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卸料斗。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是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加工过程。而在某些污泥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将经过一定脱水处理后的污泥集中起来并运走,污泥卸料斗就是发挥这种中转作用的机械装置。
现有的污泥卸料斗是通过控制推拉式直线运动闸门来控制卸料口的张开与关闭,这种闸门虽然可以设置的很大,但张开和关闭的速率比较慢,严重影响整个卸料过程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污泥卸料斗,通过轴承在卸料斗主体底部安装两扇对开闸门,并且在卸料斗主体两侧安装相应的动力装置,利用动力装置控制两扇闸门绕轴承转动实现角度摆动对开,使得闸门可以迅速张开,解决了现有的污泥卸料斗的推拉式直线运动闸门张开和关闭的速率比较慢造成整个卸料过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泥卸料斗,包括:卸料斗主体、安装在所述卸料斗主体上部开口上沿的若干个吊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卸料斗主体底部的两扇对开闸门、设置在所述卸料斗主体两侧的动力装置;
两个所述动力装置与两扇对开所述闸门对应连接,用于通过控制所述闸门绕所述轴承转动开闭控制所述卸料斗主体底部卸料口的开闭。
优选地,
所述卸料斗主体由上至下分为连通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为上下开口的长方体;
所述第二部分为上下开口的锥体;
所述锥体的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是垂直设置的,另两个相对的侧面是倾斜设置。
优选地,
倾斜设置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倾斜角不小于60度。
优选地,
与两扇对开所述闸门的轴承平行的两个侧面为倾斜设置。
优选地,
所述污泥卸料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卸料斗主体外表面的加强筋。
优选地,
两扇所述对开闸门外表面均设置有所述加强筋。
优选地,
所述卸料斗主体外表面和两扇所述对开闸门外表面的所述加强筋均呈网格状分布。
优选地,
所述污泥卸料斗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卸料斗主体的四个侧面上的若干固定支脚;
若干所述固定支脚均在同一水平面内,用于将所述污泥卸料斗悬空卡放在相应的工作台上。
优选地,
若干所述固定支脚的形状为楔形三角状;
其中所述固定支脚的一个直角边与所述卸料主体固定连接,另一个直角边用于与相应的所述工作台卡住。
优选地,
所述吊环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卸料斗主体上部开口的四个上沿中间。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污泥卸料斗,通过轴承在卸料斗主体底部安装两扇对开闸门,并且在卸料斗主体两侧安装相应的动力装置,利用动力装置以较小的线程控制两扇闸门绕轴承转动实现角度摆动对开,使得闸门可以迅速张开,解决了现有的污泥卸料斗的推拉式直线运动闸门张开和关闭的速率比较慢造成整个卸料过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污泥卸料斗,将卸料斗主体上部的第一部分设计为上下开口的长方体,便于将污泥快速装入卸料斗;因为经过一定脱水处理的污泥,含水率一般仍然在50%~60%之间,在输送过程中的接触摩擦是比较大的,在与卸料斗的相对运动中很容易因摩擦滞留而阻碍卸料,所以将卸料斗主体下部的第二部分设计为两个相对侧面倾斜设置的锥体,便于污泥直泻而下,大大规避了污泥与内壁摩擦的滞留阻力。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污泥卸料斗,在卸料斗主体外表面和两扇对开闸门外表面设置网格状分布的加强筋,有效地增加了整个污泥卸料斗的结构强度和承重强度,延长了污泥卸料斗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污泥卸料斗,在卸料斗主体上部开口的四个上沿中间分别设置吊环,通过吊环可以将污泥卸料斗吊装至相应的工作台上,并利用卸料斗主体侧面的若干固定支脚将污泥卸料斗悬空卡放在工作台上,有利于污泥卸料斗的安装和维修,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污泥卸料斗的等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污泥卸料斗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污泥卸料斗,通过轴承在卸料斗主体1底部安装两扇对开闸门6,并且在卸料斗主体1两侧安装相应的动力装置5,利用动力装置5控制两扇闸门6绕轴承转动实现角度摆动对开,使得闸门6可以迅速张开,解决了现有的污泥卸料斗的推拉式直线运动闸门6张开和关闭的速率比较慢造成整个卸料过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污泥卸料斗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泥卸料斗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卸料斗主体1、安装在卸料斗主体1上部开口上沿的若干个吊环2、通过轴承安装在卸料斗主体1底部的两扇对开闸门6、设置在卸料斗主体1两侧的动力装置5、设置在卸料斗主体1外表面和两扇对开闸门6外表面的加强筋4、对称设置在卸料斗主体1的四个侧面上的若干固定支脚3;
两个动力装置5与两扇对开闸门6对应连接,即一个动力装置5控制一个闸门6的开闭,动力装置5用于通过控制闸门6绕轴承转动开闭控制卸料斗主体1底部卸料口的开闭,其中动力装置5优选为电液推杆。
卸料斗主体1由上至下分为连通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上下开口的长方体,第二部分为上下开口的锥体,锥体的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是垂直设置的,另两个相对的侧面是倾斜设置,其中倾斜设置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倾斜角不小于60度,有利于污泥直泻而下;倾斜设置的两个侧面优选为与两扇对开闸门6的轴承平行的两个侧面,相应地,动力装置5也是设置在倾斜设置的两个侧面上,这样的结构决定了闸门6的长度比较长,所以闸门6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一点角度就可以打开卸料口较大的空间。
卸料斗主体1外表面和两扇对开闸门6外表面均通过焊接设置呈网格状分布的加强筋4,这样会使得加固效果更好。
污泥卸料斗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卸料斗主体1的四个侧面上的若干固定支脚3,若干固定支脚3均在同一水平面内,用于将污泥卸料斗悬空卡放在相应的工作台7上;若干固定支脚3的形状优选为楔形三角状,其中固定支脚3的一个直角边与卸料主体固定连接,另一个直角边用于与相应的工作台7卡住;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卸料斗主体1的每个侧面上等距间隔分布有四个楔形三角状的固定支脚3,固定支脚3外伸为如图1所示的“帽檐”状;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工作台7有多种结构,可以是凸起于地面且具有一定间隔的两堵墙,通过固定支脚3与两堵墙卡住可以将污泥卸料斗悬空在两堵墙之间,从而方便污泥卸料斗的安装和维修,而工作台7的材料可以是土建,也可以是钢结构,当工作台7为土建时,可以通过向支固定脚浇注一定的混凝土实现污泥卸料斗的进一步固定,当工作台7为钢结构时,可以进行简单点焊实现污泥卸料斗的进一步固定,拆装也十分方便。
吊环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吊环2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卸料斗主体1上部开口的四个上沿中间。
上面是对一种污泥卸料斗的结构和连接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为便于理解,下面将以一具体应用场景对一种污泥卸料斗的应用进行说明,应用例包括:
通过吊环2将污泥卸料斗吊装至目标位置,卸料时,两边电液推杆拉动对开闸门6向两边摆动,打开卸料口,污泥随重力作用直接卸出;由于采用的是角度摆动对开,电液推杆用较小的行程即可使闸门6迅速张开,整个卸料效率较现有的推拉式直线运动闸门6高出数倍;卸完污泥以后,电液推杆放回对开闸门6,回到关闭状态,即可进行下一次污泥的收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污泥卸料斗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