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下料还托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051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自动上下料还托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还托盘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托盘交换器是柔性制造系统加工设备和输送装置之间的桥梁和接口。它不仅起连接作用,还可以暂时储存工件,起到防止系统阻塞的缓冲作用。托盘交换器有回转式和往复式两种形式。回转式托盘交换器的形状与分度工作台相似,有两位,四位和多位之分,多位的托盘交换器可以储存若干托盘,所以又把它称为托盘库。其上有两条平行的导轨供托盘移动导向用。机床加工完毕后,带有链式推拉机构的托盘交换器可将装有工件的托盘从机床工作台上拉出,然后回转一个角度,再将装有待加工工件的托盘送到机床的加工位置。

目前的这些托盘交换装置的托盘在送料完成后,都难以把送料完成的托盘送回原来的位置,这给自动上下料造成较多的困难,对整个生产线的效率难以提升,影响整体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还托盘装置,它能自动还托盘,将托盘循环利用,能够实现连续生产的目的,提高了整体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机架1、托盘支架2、第一托盘3、第二托盘4、第一升降台5、第二升降台6、托盘输送电机7、后挡料板8、后出料架9,托盘支架2设置在机架1的上方,托盘支架2上设置有第一托盘3,第一托盘3的后部设置有托盘输送电机7,第一托盘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升降台5,第一升降台5的前方设置有第二升降台6,第二升降台6上设置有第二托盘4,第二升降台6的后部设置有后挡料板8,后挡料板8的后部设置有后出料架9。

所述的第二托盘2上方形成空腔,托盘输送电机7和后挡料板8之间第一托盘3的移出位置。

所述的第一升降台5和第二升降台6通过升降电机10和升降架11实现升降。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在正常生产状态下,第二升降台6上的第二托盘4正常接料,当第二托盘4的料接满时,第二升降台6下降,第一托盘3通过托盘输送电机7向后推送至第一托盘3的移除位置。此时输送台上的料又落到第一托盘3上,由此循环往复,实现了连续生产的目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能自动还托盘,将托盘循环利用,能够实现连续生产的目的,提高了整体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架1、托盘支架2、第一托盘3、第二托盘4、第一升降台5、第二升降台6、托盘输送电机7、后挡料板8、后出料架9、升降电机10、降架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机架1、托盘支架2、第一托盘3、第二托盘4、第一升降台5、第二升降台6、托盘输送电机7、后挡料板8、后出料架9组成,托盘支架2设置在机架1的上方,托盘支架2上设置有第一托盘3,第一托盘3的后部设置有托盘输送电机7,第一托盘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升降台5,第一升降台5的前方设置有第二升降台6,第二升降台6上设置有第二托盘4,第二升降台6的后部设置有后挡料板8,后挡料板8的后部设置有后出料架9。

所述的第二托盘2上方形成空腔,托盘输送电机7和后挡料板8之间第一托盘3的移出位置。

所述的第一升降台5和第二升降台6通过升降电机10和升降架11实现升降。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在正常生产状态下,第二升降台6上的第二托盘4正常接料,当第二托盘4的料接满时,第二升降台6下降,第一托盘3通过托盘输送电机7向后推送至第一托盘3的移除位置。此时输送台上的料又落到第一托盘3上,由此循环往复,实现了连续生产的目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能自动还托盘,将托盘循环利用,能够实现连续生产的目的,提高了整体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