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导轨智能装配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2147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导轨智能装配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装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导轨智能装配小车。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汽车总装车间动力发动机和后桥零部件合装的智能设备(以下简称RGV),RGV是有轨制导车辆(Rail Guided Vehicle)的英文缩写。我公司前代RGV已使用有7、8年,使用过程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吊装发动机后可能与车身干涉坠落,前代RGV的轮子不灵活导致与流水线不同步,接电方式导致导电不良,人员防护不足等。

具体地,前代RGV的举升装置采用丝杆驱动双层举升筒结构,行程和举升装置的高度成正比,如降低高度则行程变小,由于需要较高的原始高度,使RGV小车无法自由进入流水线合装段,并且容易与车身干涉。

并且,旧的安全保护装置只有2个点的检测的光电开关,检测和保护功能有缺失,人员防护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导轨智能装配小车。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刚性链举升装置、设置在刚性链举升装置上方的托盘、设置在刚性链举升装置两侧用于平衡所述托盘的剪架,还包括用于保护新型导轨智能装配小车的防护装置、设置在底座下的走轮,驱动走轮行走的行走电机。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一端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设有用于对所述新型导轨智能装配小车进行控制的双向无线IO模块。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设置参数和监控所述控制系统运行状态的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走轮包括设置在一侧的导向走轮和设置在另外一侧的万向走轮,所述导向走轮和万向走轮采用独立悬挂及模块化快换结构,可拆卸地与底座相连。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电机采用立式梅花联轴器和标准法兰轴承与导向走轮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走轮包括第一滚轮、设置在第一滚轮外侧的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方的用于导向走轮转向的双推力轴承及安装座、所述双推力轴承及安装座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安装座与底座相连。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万向走轮包括第二滚轮、与第二滚轮通过第二滚轮连接座连接的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板上方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套接在与连接板相连的直线轴承上,所述直线轴承另一端与固定板相连,所述导向走轮通过固定板与底座相连,所述固定板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水平方向的光轴限制旋转结构。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板之间设有绝缘板,连接两个连接板的螺栓上设有螺栓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托盘上的过载防撞装置、设置在所述新型导轨智能装配小车的障碍物扫描器、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围的机械防撞保险杠。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剪架为双层平衡剪架,所述双层平衡剪架的两端对称设置,所述双层平衡剪架的端部设有包括滑块和导轨的直线滑块导轨,所述滑块能够相对所述导轨滑动,从而带动所述双层平衡剪架上升或下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会与吊具或车身干涉,任何时候都可进入装配段,解决了发动机在进入装配段时会与吊具或车身干涉,需严格同步引起的停线和安全风险,可靠性高;走轮模块化设计,维护方便;无线IO模块和流水线双向控制,当发生故障或急停时能实现相互的同步停止,防止了安全风险的发生;安全性好,运行效率高;使用寿命更长,长期运行总成本最低;具有使用总成本低优势和可靠性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双层平衡剪架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4为双层平衡剪架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5为导向走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万向走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行走电机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3、设置在底座上的刚性链举升装置、设置在刚性链举升装置上方的托盘4、设置在刚性链举升装置两侧用于平衡所述托盘4的剪架3,托盘4上设有托架,用于承托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还包括用于保护新型导轨智能装配小车的防护装置、设置在底座下的走轮5,6,驱动走轮5,6行走的行走电机7。

此外,在所述底座13一端还设有控制系统8,所述控制系统设有用于对所述新型导轨智能装配小车进行控制的双向无线IO模块,通过标准的双向无线IO模块,无线IO模块具有干扰自动跳频抗干扰性能,本小车和流水线实行高可靠的联锁实时控制,当发生故障或急停时能实现相互的同步停止,防止了安全风险的发生。

还包括用于设置参数和监控所述控制系统运行状态的触摸屏9,更加直观,并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首次采用触摸屏9用于RGV设备,提供较全面的故障诊断和指示,设备的可维护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本例的走轮包括设置在一侧的导向走轮6和设置在另外一侧的万向走轮5,所述导向走轮6和万向走轮5采用独立悬挂及模块化快换结构,可拆卸地与底座13相连,本例的行走电机7与导向走轮6相连,从而驱动整个小车行走,采用四轮独立悬挂及模块化快换结构,可靠性高,装配及维护方便。

如图7所示,所述行走电机7采用立式梅花联轴器701和标准法兰轴承702与导向走轮6固定连接,简单合理且维护方便。采用新型的梅花型连轴器,立式结构,可靠性好,安装维护方便,较之前双推力轴承及安装座与驱动轮直连,卧式的安装方式可靠得多。

如图6所示, 本例导向走轮6包括第一滚轮601、设置在第一滚轮601外侧的安装座602、设置在安装座602上方的双推力轴承及安装座603,用于导向轮转向、所述双推力轴承及安装座603上设有固定座604及从所述固定座604伸出的转轴605,所述安装座604与底座13相连。

如图5所示,所述万向走轮5包括第二滚轮501、与第二滚轮501通过平面轴承502连接的连接板503、设置在连接板503上方的缓冲弹簧504,所述缓冲弹簧504套接在与连接板503相连的直线轴承505上,所述直线轴承505另一端与固定板506相连,所述导向走轮5通过固定板506与底座13相连。此外,所述连接板5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板503之间设有绝缘板,连接两个连接板的螺栓上设有螺栓绝缘层。

本例采用直线轴承505和缓冲弹簧504限制垂直行程,通过光轴限制旋转结构507限制所述连接板503的水平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

本例取电方式采用创新的从走轮取电和绝缘结构,无碳刷取电系统,无需碳刷即可以实现移动供电。相比之前的主动轮中间镶绝缘套使用碳刷取电容易短路及制造难度大,可靠性较低、维护量大的问题,新的取电方式大大提高可靠性。具体地,本例从万向走轮5的第二滚轮501和第二滚轮连接座502通过螺栓上端接电源,由于具有绝缘结构,万向走轮5的连接板503及上方不会带电,而导向走轮6由于整体接底座13,相当于接电源地,因此无需绝缘,通过在新的无碳刷取电系统,无需碳刷即可以实现移动供电。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托盘4上的过载防撞装置12、设置在所述控制系统外壳上的红外障碍物扫描器10、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围的机械防撞保险杠11,本例设置在操作系统外壳外侧。独创的三种安全防护装置,即使人员操作错误也能确保安全,完整预防设备或人为操作的安全风险,三重安全装置为RGV设备国内首创。例如红外障碍物扫描器10可提供非接触的面域自动保护,前部的机械防撞保险杠可提供接触的降低伤害的安全保护,托盘4上的过载防撞装置12可提供机械干涉保护装置及人为操作失误的安全保护(即使操作错了,设备也可自动停止,不会产生任何的伤害和损失)。

本例的刚性链举升装置包括刚性链1和驱动所述刚性链运行的举升电机2,刚性链举升装置原始高度低,仅250mm,升降行程大,达到0-1500mm,且负载能力强,最多能负载1.2T,可靠性高,使用寿命达10年以上,维护简单。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刚性链举升装置的举升行程和链条的长度相关,与高度无关,小车原始高度可很低,行程可随意选择,使本实用新型小车能自由进入流水线合装段,此技术在装配前置发动机车型进入装配段时不会与吊具或车身干涉,任何时候都可进入装配段,解决了发动机时在进入装配段时会与吊具或车身干涉,需严格同步引起的停线和安全风险。

如图3和图4所示,本例的剪架3为双层平衡剪架,所述双层平衡剪架的两端对称设置,所述双层平衡剪架为两套,分别设置在刚性链举升装置的两侧,两套双层平衡剪架的中部通过连接支架302连接,保证两套同步。在所述双层平衡剪架的端部其中一个安装脚通过固定块301固定在底座13和托盘4之间,另外一个安装脚设有包括滑块303和导轨304的直线滑块导轨,所述剪架3另外一个安装脚通过所述导轨固定在底座13和托盘4之间。所述滑块303能够相对所述导轨304滑动,从而带动所述双层平衡剪架上升或下降。当滑块303运动到导轨304最外端时,所述双层平衡剪架高度最低。本例采用双层平衡剪架,减少了剪架的平面空间。剪架的运动轨道采用了新型的直线导轨与直线滑块结构,此结构可降低剪架3的摆动,提高剪架3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相比普遍升降剪架结构,采用走轮走轨的结构是很大的进步。

本实用新型在重庆60JPH项目的投资成本(含税)231万元,相比原AGV,节拍都是60JPH的重庆工厂对比宝骏工厂仅投资成本节约成本769万元,河西工厂节约成本256万元。加上运行效率高于原AGV和维护成本远低于原AGV,仅重庆工厂或河西工厂东总D线降低投资成本超过1025万元以上,加上后期的效益可达1500万元以上。

现已在重庆工厂或河西工厂东总D线使用,印尼工厂及宝骏工厂新能源项目正在实施。今后,新一代的RGV在国内处理领先的水平,相信能成为公司的标准配置设备。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