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式水平压缩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874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地面式水平压缩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地面式水平压缩垃圾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大型商业广场和购物中心越来越多。这些地方为人口密集区,每天所产生的垃圾量很大,因此各自均配有垃圾中转站,且设置在地下停车场某处。商业广场和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的层高在3米即可满足使用要求。目前,市面上所生产的适合这类地方所使用的垃圾压缩箱主要有三类:移动式水平压缩垃圾箱、地埋式垂直压缩垃圾箱、地埋式水平压缩垃圾箱。前两种垃圾压缩箱工作区域层高要求在4.5米以上,如果采用这两种方案的垃圾压缩箱,无疑增加建筑成本,同时造成空间的浪费。最后一种虽说工作区域高度要求不高,在3米左右即可,但其地坑内容易散落垃圾不易清理,垃圾发酵后产生难闻的气味,这无疑给顾客造成极为不好的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地面式水平压缩垃圾箱,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垃圾散发的气味扩散出去,提高垃圾的压实密度,利于垃圾箱内部空间充分利用,同时减少垃圾箱运行时的安装空间;将垃圾中的水分尽可能的排出,防止垃圾在运输过程中污水从垃圾车中溢出造成二次污染,也减少了垃圾运输趟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地面式水平压缩垃圾箱,包括垃圾箱本体,所述垃圾箱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垃圾投料口,所述垃圾投料口上配合安装有提桶上料机构,所述垃圾箱本体的端部安装有除臭降尘机构和垃圾压缩机构,所述除臭降尘机构的第一控制板和垃圾压缩机构的第二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垃圾箱本体的同一侧壁上,所述垃圾箱本体的一端开设有垃圾出料口;

所述提桶上料机构包括提桶外框和投料口盖板,所述垃圾箱本体的侧壁上安装有与所述提桶外框滑动配合的导轨,所述提桶外框利用连杆活动连接所述投料口盖板,所述提桶外框动力连接有提桶油缸;

所述除臭降尘机构包括喷头,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垃圾投料口的边缘位置上;

所述垃圾压缩机构包括推头和推头油缸,所述推头的横截面成W型,所述推头与所述垃圾箱的内壁成一角度安装,所述推头与所述推头油缸动力连接,所述推头油缸为交叉双油缸。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垃圾投料口的边缘位置上安装有用以控制所述喷头的接近开关,所述投料口盖板的侧壁上安装有与所述接近开关相配合的压块。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垃圾箱本体靠近所述垃圾出料口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污口。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垃圾箱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利用压紧螺栓安装于所述垃圾箱本体的侧壁上,且所述检修门与所述垃圾箱本体的结合处安装有密封胶圈。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垃圾箱本体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设有四个。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垃圾出料口处安装有出料盖板,所述出料盖板与所述垃圾箱本体接触的位置上安装有密封胶圈,所述盖板上安装有开启锁紧油缸。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地面式水平压缩垃圾箱,包括垃圾箱本体,垃圾箱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垃圾投料口,垃圾箱本体的一端开设有垃圾出料口;提桶上料机构包括提桶外框和投料口盖板,垃圾箱本体的侧壁上安装有与提桶外框滑动配合的导轨,提桶外框利用连杆活动连接投料口盖板,提桶外框动力连接有提桶油缸;除臭降尘机构包括喷头,喷头设置于垃圾投料口的边缘位置上;垃圾压缩机构包括推头和推头油缸,推头的横截面成W型,推头与垃圾箱的内壁成一角度安装,推头与推头油缸动力连接,推头油缸为交叉双油缸;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垃圾投料口设置于垃圾箱本体的侧壁便于实现对垃圾箱内部垃圾的压缩,垃圾出料口便于实现压缩后的垃圾进行推出,提桶外框和导轨的配合能够将垃圾桶固定,同时进行向上运动,提桶油缸的安装便于实现垃圾桶的上升和翻转,连杆的设置能够实现垃圾桶上升到一定位置,打开投料口盖板,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垃圾散发的气味扩散出去,在投料时,投料口盖板打开,反则关闭,这样有效的控制垃圾臭气向外扩散;通过装在垃圾投料口两侧的喷头向投料口喷雾,从而达到除臭降尘的目的,抑制细菌的生长;推头的横截面成W型,推头与垃圾箱的内壁成一角度安装,W型设计保证垃圾压缩过程中减小垃圾对垃圾箱本体侧面的膨胀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垃圾的压实密度,减少垃圾运输趟数;前倾设计保证垃圾在推入垃圾车的垃圾箱中后形成一个上下坡度,这样防止推头在退回垃圾箱时,垃圾散落在地面,造成二次污染;推头油缸采用交叉双油缸设计,可以提高压缩力,从而可以提高垃圾压实密度。交叉双油缸在运动时相互导向,从而不需要在设计推头导向轨道;提高垃圾的压实密度,利于垃圾箱内部空间充分利用,同时减少垃圾箱运行时的安装空间;将垃圾中的水分尽可能的排出,防止垃圾在运输过程中污水从垃圾车中溢出造成二次污染,也减少了垃圾运输趟数。

垃圾投料口的边缘位置上安装有用以控制喷头的接近开关,投料口盖板的侧壁上安装有与接近开关相配合的压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投料口盖板开启时,压块与接近开关脱离。接近开关控制除臭降尘机构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当压块和接近开关脱离时,除臭降尘机构开始工作,通过装在投料口两侧的喷头向投料口喷雾,从而达到除臭降尘的目的,抑制细菌的生长。

垃圾箱本体靠近垃圾出料口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污口;垃圾出料口处安装有出料盖板,出料盖板与垃圾箱本体接触的位置上安装有密封胶圈,盖板上安装有开启锁紧油缸;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垃圾出料口处与垃圾箱贴合面设置有密封胶条,保证垃圾压缩过程中污水不从垃圾出料口挤出;污水只可从垃圾箱本体设置的排污口排出,在经地面设置的排污管道排入市政管道或垃圾站中的污水处理中心,防止污水四处蔓延。

垃圾箱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检修门,检修门利用压紧螺栓安装于垃圾箱本体的侧壁上,且检修门与垃圾箱本体的结合处安装有密封胶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垃圾箱尾部设计有检修门,可以方便的定时清理箱体尾部垃圾,同时方便检修推头油缸。检修门边框镶有密封胶条,同时垃圾箱此处对于设置有压紧螺栓,检修门关闭时通过压紧螺栓压紧,即可保证污水从排污口中溢出。

垃圾箱本体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举升油缸,举升油缸设有四个;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垃圾箱本体两侧各安装两根举升油缸,当垃圾箱内垃圾装满后,启动举升油缸,升起垃圾箱到与垃圾车对接高度,将垃圾箱与垃圾车对接,再打开前门,启动推头油缸,推头即可将垃圾推入垃圾车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垃圾散发的气味扩散出去,提高垃圾的压实密度,利于垃圾箱内部空间充分利用,同时减少垃圾箱运行时的安装空间;将垃圾中的水分尽可能的排出,防止垃圾在运输过程中污水从垃圾车中溢出造成二次污染,也减少了垃圾运输趟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地面式水平压缩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提桶上料机构上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垃圾箱本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垃圾箱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垃圾箱本体的举升卸料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垃圾箱本体,2.垃圾投料口,3.第一控制板,4.第二控制板,5.垃圾出料口,6.提桶外框,7.投料口盖板,8.导轨,9.连杆,10.提桶油缸,11.喷头,12.推头,13.推头油缸,14.接近开关,15.压块,16.排污口,17.出料盖板,18.检修门,19.举升油缸,20.锁紧耳板,21.开启锁紧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5所示,地面式水平压缩垃圾箱,包括垃圾箱本体1,垃圾箱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垃圾投料口2,垃圾投料口2上配合安装有提桶上料机构,垃圾箱本体1的端部安装有除臭降尘机构和垃圾压缩机构,除臭降尘机构的第一控制板3和垃圾压缩机构的第二控制板4设置于垃圾箱本体1的同一侧壁上,垃圾箱本体1的一端开设有垃圾出料口5;提桶上料机构包括提桶外框6和投料口盖板7,垃圾箱本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与提桶外框6滑动配合的导轨8,提桶外框6利用连杆9活动连接投料口盖板7,提桶外框6动力连接有提桶油缸10;除臭降尘机构包括喷头11,喷头11设置于垃圾投料口2的边缘位置上;垃圾压缩机构包括推头12和推头油缸13,推头12的横截面成W型,推头12与垃圾箱的内壁成一角度安装,推头12与推头油缸13动力连接,推头油缸13为交叉双油缸。

其中垃圾投料口2设置于垃圾箱本体1的侧壁便于实现对垃圾箱内部垃圾的压缩,垃圾出料口5便于实现压缩后的垃圾进行推出,提桶外框6和导轨8的配合能够将垃圾桶固定,同时进行向上运动,提桶油缸10的安装便于实现垃圾桶的上升和翻转,连杆9的设置能够实现垃圾桶上升到一定位置,打开投料口盖板7,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垃圾散发的气味扩散出去,在投料时,投料口盖板7打开,反则关闭,这样有效的控制垃圾臭气向外扩散;通过装在垃圾投料口2两侧的喷头11向投料口喷雾,从而达到除臭降尘的目的,抑制细菌的生长;推头12的横截面成W型,推头12与垃圾箱的内壁成一角度安装,W型设计保证垃圾压缩过程中减小垃圾对垃圾箱本体1侧面的膨胀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垃圾的压实密度,减少垃圾运输趟数;前倾设计保证垃圾在推入垃圾车的垃圾箱中后形成一个上下坡度,这样防止推头12在退回垃圾箱时,垃圾散落在地面,造成二次污染;推头油缸13采用交叉双油缸设计,可以提高压缩力,从而可以提高垃圾压实密度。交叉双油缸在运动时相互导向,从而不需要在设计推头12导向轨道;提高垃圾的压实密度,利于垃圾箱内部空间充分利用,同时减少垃圾箱运行时的安装空间;将垃圾中的水分尽可能的排出,防止垃圾在运输过程中污水从垃圾车中溢出造成二次污染,也减少了垃圾运输趟数。

在本实施例中,垃圾投料口2的边缘位置上安装有用以控制喷头11的接近开关14,投料口盖板7的侧壁上安装有与接近开关14相配合的压块15;当投料口盖板7开启时,压块15与接近开关14脱离。接近开关14控制除臭降尘机构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当压块15和接近开关14脱离时,除臭降尘机构开始工作,通过装在投料口两侧的喷头11向投料口喷雾,从而达到除臭降尘的目的,抑制细菌的生长。

垃圾箱本体1靠近垃圾出料口5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污口16;垃圾出料口5处安装有出料盖板17,出料盖板17与垃圾箱本体1接触的位置上安装有密封胶圈,出料盖板17上安装有开启锁紧油缸21;开启锁紧油缸21利用锁紧耳板20与出料盖板17连接,垃圾出料口5处与垃圾箱贴合面设置有密封胶条,保证垃圾压缩过程中污水不从垃圾出料口5挤出;污水只可从垃圾箱本体1设置的排污口16排出,在经地面设置的排污管道排入市政管道或垃圾站中的污水处理中心,防止污水四处蔓延。

垃圾箱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检修门18,检修门18利用压紧螺栓安装于垃圾箱本体1的侧壁上,且检修门18与垃圾箱本体1的结合处安装有密封胶圈;垃圾箱尾部设计有检修门18,可以方便的定时清理箱体尾部垃圾,同时方便检修推头油缸13;检修门18边框镶有密封胶条,同时垃圾箱此处对于设置有压紧螺栓,检修门18关闭时通过压紧螺栓压紧,即可保证污水从排污口16中溢出。

垃圾箱本体1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举升油缸19,举升油缸19设有四个;垃圾箱本体1两侧各安装两根举升油缸19,当垃圾箱内垃圾装满后,启动举升油缸19,升起垃圾箱到与垃圾车对接高度,将垃圾箱与垃圾车对接,再打开前门,启动推头油缸13,推头12即可将垃圾推入垃圾车中。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垃圾桶停放在提桶框架前,启动提桶油缸,油缸伸出,带动提桶框架沿着垃圾箱上的导轨上行,提桶框架上设置有钩垃圾桶的齿,这样使得垃圾桶随提桶框架一起上行,从而完成上料;启动推头油缸,将垃圾进行压缩,垃圾中的污水通过排污口排出,当垃圾箱内垃圾装满后,启动举升油缸,升起垃圾箱本体到与垃圾车对接高度,将垃圾箱本体与垃圾车对接,再打开前门,启动推头油缸,推头即可将垃圾推入垃圾车中;推头可退出垃圾箱1卸料口一段距离,尽可能将垃圾向垃圾车的垃圾箱内部推,防止推头退回时垃圾散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