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纯电动整形包装机中的取袋、打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1453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纯电动整形包装机中的取袋、打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机械,主要用于茶叶、枸杞、药材等条形、颗粒状、粉末状食品的包装,尤其用于茶叶的包装,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纯电动整形包装机中的取袋、打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包装机械中的取袋装置都存在运行不稳定、故障率高、不节能的缺陷,另外,目前对于外袋体的日期打码工序都是在袋体封口后另行独立进行的,这种方式会导致加工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以福建省安溪县兴安金属有限公司厂房作为具体实施地点,提供一种应用于纯电动整形包装机中的取袋、打码装置,它是纯电动整形包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设置于纯电动整形包装机的中部,它与纯电动整形包装机中的纵向导料装置相配合,它负责将叠放在外袋盒中的外袋体取出后先进行日期打码后再与纵向导料装置配合将外袋体张开待料,它具有结构紧凑、运行更稳定、工作效率高、故障率低、节能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应用于纯电动整形包装机中的取袋、打码装置,它是由外袋盒、直热式打码器、取袋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直热式打码器通过螺丝紧固于外袋盒的后方,取袋机构将叠放在外袋盒中的外袋体取下,该外袋体经直热式打码器热印上日期后,取袋机构再将外袋体换向后输送至目标位置进行外袋体的打开工序;

其中,外袋盒包括左盒板、右盒板、两块调节板、固定架板、前后移背板、长螺栓,左盒板与右盒板对向拼盒形成一个中空的盒体,该盒体的顶面和底面均敞口,该盒体的前侧面中部镂空,盒体的内部作为置袋空间,该置袋空间能用来叠放多个外袋体,此时的外袋体呈水平横放状态,盒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钩子,钩子用来托住位于最下方的外袋体;

左盒板的前侧边通过上下两个螺栓一旋接有一块调节板一,调节板一平行于左盒板前侧边的后方,调节板一与左盒板前侧边之间的间隔距离通过螺栓一进行调节,右盒板的前侧边通过上下两个螺栓二旋接有一块调节板二,调节板一平行于右盒板前侧边的后方,调节板二与右盒板前侧边之间的间隔距离通过螺栓二进行调节,通过调节板一和调节板二能调整盒体内部置袋空间的前后宽度;

左盒板的后侧壁焊接有上下两块铝质定位板,位于上方的铝质定位板的下端设置有滑行通道一,位于下方的铝质定位板的上端设置有滑行通道二,右盒板的后侧壁焊接有上下两块L形轨板,位于上方的L形轨板二能向上嵌入滑行通道一中,位于下方的L形轨板一倒置并且能向下嵌入滑行通道二中;

左盒板的后侧壁下端和右盒板的后侧壁下端均焊接有螺母,长螺栓同时旋接左右两侧的螺母,长螺栓能控制左右两侧的螺母之间的间隔距离,右盒体通过上下两块L形轨板沿着上下两块铝质定位板作横向移动,通过长螺栓能调整盒体内部置袋空间的左右长度;

右盒体的后侧壁中部还焊接有一块垫板,前后移背板的下端通过螺丝紧固于垫板的后方,前后移背板的上端通过螺栓三与调节铝块连接,调节铝块的上端与固定架板之间设置有左右两根导向杆,每根导向杆的外围均套接有一个弹簧,通过螺栓三能实现前后移背板与固定架板之间间隔距离的调节,前后移背板的移动能带动盒体的整体前移或者后退,固定架板通过螺丝紧固于机架上;

其中,取袋机构包括主移位架、移位步进电机、移位滑块、转向步进电机、转向齿轮、取袋步进电机、滑架、张袋吸嘴活动模块,左右两块方形定位铝块通过螺丝紧固于台板上,左右两块方形定位铝块之间通过螺丝串接有前后两根主轨杆,前后两根主轨杆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呈左右水平走向;

左右两块方形定位铝块与前后两根主轨杆之间组合形成主移位架,移位步进电机通过螺丝紧固于台板上并且设置于主移位架的后方,移位步进电机的轴端朝前并且套接有第一主动齿轮,移位步进电机的侧边通过螺丝紧固有一个原点接近开关一;

移位滑块活动套接于前后两根主轨杆上,移位滑块能沿着前后两根主轨杆左右移动,移位滑块的后侧设置有直角凹槽,该直角凹槽的竖向面通过螺丝紧贴有一块罩板,罩板上冲有左右两个通孔,移位滑块的左侧串接有一根转杆,转杆呈前后水平纵深走向,转杆的后杆端向后贯穿罩板上的左侧通孔后套接有转向齿轮,移位滑块的右侧通过螺丝紧固有转向步进电机,转向步进电机的轴端朝后,转向步进电机的轴端向后贯穿罩板上的右侧通孔后套接有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与转向齿轮啮合;

移位滑块的后侧边沿通螺丝横向紧固有一根第一齿条,第一齿条的有齿面朝上,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移位步进电机通过驱动第一主动齿轮的转动来控制第一齿条带动移位滑块沿着主移位架作水平滑动;

进一步地,第一齿条通过螺丝紧固有一个原点接近开关二;

转杆的前杆端与方体型滑块的后侧面紧固连接,方体型滑块横向活动串接有上下两根副轨杆,上下两根副轨杆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呈左右水平走向,上下两根副轨杆的中部和右杆端均紧固有一块方形铝质限位块,方体型滑块设置于左右两块方形铝质限位块之间,左右两块方形铝质限位块的前侧面上端之间通过螺丝紧固有一根第二齿条,第二齿条的有齿面朝前;

上下两根副轨杆与左右两块方形铝质限位块之间组合形成滑架;

取袋步进电机通过螺丝紧固于方体型滑块的前侧面,取袋步进电机的轴端朝上并且套接有一个第三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取袋步进电机通过驱动第三主动齿轮的转动来控制第二齿条带动滑架沿着方体型滑块作水平移动,与转杆固定连接的方体型滑块不动;

上下两根副轨杆的左杆端通过螺丝紧固有张袋吸嘴活动模块,张袋吸嘴活动模块的左侧面设置有四个吸嘴,张袋吸嘴活动模块的后侧面设置有吸气口。

所述的直热式打码器的具体型号为:DY-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张袋吸嘴活动模块的底面吸气口能通过气管连接至真空泵,电磁阀控制真空泵是否对张袋吸嘴活动模块进行吸气处理;张袋吸嘴活动模块能与设置于纵向导料装置中的另一组张袋吸嘴活动模块进行配合来共同实现对外袋体的打开操作;

移位步进电机通过驱动第一主动齿轮的转动来控制第一齿条带动移位滑块沿着主移位架水平滑动至目标位置,此时取袋机构中的滑架处于竖向状态,取袋步进电机通过驱动第三主动齿轮的转动来控制第二齿条带动滑架沿着方体型滑块向上移动,张袋吸嘴活动模块将外袋盒中最底部的外袋体吸附住,然后,取袋步进电机通过驱动第三主动齿轮的转动来控制第二齿条带动滑架沿着方体型滑块向下移动;

然后移位步进电机通过驱动第一主动齿轮的转动来控制第一齿条带动移位滑块沿着主移位架向左移动,取袋机构同时左移直到原点接近开关二的灯亮位置,取袋步进电机再次通过驱动第三主动齿轮的转动来控制第二齿条带动滑架沿着方体型滑块向上移动,张袋吸嘴活动模块将所吸附的外袋体通过直热式打码器被打印上日期,接着取袋步进电机再通过驱动第三主动齿轮的转动来控制第二齿条带动滑架沿着方体型滑块向下移动;

转向步进电机驱动第二主动齿轮转动,第二主动齿轮带动转向齿轮转动,转向齿轮的转动通过转向杆带动方体型滑块作90º角旋转,滑架随之旋转,此时取袋机构中的滑架处于横向状态,然后取袋步进电机再次通过驱动第三主动齿轮的转动来控制第二齿条带动滑架沿着方体型滑块向左移动,张袋吸嘴活动模块将所吸附的外袋体与纵向导料装置中的另一组张袋吸嘴活动模块接触,最后,取袋步进电机再通过驱动第三主动齿轮的转动来控制第二齿条带动滑架沿着方体型滑块向右移动,最终完成外袋体的张开;

取袋步进电机通过驱动第三主动齿轮的转动来控制第二齿条带动滑架沿着方体型滑块作水平移动,张袋吸嘴活动模块随之向目标位置移动。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步进电机,替代了过去采用气缸作为驱动的方式,由于气缸的驱动和控制存在耗能大的缺陷,所以本实用新型采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能大大降低耗能,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可打印日期,另一种为可不打印日期,供客户自行选择,选择不打印日期的,只需关闭直热式打码器即可,这样避免浪费直热式打码器中的色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结构紧凑、运行更稳定、工作效率高、故障率低、节能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纵向导料装置右侧时的整体组合连接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取外袋机构的主视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取外袋机构的后视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外袋盒的俯视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外袋盒的后视立体图。

图中:Ⅴ1-左盒板、Ⅴ11-调节板一、Ⅴ12-螺栓一、Ⅴ2-右盒板、Ⅴ21-L形轨板一、Ⅴ22-L形轨板二、Ⅴ23-螺栓二、Ⅴ3-长螺栓、Ⅴ31-铝质定位板、Ⅴ4-垫板、Ⅴ5-前后移背板、Ⅴ6-调节铝块、Ⅴ7-固定架板、Ⅴ71-导向杆、Ⅴ8-钩子、Ⅳ1-移位步进电机、Ⅳ11-第一主动齿轮、Ⅳ12-原点接近开关一、Ⅳ21-方形定位铝块、Ⅳ22-主轨杆、Ⅳ3-移位滑块、Ⅳ31-罩板、Ⅳ4-转向步进电机、Ⅳ41-第二主动齿轮、Ⅳ5-转向齿轮、Ⅳ6-第一齿条、Ⅳ61-原点接近开关二、Ⅳ7-方体型滑块、Ⅳ8-取袋步进电机、Ⅳ81-第三主动齿轮、Ⅳ82-第二齿条、Ⅳ91-方形铝质限位块、Ⅳ92-副轨杆、Ⅳ93-张袋吸嘴活动模块、Ⅳ931-吸嘴、M-直热式打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福建省安溪县兴安金属有限公司厂房作为具体实施地点,提供如下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纯电动整形包装机中的取袋、打码装置,它是由外袋盒、直热式打码器M、取袋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直热式打码器通过螺丝紧固于外袋盒的后方,取袋机构将叠放在外袋盒中的外袋体取下,该外袋体经直热式打码器M热印上日期后,取袋机构再将外袋体换向后输送至目标位置进行外袋体的打开工序;

如图1、图4、图5所示,其中,外袋盒包括左盒板Ⅴ1、右盒板Ⅴ2、两块调节板、固定架板Ⅴ7、前后移背板Ⅴ5、长螺栓Ⅴ3,左盒板Ⅴ1与右盒板Ⅴ2对向拼盒形成一个中空的盒体,该盒体的顶面和底面均敞口,该盒体的前侧面中部镂空,盒体的内部作为置袋空间,该置袋空间能用来叠放多个外袋体,此时的外袋体呈水平横放状态,盒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钩子Ⅴ8,钩子Ⅴ8用来托住位于最下方的外袋体;

左盒板Ⅴ1的前侧边通过上下两个螺栓一Ⅴ12旋接有一块调节板一Ⅴ11,调节板一Ⅴ11平行于左盒板Ⅴ1前侧边的后方,调节板一Ⅴ11与左盒板Ⅴ1前侧边之间的间隔距离通过螺栓一Ⅴ12进行调节,右盒板Ⅴ2的前侧边通过上下两个螺栓二Ⅴ23旋接有一块调节板二,调节板一Ⅴ11平行于右盒板Ⅴ2前侧边的后方,调节板二与右盒板Ⅴ2前侧边之间的间隔距离通过螺栓二Ⅴ23进行调节,通过调节板一Ⅴ11和调节板二能调整盒体内部置袋空间的前后宽度;

左盒板Ⅴ1的后侧壁焊接有上下两块铝质定位板,位于上方的铝质定位板的下端设置有滑行通道一,位于下方的铝质定位板Ⅴ31的上端设置有滑行通道二,右盒板Ⅴ2的后侧壁焊接有上下两块L形轨板,位于上方的L形轨板二Ⅴ22能向上嵌入滑行通道一中,位于下方的L形轨板一Ⅴ21倒置并且能向下嵌入滑行通道二中;

左盒板Ⅴ1的后侧壁下端和右盒板Ⅴ2的后侧壁下端均焊接有螺母,长螺栓Ⅴ3同时旋接左右两侧的螺母,长螺栓Ⅴ3能控制左右两侧的螺母之间的间隔距离,右盒体通过上下两块L形轨板沿着上下两块铝质定位板作横向移动,通过长螺栓Ⅴ3能调整盒体内部置袋空间的左右长度;

右盒体的后侧壁中部还焊接有一块垫板Ⅴ4,前后移背板Ⅴ5的下端通过螺丝紧固于垫板Ⅴ4的后方,前后移背板Ⅴ5的上端通过螺栓三与调节铝块Ⅴ6连接,调节铝块Ⅴ6的上端与固定架板Ⅴ7之间设置有左右两根导向杆Ⅴ71,每根导向杆Ⅴ71的外围均套接有一个弹簧,通过螺栓三能实现前后移背板Ⅴ5与固定架板Ⅴ7之间间隔距离的调节,前后移背板Ⅴ5的移动能带动盒体的整体前移或者后退,固定架板Ⅴ7通过螺丝紧固于机架上;

如图1、图2、图3所示,其中,取袋机构包括主移位架、移位步进电机Ⅳ1、移位滑块Ⅳ3、转向步进电机Ⅳ4、转向齿轮Ⅳ5、取袋步进电机Ⅳ8、滑架、张袋吸嘴活动模块Ⅳ93,左右两块方形定位铝块Ⅳ21通过螺丝紧固于台板上,左右两块方形定位铝块Ⅳ21之间通过螺丝串接有前后两根主轨杆Ⅳ22,前后两根主轨杆Ⅳ22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呈左右水平走向;

左右两块方形定位铝块Ⅳ21与前后两根主轨杆Ⅳ22之间组合形成主移位架,移位步进电机Ⅳ1通过螺丝紧固于台板上并且设置于主移位架的后方,移位步进电机Ⅳ1的轴端朝前并且套接有第一主动齿轮Ⅳ11,移位步进电机Ⅳ1的侧边通过螺丝紧固有一个原点接近开关一Ⅳ12;

移位滑块Ⅳ3活动套接于前后两根主轨杆Ⅳ22上,移位滑块Ⅳ3能沿着前后两根主轨杆Ⅳ22左右移动,移位滑块Ⅳ3的后侧设置有直角凹槽,该直角凹槽的竖向面通过螺丝紧贴有一块罩板Ⅳ31,罩板Ⅳ31上冲有左右两个通孔,移位滑块Ⅳ3的左侧串接有一根转杆,转杆呈前后水平纵深走向,转杆的后杆端向后贯穿罩板Ⅳ31上的左侧通孔后套接有转向齿轮Ⅳ5,移位滑块Ⅳ3的右侧通过螺丝紧固有转向步进电机Ⅳ4,转向步进电机Ⅳ4的轴端朝后,转向步进电机Ⅳ4的轴端向后贯穿罩板Ⅳ31上的右侧通孔后套接有第二主动齿轮Ⅳ41,第二主动齿轮Ⅳ41与转向齿轮Ⅳ5啮合;

移位滑块Ⅳ3的后侧边沿通螺丝横向紧固有一根第一齿条Ⅳ6,第一齿条Ⅳ6的有齿面朝上,第一主动齿轮Ⅳ11与第一齿条Ⅳ6啮合,移位步进电机Ⅳ1通过驱动第一主动齿轮Ⅳ11的转动来控制第一齿条Ⅳ6带动移位滑块Ⅳ3沿着主移位架作水平滑动;

进一步地,第一齿条Ⅳ6通过螺丝紧固有一个原点接近开关二Ⅳ61;

转杆的前杆端与方体型滑块Ⅳ7的后侧面紧固连接,方体型滑块Ⅳ7横向活动串接有上下两根副轨杆Ⅳ92,上下两根副轨杆Ⅳ92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呈左右水平走向,上下两根副轨杆Ⅳ92的中部和右杆端均紧固有一块方形铝质限位块Ⅳ91,方体型滑块Ⅳ7设置于左右两块方形铝质限位块Ⅳ91之间,左右两块方形铝质限位块Ⅳ91的前侧面上端之间通过螺丝紧固有一根第二齿条Ⅳ82,第二齿条Ⅳ82的有齿面朝前;

上下两根副轨杆Ⅳ92与左右两块方形铝质限位块Ⅳ91之间组合形成滑架;

取袋步进电机Ⅳ8通过螺丝紧固于方体型滑块Ⅳ7的前侧面,取袋步进电机Ⅳ8的轴端朝上并且套接有一个第三主动齿轮Ⅳ81,第三主动齿轮Ⅳ81与第二齿条Ⅳ82啮合,取袋步进电机Ⅳ8通过驱动第三主动齿轮Ⅳ81的转动来控制第二齿条Ⅳ82带动滑架沿着方体型滑块Ⅳ7作水平移动,与转杆固定连接的方体型滑块Ⅳ7不动;

上下两根副轨杆Ⅳ92的左杆端通过螺丝紧固有张袋吸嘴活动模块Ⅳ93,张袋吸嘴活动模块Ⅳ93的左侧面设置有四个吸嘴Ⅳ931,张袋吸嘴活动模块Ⅳ93的后侧面设置有吸气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