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五节臂伸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3019阅读:1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五节臂伸缩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五节臂伸缩机构。



背景技术:

臂架类工程机械是指利用臂架作为主要工作部件完成工作任务的工程机械的总称。臂架类工程机械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臂架承受负载或工作装置的重量,并通过臂架的伸缩、摆动等动作完成指定的功能。典型的臂架类工程机械有混凝土泵车、起重机、消防车和高空作业车等。

在不同的工程机械中,臂架的工作原理相似。以高空作业车为例,为了增大高空作业车的作业幅度和高度,现有高空作业车的臂架多为多级伸缩臂,并采用单个或两个油缸通过绳排带动多节臂架伸缩。

在现有技术中,臂架伸缩基本都是通过伸缩油缸和钢丝绳装置带动臂架运动的。具体地,三节臂和四节臂伸缩机构通常一般使用一个伸缩油缸及相关钢丝绳装置。而五节臂伸缩机构一般使用两个伸缩油缸及相关钢丝绳装置。本质上,五节臂伸缩机构是在四节臂伸缩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伸缩油缸。

综上所述,五节臂伸缩机构虽然比四节臂的伸缩机构多了一节臂,但是却增加了一个伸缩油缸,与四节臂伸缩机构无本质区别。如果能设计出使用一个伸缩油缸的五节臂伸缩机构,可以大大减轻整体臂架结构的重量,提高设备的负载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五节臂伸缩机构,减轻整体臂架结构的重量,提高设备的负载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五节臂伸缩机构,包括第一节臂、第二节臂、第三节臂、第四节臂、第五节臂、伸缩油缸、以及第一钢丝绳、第一滑轮、第二钢丝绳、第二滑轮、第三钢丝绳、第三滑轮、第四钢丝绳、第四滑轮、第五钢丝绳、第五滑轮、第六钢丝绳、第六滑轮,所述第一节臂与固定的外置设备连接,所述第一节臂、第二节臂、第三节臂、第四节臂及第五节臂均为箱型结构,且依次嵌套在一起,所述伸缩油缸内置在空腔中,所述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节臂连接,所述伸缩油缸的缸筒与第二节臂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轮固定安装在伸缩油缸的一端,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节臂的尾端,绕过第一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第三节臂的尾端;所述第二滑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节臂的尾端,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节臂的首端,绕过第二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第三节臂的尾端;所述第三滑轮固定安装在第三节臂首端的内部,所述第三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节臂的尾端,绕过第三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第四节臂的尾端。

优选的,所述第四滑轮固定安装在第三节臂的尾端,所述第四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节臂的首端,绕过第四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第四节臂的尾端;所述第五滑轮固定安装在第四节臂首端的内部,所述第五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三节臂的尾端,绕过第五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第五节臂的尾端;所述第六滑轮固定安装在第四节臂的尾端,所述第六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三节臂的首端,绕过第六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第五节臂的尾端。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五节臂伸缩机构,比现有技术中的两支伸缩油缸的方案节省了一支伸缩油缸,减轻了臂架的整体重量,提升了臂架的负载能力,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该新型五节臂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新型五节臂伸缩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节臂;2-第二节臂;3-第三节臂;4-第四节臂;5-第五节臂;6-伸缩油缸;6a-活塞杆;6b-缸筒;311-第一钢丝绳;312-第一滑轮;321-第二钢丝绳;322-第二滑轮;411-第三钢丝绳;412-第三滑轮;421-第四钢丝绳;422-第四滑轮;511-第五钢丝绳;512-第五滑轮;521-第六钢丝绳;522-第六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五节臂伸缩机构,减轻整体臂架结构的重量,提高设备的负载能力。

具体的说,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第一节臂1、第二节臂2、第三节臂3、第四节臂4、第五节臂5、伸缩油缸6、以及第一钢丝绳311、第一滑轮312、第二钢丝绳321、第二滑轮322、第三钢丝绳411、第三滑轮412、第四钢丝绳421、第四滑轮422、第五钢丝绳511、第五滑轮512、第六钢丝绳521、第六滑轮522,所述第一节臂1与固定的外置设备连接,所述第一节臂1、第二节臂2、第三节臂3、第四节臂4及第五节臂5均为箱型结构,且依次嵌套在一起,所述伸缩油缸6内置在空腔中,所述伸缩油缸6的活塞杆6a与第一节臂1连接,所述伸缩油缸6的缸筒6b与第二节臂2连接。

所述第一滑轮312固定安装在伸缩油缸6的一端,所述第一钢丝绳3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节臂1的尾端,绕过第一滑轮312后另一端固定在第三节臂3的尾端;所述第二滑轮322固定安装在第二节臂2的尾端,所述第二钢丝绳32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节臂1的首端,绕过第二滑轮322后另一端固定在第三节臂3的尾端;所述第三滑轮412固定安装在第三节臂3首端的内部,所述第三钢丝绳41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节臂2的尾端,绕过第三滑轮412后另一端固定在第四节臂4的尾端。

所述第四滑轮422固定安装在第三节臂3的尾端,所述第四钢丝绳42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节臂2的首端,绕过第四滑轮422后另一端固定在第四节臂4的尾端;所述第五滑轮512固定安装在第四节臂4首端的内部,所述第五钢丝绳5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三节臂3的尾端,绕过第五滑轮512后另一端固定在第五节臂5的尾端;所述第六滑轮522固定安装在第四节臂4的尾端,所述第六钢丝绳521的一端固定在第三节臂3的首端,绕过第六滑轮522后另一端固定在第五节臂5的尾端。

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具体工作方式进行阐述:

该新型五节臂伸缩机构工作过程中,需要臂架伸长时:伸缩油缸6的活塞杆6a伸出,带动第二节臂2伸出。同时,因为第一滑轮312固定安装在伸缩油缸6的一端,且第一钢丝绳3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节臂1上,故第三节臂3在第一钢丝绳311的带动下伸出。伸缩油缸6外伸时,假设伸缩油缸6的伸出速度为v,则第二节臂2和第一滑轮312的运动速度为v。由于第一节臂1保持不动,故第三节臂3的运动速度为2v,即第三节臂3和第二节臂2的相对速度为v。可知,第二节臂2相对第一节臂1的伸出量和第三节臂3相对第二节臂2的伸出量相同。

同时,因为第三滑轮412固定安装在第三节臂3上,第三钢丝绳41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节臂2上,故第四节臂4在第三钢丝绳411的带动下伸出。第三滑轮412的速度与第三节臂3的速度相同为2v,第二节臂2的运动速度为v,故第四节臂4的运动速度为3v,即第四节臂4和第三节臂3的相对速度也为v。可知,第四节臂4相对第三节臂3的伸出量和第二节臂2相对第一节臂1的伸出量相同。

同时,因为第五滑轮512固定安装在第四节臂4上,第五钢丝绳5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三节臂3上,故第五节臂5在第五钢丝绳511的带动下伸出。第五滑轮512的速度与第四节臂4的速度相同为3v,第三节臂3的运动速度为2v,故第五节臂5的运动速度为4v,即第五节臂5和第四节臂4的相对速度也为v。可知,第五节臂5相对第四节臂4的伸出量和第二节臂2相对第一节臂1的伸出量相同。

当需要臂架缩回时:伸缩油缸6的活塞杆6a缩回,带动第二节臂2缩回。同时,因为第二滑轮322固定安装在第二节臂2上,且第二钢丝绳32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节臂1上,故第三节臂3在第二钢丝绳321的带动下缩回。伸缩油缸6缩回时,假设油缸的缩回速度为v,则第二节臂2和第二滑轮312的运动速度为v。由于第一节臂1保持静止,故第三节臂3的运动速度为2v,即第三节臂3和第二节臂2的相对速度为v。可知,第二节臂2相对第一节臂1的缩回量和第三节臂3相对第二节臂2的缩回量相同。

同时,因为第四滑轮422固定安装在第三节臂3上,第四钢丝绳42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节臂2上,故第四节臂4在第三钢丝绳421的带动下缩回。第四滑轮422的速度与第三节臂3的缩回速度同为2v,第二节臂2的运动速度为v,故第四节臂4的缩回运动速度为3v,即第四节臂4和第三节臂3的相对速度也为v。可知,第四节臂4相对第三节臂3的缩回量和第二节臂2相对第一节臂1的缩回量相同。

同时,因为第六滑轮522固定安装在第四节臂4上,第六钢丝绳521的一端固定在第三节臂3上,故第五节臂5在第六钢丝绳521的带动下缩回。第六滑轮522的速度与第四节臂4的缩回速度同为3v,第三节臂3的运动速度为2v,故第四节臂4的缩回运动速度为4v,即第五节臂5和第四节臂4的相对速度也为v。可知,第五节臂5相对第四节臂4的缩回量和第二节臂2相对第一节臂1的缩回量相同。

综上所述,可知当伸缩油缸6伸缩运动时,第二节臂2、第三节臂3、第四节臂4和第五节臂5可以同步的伸缩运动,从而实现整个臂架的长度变化。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2与图1的区别在于,第四钢丝绳421一端的固定位置不同。图1中,第四钢丝绳42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节臂2上;图2中,第四钢丝绳421的一端固定在伸缩油缸6的活塞杆的端部上。但是两种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钢丝绳,也可以使用其他柔性体替代。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