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料制备用真空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118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真空吸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料制备用真空吸料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在工矿生产加工过程中,如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长期以来,粉体物料的分装输送问题已经成为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品质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工装料的方式普遍存在。

采用人工装料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过程繁琐,也增加了污染的可能。在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工矿行业,真空吸料机是一种较常用的粉体物料输送,但是在食品行业鲜有使用,尤其是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料制备的生产,这对吸料机的洁净度和吸料管的性能要求甚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料制备用真空吸料装置,其结构简单、自动上料节省人工的真空吸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料制备用真空吸料装置,其中:包括装料桶、吸料管、第一阀门、接料桶、真空分离器、第二阀门、粉尘过滤罐、料位传感器、集尘袋、第三阀门、真空泵和底座,所述的吸料管安装在装料桶内,所述的吸料管通过管路与第一阀门左端连接,所述的第一阀门右端通过管路与真空分离器左端连接,所述的接料桶安装在真空分离器的底部,所述的接料桶上安装有料位传感器且料位传感器靠近接料桶的顶部,所述的真空分离器顶端通过管路与第二阀门左端连接,所述的第二阀门右端通过管路与粉尘过滤罐左端连接,所述的粉尘过滤罐的底部安装有集尘袋,所述的粉尘过滤罐的顶端通过管路与第三阀门左端连接,所述的第三阀门右端通过管路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的真空泵安装在底座上。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装料桶上安装有料位传感器且料位传感器靠近装料桶的底部。

上述的装料桶上安装有声光报警装置。

上述的接料桶上安装有声光报警装置。

吸料管分为内外两层,内管的直径与吸料管与第一阀门之间的气管的直径一样大。外管直径要大于内管,具体直径根据外管的进气面积而定。一般在外管的上部开8个进气孔,外管和内管的剖面积的差应该大于8个进气孔的面积总和。在内管的下部开4个出气孔,4个出气孔的面积总和必须大于外管8个进气孔面积总和的2倍。原料和空气在真空分离器内分离,原料里面的一些粉尘也将随空气排出。这样,就有一部分会沾附在分离罐的过滤网上面。因此,必须对分离罐的过滤网进行定期清理,以确保气体流动的畅通,尽可能减小吸料过程中的阻力。当装料桶的料位接近料位传感器时,声光报警器就会报警提示用户更换装料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就会关闭;当接料桶的料位接近料位传感器时,声光报警器就会报警提示用户更换装料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就会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结构简单、自动上料节省人工的真空吸料装置;既保证了吸料顺畅,又可以延长真空泵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装料桶1、吸料管2、第一阀门3、接料桶4、真空分离器5、第二阀门6、粉尘过滤罐7、料位传感器8、集尘袋9、第三阀门10、真空泵11、底座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一种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料制备用真空吸料装置,其中:包括装料桶1、吸料管2、第一阀门3、接料桶4、真空分离器5、第二阀门6、粉尘过滤罐7、料位传感器8、集尘袋9、第三阀门10、真空泵11和底座12,所述的吸料管2安装在装料桶1内,所述的吸料管2通过管路与第一阀门3左端连接,所述的第一阀门3右端通过管路与真空分离器5左端连接,所述的接料桶4安装在真空分离器5的底部,所述的接料桶4上安装有料位传感器8且料位传感器8靠近接料桶4的顶部,所述的真空分离器5顶端通过管路与第二阀门6左端连接,所述的第二阀门6右端通过管路与粉尘过滤罐7左端连接,所述的粉尘过滤罐7的底部安装有集尘袋9,所述的粉尘过滤罐7的顶端通过管路与第三阀门10左端连接,所述的第三阀门 10右端通过管路与真空泵11连接,所述的真空泵11安装在底座12上。

实施例中,装料桶1上安装有料位传感器8且料位传感器8靠近装料桶1的底部。

实施例中,装料桶1上安装有声光报警装置。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