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容量茶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1727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容量茶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容量茶罐。



背景技术:

中国的茶文化由来已久,生活中茶也是待客的常用饮品,其中茶叶的生产和运输从古至今演变出了很多方式,因茶叶容易受潮变质同时容易破碎,所以茶叶的包装都围绕着解决这两个问题,为了降低运输成本,传统的茶叶都会使用大批量的包装,茶叶大批量的堆积在一起势必会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摩擦、挤压而破碎。

现市场上出现容量较小的茶叶罐,包装过程是先将小量茶叶(通常少于10g)放入茶叶罐中,然后通过封罐机将密封膜贴设在茶叶罐的开口端,实现密封保存,但这种包装存在以下问题:1、因封罐机在茶叶罐开口端上方运动操作,势必会出现一些金属碎屑掉落到茶叶罐中影响茶叶的品质;2、将密封膜贴设在茶叶罐的过程中,若用胶水进行粘固,则胶水就会对茶叶污染影响其品质,若采用热压的方式将密封膜固定在茶叶罐开口端,则热压过程中的热量就会对茶叶的品质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容量茶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小容量茶罐;包括圆柱形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两端的罐盖和密封底板,所述罐体和密封底板连接的位置向内卷包形成二重卷边的固定结构;所述罐体与罐盖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向内卷包形成开口卷边,所述罐盖的外壁与开口卷边卡接;所述罐盖边缘设置紧贴开口卷边上弧面的弧形包边;所述罐盖中央设置第一沉台,所述第一沉台中央同轴设置有往罐体内延伸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上端孔口设置有一密封膜,所述通孔下端孔口向外设置翻边。

优选地,所述密封底板中央同轴设置有第二沉台,所述第二沉台的下表面与罐体的端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密封膜贴设在第一沉台上,所述密封膜的外圆周上一体设置有提拉片。

优选地,所述密封膜为铝膜,所述密封膜的厚度为0.013-0.018mm。

优选地,所述罐体、罐盖以及密封底板的材质均为马口铁或铝合金。

优选地,所述第一沉台的深度为4-6mm。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高度为54mm,直径为46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可撕的密封膜,可以快速开启茶罐,以方便取出茶叶;罐盖的弧形包边以及通孔下端的翻边结构组成防割手结构,避免在取茶叶时割手;通过密封底板的第二沉台,提高了罐内的容积,有利于包装更多的茶叶;包装茶叶时只需将罐盖扣入罐体开口端即可,茶叶的包装过程简单,同时避免了茶叶在包装过程混入杂质,提高茶叶包装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罐体;11、开口卷边;2、密封底板;21、第二沉台;3、罐盖;31、第一沉台;32、通孔;33、弧形包边;34、翻边;4、密封膜;41、提拉片;51、内盖;52、外盖;6、涨型盖;61、卡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4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小容量茶罐;包括圆柱形罐体1以及设置在罐体1两端的罐盖3和密封底板2,罐体1和密封底板2连接的位置向内卷包形成二重卷边的固定结构;罐体1与罐盖3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开口端,开口端向内卷包形成开口卷边11,罐盖3的外壁与开口卷边11卡接;罐盖3边缘设置紧贴开口卷边11上弧面的弧形包边33;罐盖3中央设置第一沉台31,第一沉台31中央同轴设置有往罐体1内延伸的通孔32,通孔32的上端孔口设置有一密封膜4,通孔32下端孔口向外设置翻边34。密封底板2中央同轴设置有第二沉台21,第二沉台21的下表面与罐体1的端面平齐。

罐体1、罐盖3以及密封底板2的材质均为马口铁。密封膜4为直径39mm的铝膜,厚度为0.015mm;密封膜4通过热压贴设在第一沉台31上,密封膜4的外圆周上一体设置有提拉片41。罐体1的高度为54mm,直径为46mm,第一沉台31的深度为5mm,第一沉台31的直径为41mm,通孔32的内直径为35mm。开口卷边11的厚度为2.5-2.6mm。

在茶叶的包装过程中,因为密封膜4先热压在罐盖3上,包装茶叶时只需将将小量的茶叶放入罐内然后通过人手或其他装置将罐盖3扣入罐体1开口端即可,茶叶的包装过程简单话,同时避免了茶叶在包装过程混入杂质,提高茶叶包装的质量。当要取出罐内的茶叶时,只需要将密封膜4撕掉就可以将罐内的茶叶倒出,取用方便,因为罐体1小,罐内装入茶叶的量一般只满足冲泡一次或两次,避免包装过多的茶叶冲泡不完导致茶叶受潮变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在于罐盖,罐盖由同轴设置的内盖51和外盖52组成,外盖52的下端与内盖51的上端通过向内卷包形成二重卷边的固定结构,内盖51的外壁与罐体1开口卷边11卡接,外盖52的下端抵靠在开口卷边11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在于罐盖,罐盖为一涨型盖6,涨型盖6先通过涨型胶成型,涨型盖6的下端冲压出卡接环61,卡接环61的外壁与罐体1开口卷边11卡接,卡接环61的下端向内设置卷边。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