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并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698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特指一种全自动并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双绽并线机样式统一,主要通过纱管旋转器进行多条纱线的并鼓、缠绕,最终合并在一个纱管上。传统的双绽并线机具备自动上料、下料及自动断线,在纱管套的替换过程中,由于所切断的纱线在纱管套的安装过程中顶入纱管旋转器中,虽然方便纱线在新的纱管套中进行缠绕,但所缠绕的纱线在纱管套端部总是会产生多余的缠绕线,该部分缠绕线不美观,且割断后容易产生线头,不利于产品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全自动并线机,以实现纱线切断后自动上绕至纱管套中,便于纱管套自动绕线,所得产品牢固、美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全自动并线机,主要包括主机、引线架、排线器、分别位于主机两侧的送料器,主机上设有纱管旋转器,且纱管旋转器下方设有断线棒,所述纱管旋转器下方两侧设有吹气装置,且吹气装置的出风口倾斜设置并对准纱管旋转器,所述断线棒与纱管旋转器之间设有开线棒。

优选的,吹气装置采用活塞间隙式喷气。

进一步的,开线棒并列于纱管旋转器上方,开线棒由位于主机中的转动头驱动。

进一步的,转动头由电机、齿轮驱动进行旋转。

进一步的,送料器下方为由气缸驱动的推料装置。

进一步的,断线棒下方设有出料滑轨。

进一步的,断线棒连接发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吹气装置将切断的线头往上绕向纱管套,在纱管旋转器的作用下,纱管套与线头绕管方向相反进行旋转,可快速形成缠绕,这样形成的纱管不留多余线头,不仅牢固,且美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全自动并线机,主要包括主机1、引线架2、排线器3、分别位于主机1两侧的送料器4,送料器4下方为由气缸驱动的推料装置41。主机1上设有纱管旋转器5,且纱管旋转器5下方设有断线棒6,断线棒6连接发热器,通过发热器使闭合的断线棒6瞬间发热熔断纱线,而断线棒6下方设有出料滑轨9,断线后的纱管顺着出料滑轨9滑出。

纱管旋转器5下方两侧设有吹气装置7,且吹气装置7的出风口倾斜设置并对准纱管旋转器5,所述断线棒6与纱管旋转器5之间设有开线棒8,开线棒8并列于纱管旋转器5上方,开线棒8由位于主机1中的转动头81驱动,转动头81由电机、齿轮驱动进行旋转。当断线棒6将纱线熔断时,送料器4下方的推料装置41也正在往纱管旋转器5上送料,这时开线棒8必须往两侧打开,避免纱线被新的纱管端部顶向后方,开线棒8打开后,纱管套安装完毕,有吹气装置7将纱线的线头喷向纱管套上进行缠绕,这时起动纱线旋转器5进行反方向旋转即可进行纱线缠绕。

吹气装置7采用活塞间隙式喷气,一般为3次喷气,保证纱线能顺利缠绕上纱管套。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