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形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115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瓶形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形包装盒,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与酒瓶紧密贴合的瓶形包装盒。



背景技术:

包装盒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用来保护内部产品的物体,目前最常见的酒水包装盒大都为正方体、长方体,正方体或长方体形状的酒水包装盒不仅空间占用较大,而且包装盒内部的酒瓶会处于较为“空荡”的状态,在搬运、运输过程中酒瓶会发生晃动或较大幅度的摆动,不利于实现对内部酒水的保护。如果有一种依酒瓶形状而设计的包装盒,通过包装盒与酒瓶的贴合,可实现对酒瓶的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瓶形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的瓶形包装盒,包括盒底和固定于盒底上的主外壳,盒底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外壳与盒底之间为存储酒瓶的空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外壳的上部为过渡外壳,过渡外壳的上部为颈部外壳,颈部外壳的顶部为盒盖,过渡外壳和颈部外壳的内部为容纳酒瓶颈部的空腔;所述盒底、主外壳、过渡外壳、颈部外壳和盒盖采用一块材料折叠而成,主外壳、过渡外壳和颈部外壳的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一粘合片、第二粘合片和第三粘合片,第一粘合片、第二粘合片和第三粘合片上均涂覆有粘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瓶形包装盒,所述盒底由依次固定于主外壳下端的凸片、第一开口片、凹片和第二开口片组成,第一开口片和第二开口片上均开设有三角形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瓶形包装盒,所述盒盖由依次固定于主外壳上端的短片、带孔片、第二短片和长片组成,带孔片上开设有圆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瓶形包装盒,通过在盒底的上部设置主外壳,利用主外壳与盒底之间的空腔实现了对酒瓶主体部位的存储;通过在主外壳的上部设置过渡外壳和颈部外壳,利用过渡外壳和颈部外部中的空腔实现了对酒瓶颈部的存储,由于过渡外壳和颈部外壳中的空腔形状与酒瓶颈部基本一致,使得酒瓶存储后不会发生移动和晃动,可有效实现对酒瓶的安全存储,同时减小了酒瓶包装盒的占用空间,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瓶形包装盒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瓶形包装盒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瓶形包装盒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瓶形包装盒的展开图。

图中:1盒底,2主外壳,3过渡外壳,4颈部外壳,5盒盖,6凸片,7第一开口片,8凹片,9第二开口片,10三角形开口,11第一粘合片,12第二粘合片,13第三粘合片,14短片,15带孔片,16第二短片,17长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瓶形包装盒的主视图、俯视图和立体图,所示的瓶形包装盒由盒底1、主外壳2、过渡外壳3、颈部外壳4以及盒盖5组成,盒底1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主外壳2固定于盒底1的上方,主外壳2与盒底1形成对酒瓶的主体部位进行存储的空腔。主外壳2的上部为过渡外壳3,过渡外壳3的上部为颈部外壳4,颈部外壳的顶部为盒盖5,过渡外壳3的内部空腔为下粗上细的形状,过渡外壳3和颈部外壳4的内部空腔为与酒瓶的颈部相配合的形状。

如图4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瓶形包装盒的展开图,所示盒底1、主外壳2、过渡外壳3、颈部外壳4、盒盖5为一张纸片折叠而成,主外壳2由4个等大小的长方形片构成,主外壳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粘合片11,第一粘合片11上涂覆粘胶层,可将主外壳2粘合在一起。所示过渡外壳3和颈部外壳4均由4片构成,过渡外壳3上设置有第二粘合片12,颈部外壳4上设置有第三粘合片13,以便将过渡外壳3和颈部外壳4粘合在一起。

所示盒底1由依次固定于主外壳2下端的凸片6、第一开口片7、凹片8和第二开口片9组成,第一开口片7和第二开口片9上均开设有三角形开口10,使用时,通过将第一开口片7和第二开口片9上的三角形开口10卡和在一起,将凹片8与凸片6配合在一起,即可形成牢固的盒底1,以实现对物品的支撑。所示盒盖5由依次固定于主外壳2上端的短片14、带孔片15、第二短片16和长片17组成,带孔片上开设有圆形孔,短片14、带孔片15、第二短片16和长片17折叠在一起后,可形成稳固且便于开启的盒盖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