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货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161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货物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货物箱。



背景技术:

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中国,家政、快递、外卖等产业需要员工带着工具、货物或商品外出工作,为了携带方便,通常是将工具、货物或者商品放置在货物箱内再进行携带。然而现有的货物箱通常是空间利用率较低,若要提高储存空间,只能是增加货物箱的体积或携带数量更多的货物箱,当货物箱体积增加时,携带不方便;当增加所携带货物箱的数量时,携带时,通常是将多个货物简单箱叠放在一起,在需要打开时,只能将货物箱一个一个的卸下,携带和使用均不方便,这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有效提高储存空间及利用率的便携式货物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货物箱,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叠置的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以及第三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前、后两侧面分别设有一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与第一箱体的下端铰接,连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箱体的下端铰接,形成平行四杆机构,其中一根连杆的内旁侧设有一以利限位的限位销;所述第一箱体的上端与第二箱体的下端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箱体可沿远离所述限位销方向水平抽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前、后两侧上端分别设有一向上延伸的凸部,所述凸部的内侧壁水平设有一贯穿两端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于远离限位销端设有第一导条;所述第二箱体的前、后两侧下端分别设有一以利同侧的凸部伸入的凹部,所述凹部的内侧壁水平设有一贯穿两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于靠近限位销端设有第二导条;所述凸部与凹部之间还设有一矩形状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滑块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向内凹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导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导条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滑块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导条的长度为第一凹槽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二导条的长度为第二凹槽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经铰接销轴与第一箱体和第三箱体铰接。

进一步的,述第三箱体的上端连接有一提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以及第三箱体均为长方体状,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以及第三箱体的上端均不封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该货物箱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携带方便,通过采用三层结构,不仅储存空间更大、提高空间利用率,而且在打开时,第三箱体可在连杆组件的带动下平移至第一箱体的一侧,第二箱体可朝第一箱体的另一侧水平抽出,使得三个箱体完全打开,便于快速取出物品,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箱体;101-凸部;102-第一凹槽;103-第一导条;2-第二箱体;201-凹部;202-第二凹槽;203-第二导条;3-第三箱体;4-连杆;5-限位销;6-滑块;601-第一滑槽;602-第二滑槽;7-铰接销轴;8-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货物箱,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叠置的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以及第三箱体3,所述第一箱体1的前、后两侧面分别设有一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杆4,所述连杆4的下端与第一箱体1的下端铰接,连杆4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箱体3的下端铰接,形成平行四杆机构,其中一根连杆4的内旁侧设有一以利限位的限位销5;所述第一箱体1的上端与第二箱体2的下端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箱体2可沿远离所述限位销5方向水平抽出;使用时,第三箱体可在连杆组件的带动下向下平移至第一箱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箱体可像抽屉一样朝第一箱体的另一侧抽出,使得三个箱体完全打开,方便取出物品;三个箱体的设置可大大增加存储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1的前、后两侧上端分别设有一向上延伸的凸部101,所述凸部101的内侧壁水平设有一贯穿两端的第一凹槽102,所述第一凹槽102内于远离限位销5端设有第一导条103;所述第二箱体2的前、后两侧下端分别设有一以利同侧的凸部101伸入的凹部201,所述凹部201的内侧壁水平设有一贯穿两端的第二凹槽202,所述第二凹槽202内于靠近限位销5端设有第二导条203;所述凸部101与凹部201之间还设有一矩形状的滑块6,所述滑块6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凹槽102和第二凹槽202内,滑块6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向内凹的第一滑槽601和第二滑槽602,所述第一滑槽601与所述第一导条10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602与所述第二导条203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102、第二凹槽202以及滑块5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导条103的长度为第一凹槽102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二导条203的长度为第二凹槽202长度的一半;以使得在第二箱体2完全抽出时,滑块6一半在第一凹槽102内,另一半在第二凹槽202内,可起到支撑的作用,保证第二箱体2抽出后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4的两端分别经铰接销轴7与第一箱体1和第三箱体3铰接。

本实施例中,述第三箱体3的上端连接有一提手8,便于携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以及第三箱体3均为长方体状,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以及第三箱体3的上端均不封闭。

具体实施过程:打开时,首先将第二箱体2完全抽出,滑块6一半在第一凹槽101内,滑块6另一半在第二凹槽202内,对第二箱体2起到支撑作用,接着将第三箱体3朝第一箱体1的另一侧移动,直至连杆4顶住限位销5,使得三个箱体完全打开;收拢时,先将第三箱体3提升至最高位置,接着再将第二箱体2推回至初始位置,使三个箱体上下叠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