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型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9285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塔型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纱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塔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阶段,化工工业纺丝成型生产中,很多企业使用锥形胶管,纱在成型过程中也成锥形形状,由于纱线是在绷紧状态下叠加成型的,每层纱线中存在张力,而锥形的成型会导致张力传递分解时往锥尖的方向偏移,从而会带动纱线的偏移,造成成型不良或是变形。

故有必要对现有塔型成型装置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塔型成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塔型成型装置,它包括有固定板、弹簧、自张紧铝夹头、前锥形定位块和主转轴;所述自张紧铝夹头呈圆形筒状;所述自张紧铝夹头的两端均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自张紧铝夹头的内孔两端均设置有内孔倒角;所述自张紧铝夹头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槽组;所述开口槽组由若干个开口槽组成;所述开口槽在凸环自张紧铝夹头上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开口槽从凸环自张紧铝夹头一端面沿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插设固定有轴承;所述后定位套设置有通孔;所述主转轴一端插入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中;主转轴另一端依次穿过弹簧、通孔和自张紧铝夹头后与前锥形定位块相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压紧在轴承座与后定位套之间;所述后定位套的端面上设置有锥形面;所述前锥形定位块的圆锥面抵压在其中一个内孔倒角的表面上;所述锥形面抵压在另一个内孔倒角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摆杆;所述摆杆的杆身与支架相铰接;所述后定位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凹环;所述摆杆一端插入到凹环内。

进一步地,所述摆杆的末端设置有圆环把手。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塔型成型装置,自张紧铝夹头的两端均设置有凸环;凸环的外直径少于胶管的内直径二至三毫米;凸环自张紧铝夹头的内孔两端均设置有内孔倒角;自张紧铝夹头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槽组;主转轴一端插入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中;主转轴另一端依次穿过弹簧、通孔和自张紧铝夹头后与前锥形定位块相固定连接;后定位套的端面上设置有锥形面;前锥形定位块的圆锥面抵压在其中一个内孔倒角的表面上;锥形面抵压在另一个内孔倒角的表面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依靠弹簧的弹力,使自张紧铝夹头压紧在后定位套和前锥形定位块之间,利用前锥形定位块的圆锥面和锥形面压紧在两端的内孔倒角表面上,由于自张紧铝夹头上设置有开口槽组,内孔倒角受压后,凸环的直径增大,凸环的侧壁压紧在胶管的内壁上;驱动主转轴自转,通过前锥形定位块带动自张紧铝夹头转动,使圆筒形状的胶管转动进行收线;该结构丝线收卷的张力均匀,成型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后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自张紧铝夹头的立体图;

图4是自张紧铝夹头的剖视图;

图5是胶管缠绕有丝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板;101、支架;2、轴承;3、轴承座;4、弹簧;5、后定位套;

501、凹环;502、锥形面;503、通孔;6、摆杆;601、圆环把手;

7、自张紧铝夹头;701、开口槽;702、内孔倒角;703、凸环;

8、前锥形定位块;9、主转轴;10、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塔型成型装置,它包括有固定板1、弹簧4、自张紧铝夹头7、前锥形定位块8和主转轴9;所述自张紧铝夹头7呈圆形筒状;所述自张紧铝夹头7的两端均设置有凸环703;凸环703的外直径少于胶管10的内直径二至三毫米;所述凸环自张紧铝夹头7的内孔两端均设置有内孔倒角702;所述自张紧铝夹头7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槽组;所述开口槽组由若干个开口槽701组成;所述开口槽701在凸环自张紧铝夹头7上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开口槽701从凸环自张紧铝夹头7一端面沿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板1上固定有轴承座3;所述轴承座3内插设固定有轴承2;所述后定位套5设置有通孔503;所述主转轴9一端插入固定在轴承2的内圈中;主转轴9另一端依次穿过弹簧4、通孔503和自张紧铝夹头7后与前锥形定位块8相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压紧在轴承座3与后定位套5之间;所述后定位套5的端面上设置有锥形面502;所述前锥形定位块8的圆锥面抵压在其中一个内孔倒角702的表面上;所述锥形面502抵压在另一个内孔倒角702的表面上;依靠弹簧4的弹力,使自张紧铝夹头7压紧在后定位套5和前锥形定位块8之间,利用前锥形定位块8的圆锥面和锥形面502压紧在两端的内孔倒角702表面上,由于自张紧铝夹头7上设置有开口槽组,内孔倒角702受压后,凸环703的直径增大,凸环703的侧壁压紧在胶管10的内壁上;驱动主转轴9自转,通过前锥形定位块8带动自张紧铝夹头7转动,使圆筒形状的胶管10转动进行收线;该结构丝线收卷的张力均匀,成型质量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支架101;所述支架101上设置有摆杆6;所述摆杆6的杆身与支架101相铰接;所述后定位套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凹环501;所述摆杆6一端插入到凹环501内;通过摆杆6摆动,使定位套5沿弹簧4方向滑动,后定位套5和前锥形定位块8对内孔倒角702表面的压力均撤去,自张紧铝夹头7恢复到原来状态,胶管10就能自由拔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摆杆6的末端设置有圆环把手601。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依靠弹簧的弹力,使自张紧铝夹头压紧在后定位套和前锥形定位块之间,利用前锥形定位块的圆锥面和锥形面压紧在两端的内孔倒角表面上,由于自张紧铝夹头上设置有开口槽组,内孔倒角受压后,凸环的直径增大,凸环的侧壁压紧在胶管的内壁上;驱动主转轴自转,通过前锥形定位块带动自张紧铝夹头转动,使圆筒形状的胶管转动进行收线;该结构丝线收卷的张力均匀,成型质量好;通过摆杆摆动,使定位套沿弹簧方向滑动,后定位套和前锥形定位块对内孔倒角表面的压力均撤去,自张紧铝夹头恢复到原来状态,胶管就能自由拔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