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9356阅读:1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锥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锥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复合机收卷和放卷用的为纸筒,而因为纸筒的结构强度不够,用于固定纸筒的固定装置并没有针对纸筒进行专门的设计,固定装置的锥顶锥度选择大则需加大夹紧力、筒芯定心性下降、筒芯承载能力也下降;锥度小则会操作引导不便,引起使用过程中筒芯破损率的上升,影响复合机收卷和放卷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与复合机用的纸筒固定牢靠的锥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锥顶体,所述锥顶体呈圆柱台阶状,所述锥顶体包括第一锥顶部和第二锥顶部,在锥顶体内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穿过第一锥顶部和第二锥顶部,在第二锥顶部的外侧面并沿着第二锥顶部的径向均设有若干个卡置部,所述卡置部为类三角体状,所述卡置部包括正向端面和两个侧向端面,正向端面包括夹紧锥面、定位锥面和承重锥面,第二锥顶部上设有导向锥面。

将复合机用的纸筒套在锥顶体上的第二锥顶部上,因为第二锥顶部的正向端面包括夹紧锥面、定位锥面、承重锥面和导向锥面,夹紧锥面能大锥度锥面夹紧,防止筒芯破损,定位锥面为小锥度夹紧,校正纸筒的筒芯,防止纸筒偏心产生,承重锥面的锥度微小,有利于支撑纸筒上料卷重量,防止纸筒筒芯变形、破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向端面为圆弧面,相邻两个卡置部的侧向端面形成半圆弧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锥顶部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锥顶部的直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锥面、定位锥面、承重锥面和导向锥面沿远离第一锥顶部的方向依次连接排布,并且夹紧锥面、定位锥面、承重锥面和导向锥面依次向靠近锥顶体中心的位置的方向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相通,所述第二固定孔为圆台状,在第二固定孔的两侧设有固定槽,在固定槽内设有安装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与复合机用的纸筒固定牢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锥顶体,所述锥顶体呈圆柱台阶状,所述锥顶体包括第一锥顶部1和第二锥顶部2,所述第一锥顶部1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锥顶部2的直径尺寸,在锥顶体内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穿过第一锥顶部1和第二锥顶部2,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孔3和第二固定孔4,第一固定孔3和第二固定孔4相通,所述第二固定孔4为圆台状,在第二固定孔4的两侧设有固定槽5,在固定槽5内设有安装孔6,在第二锥顶部2的外侧面并沿着第二锥顶部2的径向均设有若干个卡置部7,所述卡置部7为类三角体状,所述卡置部7包括正向端面8和两个侧向端面9,所述侧向端面9为圆弧面,相邻两个卡置部7的侧向端面9形成半圆弧凹槽10,正向端面8包括夹紧锥面11、定位锥面12和承重锥面13,第二锥顶部2上设有导向锥面14,所述夹紧锥面11、定位锥面12、承重锥面13和导向锥面14沿远离第一锥顶部1的方向依次连接排布,并且夹紧锥面11、定位锥面12、承重锥面13和导向锥面14依次向靠近锥顶体中心的位置的方向倾斜,夹紧锥面11与锥顶体中心线的夹角范围为22°至23°,定位锥面12与锥顶体中心线的夹角范围为7°至8°,导向锥面14与锥顶体中心线的夹角范围为14°至16°。

将复合机用的纸筒套在锥顶体上的第二锥顶部2上,因为第二锥顶部2的正向端面8包括夹紧锥面11、定位锥面12、承重锥面13和导向锥面14,夹紧锥面11能大锥度锥面夹紧,防止筒芯破损,定位锥面12为小锥度夹紧,校正纸筒的筒芯,防止纸筒偏心产生,承重锥面13的锥度微小,有利于支撑纸筒上料卷重量,防止纸筒筒芯变形、破损,导向锥面14有利于引导锥顶体与纸筒相配合,锥顶体的第二固定孔4为圆台状,可以与锥顶气胀轴的锥面更好的配合安装,同时通过第二固定孔4的两侧的固定槽5以及固定槽5内的安装孔6可以对锥顶气胀轴起到固定的作用。因为第一锥顶部1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锥顶部2的直径尺寸,这样第一锥顶部1与第二锥顶部2的连接处形成止位面15,可以防止纸筒筒芯因为破损而使破损的程度变大。同时相邻两个卡置部7的侧向端面9形成半圆弧凹槽10,减少了锥顶体的重量,现有的锥顶表面设计的沟槽一般使用成型铣刀的端部铣削而成,效率低,成本高,而该锥顶的半圆弧凹槽10的一面有开口,可以用棒铣刀垂直加工与锥面相贯形成,大大提高加工效率,从而降低加工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