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升降安全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669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升降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取电装置(1)、超速保护装置(2)、拦截装置(3)和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取电装置(1)包括通贯电梯井道的接触线和安装在轿厢(4)外壁上的受电机构(11),接触线与市电连接,受电机构(11)的顶端安装有受电滑板(12)、底端通过使受电滑板(12)始终贴靠在接触线上的压线机构与轿厢(4)外壁连接;

所述的超速保护装置(2)包括导轨(21)、导靴(22)和速度监测传感器;导轨(21)和导靴(22)互相凹凸卡合间隙配合、且互相配合的配合面均采用导磁材质,导靴(22)沿电梯井道的走向方向固定设置在电梯井道内壁上,导轨(21)对应导靴(22)的位置固定设置在轿厢(4)的外壁上,导靴(22)上设有伸缩滑移部件(23)和制动靴(24),伸缩滑移部件(23)内部设有电磁线圈、且伸缩滑移部件(23)的伸缩方向垂直于导靴(22)面对导轨(21)的内侧配合面,制动靴(24)通过伸缩滑移部件(23)设置在导轨(21)的内侧配合面上;速度监测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设置在电梯井道内,速度传感器设置在轿厢(4)上;

所述的拦截装置(3)包括缓冲组件(31)和强制制动组件(32);缓冲组件(31)设置在轿厢(4)和/或对重的底端;

强制制动组件(32)沿电梯井道和/或对重井道周向方向中心对称固定设置为多组,每组强制制动组件(32)包括多个沿电梯井道和/或对重井道的走向方向均布固定设置在电梯井道和/或对重井道内壁上的强制制动机构,强制制动机构包括制动座(321)、制动拖爪(322)、强力弹簧(323)和电磁控制阀(324);制动座(321)固定安装在梯井道和/或对重井道内壁上;制动拖爪(322)对应缓冲组件(31)位置设置,制动拖爪(322)纵截面呈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的一个底角位置铰接连接在制动座(321)上,三角形结构的另一个底角位置上设有弹簧座,制动拖爪(322)上还设有搭扣机构,制动座(321)上还设有限制制动拖爪(322)翻转角度的限位部件;强力弹簧(323)一端固定安装在制动座(321)上、另一端顶靠在制动拖爪(322)的弹簧座上;电磁控制阀(324)包括电磁控制伸缩的锁舌,锁舌对应制动拖爪(322)的搭扣机构设置;

所述的电控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平衡导向控制回路、速度判断回路、轿厢制动回路、模拟计算电路、轿厢拦截回路,中央处理器内置有安全速度和危险速度的上限值,中央处理器分别与受电滑板(12)、伸缩滑移部件(23)内部的电磁线圈、速度监测传感器、电磁控制阀(324)电连接,中央处理器还与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升降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控制阀(324)的锁舌和制动拖爪(322)的搭扣机构的搭接配合面是斜面结构,且该斜面结构对应制动拖爪(322)的翻出方向设置;所述的制动拖爪(322)的铰接位置上还设有旋转行程开关;所述的拦截装置(3)还包括制动拖爪复位机构,制动拖爪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轿厢(4)和/或对重底端的随行拖爪复位部件和设置在电梯井道和/或对重井道内底端的井道拖爪复位部件,随行拖爪复位部件和井道拖爪复位部件均包括对应制动拖爪(322)设置的复位板,井道拖爪复位部件还包括沿电梯井道和/或对重井道的走向方向设置的道轨和复位板牵引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升降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速保护装置(2)的速度监测传感器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的电控装置的中央处理器电连接,中央处理器内置有安全加速度和危险加速度的上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升降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控装置还包括无线收发模块,中央处理器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升降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21)是永磁体结构或通过导磁材质配合面连接电磁线圈构成电磁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升降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组件(31)包括多个制动缓冲块,多个制动缓冲块中心对称固定安装在轿厢(4)和/或对重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升降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线采用铜合金材质,所述的受电滑板(12)采用碳质材料。

8.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梯升降安全防护系统。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