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压缩机运输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8485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压缩机运输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运输支座。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放热)→膨胀→蒸发的制冷循环。压缩机分为活塞压缩机,螺杆压缩机,离心压缩机,直线压缩机等,现有的压缩机在运输的过程中,以便是直接放置在运输车上,压缩机的下方没有支座,导致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现象,因此,发明一种空气压缩机运输支座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运输支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压缩机运输支座,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开有螺栓孔,所述凹槽的上表面固定粘结有橡胶保护垫,所述支撑底板的上方四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通孔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紧固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板。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垫。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下表面上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旋转把手上设有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通过法兰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空气压缩机运输支座,通过在支撑底板上设置的凹槽和橡胶保护垫,运输时,将压缩机放置在凹槽内,通过螺栓孔将压缩机进行固定,在支撑底板上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设置的固定板,通过在固定板上设置的紧固螺杆,在紧固螺杆的下端设置的压板,通过旋转旋转把手,压板可以将压缩机进行压紧,该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可以有效的将压缩机进行固定,防止压缩机在运输的时候出现晃动,导致压缩机的损坏,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法兰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腿、2支撑底板、3凹槽、4螺栓孔、5橡胶保护垫、6第一支撑柱、7法兰、8第二支撑柱、9固定板、10旋转把手、11紧固螺杆、12压板、13保护垫、14通孔、1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空气压缩机运输支座,包括支撑腿1,所述支撑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2,所述支撑底板2的上端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上开有螺栓孔4,所述凹槽3的上表面固定粘结有橡胶保护垫5,所述支撑底板2的上方四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6,所述第一支撑柱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8,所述第二支撑柱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上开有通孔14,所述通孔14的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通孔14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11,所述紧固螺杆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10,所述紧固螺杆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2。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12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垫13。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板2的下表面上设有加强筋15。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把手10上设有防滑纹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柱6和第二支撑柱8之间通过法兰7固定。

工作原理:该空气压缩机运输支座,使用时,通过在支撑底板2上设置的凹槽3和橡胶保护垫5,运输时,将压缩机放置在凹槽3内,通过螺栓孔4将压缩机进行固定,在支撑底板2上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设置的固定板9,通过在固定板9上设置的紧固螺杆11,在紧固螺杆11的下端设置的压板12,通过旋转旋转把手10,压板12可以将压缩机进行压紧,该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可以有效的将压缩机进行固定,防止压缩机在运输的时候出现晃动,导致压缩机的损坏,值得大力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