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的自动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2094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过程中的纠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材的自动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纠偏装置一般包括纠偏控制器、驱动器和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到物料走偏时,向控制器发送一信号,控制器根据该信号指导驱动器工作,驱动器通过调节料加,以解决物料的偏移。

现有的纠偏装置在工作之前需要手式的方式将传感器对准物料的边沿固定设置,使传感器正好处于居中状态即传感器一半遮光,一半透光;因此,现有的纠偏装置存在的问题是:1.传感器的放置过程是由人工手动操作的,且需要人工手动将传感器调整到板材边沿,并使传感器刚好位于一半遮光,一半透光的位置,这种依靠人工操作的过程耗时且不具有自动化;2.由于传感器是固定放置,不具有移动性,当板材发生偏移后,如果范围超出传感器的探测区域,如全遮光,则纠偏控制器无法知道具体的误差量,只能由驱动器以一个固定的速度去调节料架位置,尽管理论上仍然可以将误差调节到目标位置,但是如果偏差过大,等到料架调整到目标位置后,板材可能已经发生压褶现象,即存在因调节滞后的原因,导致产生废品,极端情况下,由于不知道误差量,纠偏装置可能发生超调震荡而引起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板材的自动纠偏装置,包括反光板、光电电眼、调节机构、控制器和驱动机构;

反光板和光电电眼分别设置于板材的异侧,且,反光板至少部分外露于板材的边沿外侧,光电电眼接收反光板外露部分的反射光并将反射光转换成电信号发送至控制器;

调节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至光电电眼,输入端连接至控制器;

板材移动之前,控制器控制调节机构驱动光电电眼移动,当且仅当控制器接收到光电电眼反馈的电信号为参考电信号时,光电电眼位于板材的边沿,且,板材移动的过程中,控制器控制调节机构驱动光电电眼追踪反光板的反射光,并根据光电电眼反馈的电信号是否为参考电信号控制驱动机构对板材的移动进行纠偏。

一种实施例中,反光板设置于板材下方,光电电眼设置于板材上方。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动端与板材的料架连接,位移传感器的定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位移传感器将测量的料架的移动位移量反馈至控制器。

一种实施例中,位移传感器为机械式位移传感器。

一种实施例中,调节机构为伺服运动模组,光电电眼固定于伺服运动模组的动端。

一种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电液伺服阀和液压缸;

电液伺服阀的输入端与控制器连接,电液伺服阀的输出端与液压缸连接。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自动纠偏装置,由于光电电眼能自动追踪板材的边沿,避免了人工参与,提高了光电电眼调整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另外,在板材移动的过程中,光电电眼自动追踪板材边沿,根据光电电眼反馈的电信号对板材进行纠偏,防止了板材的滞后纠偏,避免了废品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纠偏装置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例提供一种板材的自动纠偏装置,通过设计光电电眼自动追踪板材边沿,实现光电电眼的自动化调整,节省人力,及板材的动态纠偏,防止板材发生偏移。

具体的,本例的自动纠偏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如图1所示,自动纠偏装置包括反光板1、光电电眼2、调节机构3、控制器4和驱动机构5,其中,反光板1和光电电眼2分别设置于板材6的异侧,且,反光板1至少部分外露于板材6的边沿外侧,光电电眼2接收反光板外露部分的反射光并将反射光转换成电信号发送至控制器4,本例中,反光板1设置于板材6下方,光电电眼2设置于板材6上方;调节机构3的输出端连接至光电电眼2,输入端连接至控制器4。

通过上述的设计,板材6移动之前,可以控制光电电眼2自动调整至板材6的边沿,而无需人工参与调整,本例的优选方案是:光电电眼2先接收反光板1的100%的反射光,再将该100%的反射光转换成电信号,如转换成12V的电压信号,再将反光板1的一半外露于板材6的边沿外侧,一半被板材6遮挡,将反光板1与板材6的相对位置作为参考位置,并将光电电眼2处于该参考位置时反馈的电信号作为参考电信号,即参考电压信号为6V,控制器4根据寻找板材6边沿的指令控制调节机构3驱动光电电眼2移动,当且仅当光电电眼2接收到的反射光为50%时,光电电眼2处于板材6边沿,这时,控制器4接收到的光电电眼2反馈的电压信号6V,此时,控制器4控制调节机构3将光电电眼2定位于板材6边沿,从而达到了光电电眼2自动调整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例的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属于现有的光电转换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控制器4内置有控制电路,以实现对调节机构3的具体控制,如通过控制电路向调节机构3发送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调节机构3根据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启动工作。如,本例的调节机构3为伺服运动模组,具体为一种高精度丝杆伺服运动模组,光电电眼2固定在伺服运动模组的动端。

板材6移动的过程中,板材6所需的料架包括收卷机和放卷机,以板材6收卷为例进行说明动态纠偏的过程:由于在板材6移动之前,控制器4已经存储了参考电信号,以参考电压信号为6V为例,如果由于外部的干扰导致板材6走偏,假设板材6朝反光板1外露的一侧偏移,则反光板1遮光量增大,相应的,光电电眼2接收的反光板1的反射光量减小,光电电眼2反馈的电压信号小于6V,控制器4根据接收的反馈电压信号和参考电压信号计算板材6的绝对偏移量,然后,控制器4发出指令控制驱动机构5按绝对偏移量移动调整收卷机7,直至收卷的板材6的边沿保持齐整,由于在板材6纠偏的过程中,控制器4控制调节机构3驱动光电电眼2追踪反光板1的反射光,因此,不会出现光电电眼2被板材6全部遮挡的情况,相应的,也不会出现滞后纠偏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4计算绝对偏移量的具体过程是:先计算光电电眼的实际测量电压信号与参考电压信号的误差值,再根据该误差值与伺服运动模组的导程参数所形成的系数作乘积,即可计算出绝对偏移量;可以肯定的是,具体的计算过程涉及的计算程序均是现有的计算程序,如计算误差值的程序,就是计算两个数值的差值绝对值,该计算程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例的控制器4在实现某中功能时,即使涉及到了计算机程序,其也是现有的计算机程序,并不涉及计算机程序的改进。

进一步,在驱动机构5控制收卷机7按照绝对偏移量移动时,为了及时获得收卷机7的移动位移量是否达到绝对偏移量,本例的自动纠偏装置还包括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优选为机械式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动端与板材6的收卷机7连接,位移传感器的定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位移传感器将测量的收卷机7的实际移动位移量反馈至控制器4,控制器4根据获取的反馈值即可判断收卷机7是否按绝对偏移量移动,若否,控制器4继续控制驱动机构5带动收卷机7移动,以实现收卷机7按绝对偏移量精确调整,进一步,驱动机构5包括电液伺服阀和液压缸;电液伺服阀的输入端与控制器4连接,电液伺服阀的输出端与液压缸连接,液压缸的固定座与位移传感器的定端相连,电液伺服阀在控制器4的控制下,带动液压缸驱动收卷机7配合位移传感器完成板材6的纠偏过程。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