部结合时,所述收纳件上端周缘部与翻盖部环绕密封接合,使所述第一敞口容置腔被翻盖部封闭而形成所述第一腔室。

优选的,所述本体部具有第二敞口容置腔,至少所述收纳件的下部嵌入所述第二敞口容置腔,并使所述第二敞口容置腔的、位于所述收纳件下方的区域形成至少一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至少用以容纳第三物质,所述收纳件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敞口容置腔的内壁环绕贴合,从而将第三腔室与外界隔离。

优选的,所述第三腔室通过分布于所述收纳件底端面的复数个通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可以通过该通孔对第一物质(即被包装物)进行保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二敞口容置腔的内壁上还形成有台阶部,所述收纳件的底端面与所述台阶部的上端面抵接配合。

更优选的,所述台阶部为环形台阶部。

如被包装物是需要防潮的产品,则第二敞口容置腔内填充干燥剂,干燥剂就可以通过通孔把第一腔室内的湿气吸掉,从而保护产品不受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敞口容置腔的横截面呈U型。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件的横截面呈U型。

优选的,所述翻盖部的内侧向下延伸分别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接环与第二卡接环,在将所述翻盖部与本体部相互盖合时,所述收纳件的顶部至少插设于第一卡接环与第二卡接环之间,所述收纳件的底端面与所述台阶部的上端面抵接配合,至少在所述翻盖部与本体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腔室。

优选的,所述收纳件的外侧壁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第一密封环,在将所述翻盖部与本体部相互盖合时,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外侧与第二卡接环的内侧过盈配合,起到密封作用,可有效防止第一腔室内的第一物质变质。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件的外侧壁底部还可以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第二密封环,在将所述收纳件置于本体部上时,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外侧与本体部的侧壁过盈配合。第二密封环一方面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外部空气进来导致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失效,另一方面可以使收纳件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本体部上,防止收纳件脱落后导致第二物质洒出。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部还包括与瓶体通过螺纹活动连接的的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部内部还设置有第三卡接环,至少用以在本体部与瓶体相互盖合时,所述瓶体的开口部插设于所述第三卡接环与本体部的侧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接环与瓶体连接处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密封环,在将所述本体部与瓶体相互盖合时,所述密封环的外侧与瓶体的内侧过盈配合,用于防止瓶体内的第二物质渗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物质(即被包装物)包括块状物质、颗粒状物质和糊状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所述被包装物可以是泡腾片或橙汁颗粒等,但不限于此。

优选的,所述第二物质包括功能性防护剂,所述功能性防护剂可以包括干燥剂、除臭剂、除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功能性防护剂的种类需根据被包装物的种类来选择。例如,若被包装物是对湿度极其敏感、需要防潮的物品,例如泡腾片,则第三腔室内填充干燥剂,干燥剂就可以通过小孔把第一腔室内的湿气吸掉,从而保护产品不受潮。再例如,若被包装物是极易被氧化的物品,则第三腔室内填充除氧剂,除氧剂就可以通过小孔把第一腔室内的氧气吸掉,从而保护产品不被氧化,等等。

优选的,所述第三物质可以是溶液或者固态物质,尤其优选为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溶液至少是可以将所述被包装物溶解、分散或可与被包装物进行化学反应的任何液体,可以是水、有机溶液和无机溶液中的任一者,也可以是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中的任一者,但不限于此,溶液的类型需根据被包装物的类型来选择。例如,当被包装物是泡腾片、橙汁颗粒等食品或药品时,溶液可以采用水。再例如,当被包装物是化工试剂,比如硼氢化钠时,溶液可以选用水、酸性溶液等,以此来制备氢气,即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容器也可以作为一种氢气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前述的多功能容器于食品、药品、化工领域中的用途。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食品或药品或化工试剂容器,其包括:

前述的多功能容器;

以及存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第一物质、存放于第三腔室内的第三物质和存放于第二腔室内的第二物质。

藉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两个独立的封闭腔室,将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分别独立存放,仅在其使用时混合,从而可以保证被包装物的稳定性和延长存放时间,而且无须添加对人体有一定伤害的保鲜剂或防腐剂等;且本体部上设置有容置功能性防护剂的第三腔室,收纳件与第二敞口容置腔连接处设置有通孔,则第三物质即可通过通孔对被包装物进行保护,例如防潮、防氧化等,可广泛应用于储存和包装易吸潮的食品或药品等产品,最大限度的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一些典型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容器,包括相互配合的盖体1和瓶体2,所述盖体1包括本体部11与翻盖部10,所述本体部11与翻盖部10之间形成一封闭的第一腔室A,至少用以容纳第一物质3,所述瓶体2包括第二腔体B,至少用以容纳第三物质5。

参见图5所示,所述本体部11与翻盖部10之间还设置有一至少用以容置所述第一物质3的收纳件12,所述收纳件的横截面呈U型。其中,所述收纳件12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复数个沿底端面的厚度方向开设的通孔12a,可以通过该通孔对第一物质即被包装物进行保护。

其中,所述本体部11包括连接部11a,所述连接部11a与瓶体2的开口部活动连接,可以是螺纹连接。所述本体部11具有第二敞口容置腔,所述第二敞口容置腔的横截面呈 U型,至少所述收纳件12的下部嵌入所述第二敞口容置腔,并使所述第二敞口容置腔的、位于所述收纳件下方的区域形成至少一第三腔室11b,所述第三腔室至少用以容纳第三物质4,所述收纳件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敞口容置腔的内壁环绕贴合,从而将第三腔室与外界隔离。

如被包装物是需要防潮的产品,则第三腔室内填充干燥剂,干燥剂就可以通过通孔把第一腔室内的湿气吸掉,从而保护产品不受潮。所述第二敞口容置腔的侧壁顶部具有一台阶部11c,所述收纳件12的底端面与所述台阶部11c的上端面抵接配合。

所述翻盖部10的内侧向下延伸分别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接环10a与第二卡接环 10b。在将所述翻盖部10与本体部11相互盖合时,所述收纳件12的开口部至少插设于第一卡接环10a与第二卡接环10b之间,所述收纳件12的底端面与所述台阶部11c的上端面抵接配合,至少在所述翻盖部10与本体部11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腔室A。

所述收纳件12的外侧壁上部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第一密封环12b,在将所述翻盖部 10与本体部11相互盖合时,所述第一密封环12b的外侧与第二卡接环10b的内侧过盈配合,起到密封作用,可有效防止第一腔室内的被包装物变质。

所述收纳件12的外侧壁底部还可以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第二密封环12c,在将所述收纳件12置于本体部11上时,所述第二密封环12c的外侧与本体部11的侧壁过盈配合,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外部空气进来导致第一物质和第三物质失效,另一方面可以使收纳件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本体部上,防止收纳件脱落后导致第三物质洒出。

所述本体部11内部还设置有第三卡接环11d,在本体部11与瓶体2相互盖合时,所述瓶体2的顶部插设于所述第三卡接环11d与本体部11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三卡接环11d 与瓶体2连接处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第三密封环11e,在将所述本体部11与瓶体2相互盖合时,所述第三密封环11e的外侧与瓶体2的内侧过盈配合,用于防止瓶体内的第二物质渗出。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容器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但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基体为圆柱形,也可以根据实际所储存被包装物的形状来相应调整容器的形状。

参见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容器中被包装物投入溶液中的状态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一物质即被包装物3可以是块状物质、颗粒状物质或糊状物质等,例如泡腾片或橙汁颗粒等,但不限于此。所述第三物质(优选为功能性防护剂)4可以是干燥剂、除臭剂、除氧剂等,功能性防护剂的种类需根据被包装物的种类来选择。例如,若被包装物是对湿度极其敏感、需要防潮的物品,例如泡腾片,则第三腔室内填充干燥剂,干燥剂就可以通过小孔把第一腔室内的湿气吸掉,从而保护产品不受潮。再例如,若被包装物是极易被氧化的物品,则第三腔室内填充除氧剂,除氧剂就可以通过小孔把第一腔室内的氧气吸掉,从而保护产品不被氧化,等等。

优选的,所述第二物质(优选为溶液)至少是可以将所述被包装物溶解、分散或可与被包装物进行化学反应的任何液体,可以是水、有机溶液和无机溶液中的任一者,也可以是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中的任一者,但不限于此,溶液的类型需根据被包装物的类型来选择。例如,当被包装物是泡腾片、橙汁颗粒等食品或药品时,溶液可以采用水。再例如,当被包装物是化工试剂,比如硼氢化钠时,溶液可以选用水、酸性溶液等,以此来制备氢气,即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容器也可以作为一种氢气发生装置,还可以是满足条件的其他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的操作及具体原理如下:

先将第二物质装设于瓶体中,将第二物质装填于第二敞口容置腔内,然后将收纳件压设于台阶部上,再将第一物质即被包装物放置于收纳件内,之后将翻盖部与本体部相互盖合,使收纳件的顶部插设于第一卡接环与第二卡接环之间,以在翻盖部与本体部之间形成第一腔室。然后,将盖合后的盖体与瓶体连接,使瓶体的开口部插设于第三卡接环与本体部的侧壁之间,最终实现被包装物的密封保存,形成一种食品或药品或化工试剂容器。

参见图3-图5所示,当需要使用该食品或药品或化工试剂容器时,从瓶体上拧下盖体,将翻盖部打开,取出被包装物,将其置于第二物质中,使得被包装物溶解或分散于第二物质中,形成相应的食品饮料或药物饮品,又或者,被包装物与第二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以实现某种工业应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计两个独立的封闭腔室,将第一物质即被包装物和第二物质分别独立存放,仅在其使用时混合,从而可以保证被包装物的稳定性和延长存放时间,而且无须添加对人体有一定伤害的保鲜剂或防腐剂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