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CM包装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125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LCM包装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CM包装件。



背景技术:

LCM的英文全称为liquid crystal module,是指液晶显示模块,是液晶显示器的最主要组成部件,随着多媒体的迅速发展,液晶显示器已逐渐成为未来显示器的主流。

LCM制作完成之后,需要包装以方便运输。目前,现有的包装方式是:在LCM两面放上保护膜,用美纹胶带将保护膜粘在LCM上,然后整体放入防静电袋,折叠袋边,然后装箱,各LCM在纸箱内并列排布,纸箱内通过纸卡将各LCM间隔开。纸卡的材质通常为PP或EPE,这种材质的纸卡易变形、挺型不佳,不能保证完全间隔LCM,导致LCM的发光面与保护膜摩擦掉屑,进而在LCM上产生脏污。因此,该包装方式对保护膜的耐磨性要求较高,目前一般材质均不能满足要求,材料局限性较大;能满足高耐磨性的材料成本较高,使用该材料制成的保护膜,则会大大增加包装成本。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LCM包装件,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LCM包装件,包装LCM时无需保护膜,以解决LCM摩擦掉屑、产生脏污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LCM包装件,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两侧周缘朝向所述框体内侧翻折有翻边,两个所述翻边与所述框体内壁之间形成凹槽;

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沿所述框体内壁周向设置且凸出于所述框体内壁表面,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凹槽分隔成两个均能够包围所述LCM周缘的容置槽;

其中,所述翻边周缘凸设有朝向所述分隔板、以抵持所述LCM的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的表面为球面。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垂直于所述框体周缘。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为具有若干个微小气孔的镂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凸出于所述框体内壁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翻边相对于所述框体内壁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与所述分隔板由硅胶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的各个顶角为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及所述分隔板与所述框体内壁之间均为弧面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利用两个容置槽,可将两个LCM以发光面面对面的方式分别放置在两个容置槽内,分隔板使两个LCM中间有一定间隙,两个LCM的发光面之间完全无摩擦,因此,包装时无需保护膜和辅材,解决了保护膜摩擦LCM发光面导致损伤掉屑、脏污的问题,节省了包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LCM包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C-C线的截面图

图4是图1沿A-A线的截面图;

图5是图4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包装两个LCM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框体,11-翻边,12-凸块,13-凹槽,20-分隔板,21-气孔,30-容置槽,40-圆角,50-弧面,60-LC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LCM包装件旨在包装LCM时无需使用保护膜的同时能避免LCM的发光面被摩擦,该LCM包装件的具体结构如图1至5所示,包括矩形框体10、沿框体10内壁周向设置且凸出于框体10内壁表面的分隔板20,其中,框体10两侧周缘朝向框体10内侧翻折有翻边11,两个翻边11与框体10内壁之间形成凹槽13,翻边11垂直于框体10周缘,以形成矩形状的凹槽13;分隔板20将矩形状的凹槽13分隔成两个均能够包围LCM周缘的矩形状的容置槽30,矩形状的容置槽30可配合LCM周缘形状。

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容置槽30,可将两个LCM以其发光面面对面的方式分别放置在两个容置槽30内,分隔板20使两个LCM中间有一定间隙,两个LCM的发光面之间完全无摩擦,因此,包装时无需保护膜,解决了保护膜摩擦LCM发光面导致损伤掉屑、脏污的问题;且该包装件在包装LCM时,无需保护膜和辅材,节省了成本;另外,该包装件可同时包装两个LCM,增加了装箱量。

为了增强该包装件的自身强度,以更好的抵抗外力,降低LCM的损伤,本实用新型在翻边11周缘凸设有朝向分隔板20、以抵持LCM的凸块12。在包装件包装两个LCM时,可形成一个固定整体,同时,两凸块12可分别从两侧对两LCM施加抵持力,从而增强了包装件自身的强度。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将凸块12的表面设置为球面,在抵持LCM时,与LCM仅构成点接触,接触面积较少,以避免接触面积过大而损伤LCM发光面或背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分隔板20为具有若干个微小气孔21的镂空结构。镂空结构的分隔板20,可通过微小气孔21排出两个LCM之间的间隙内的水汽,确保LCM的质量。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分隔板20凸出于框体10内壁表面的高度大于翻边11相对于框体10内壁的高度。通过使分隔板20的高度高于翻边11,在分隔两个LCM时,不会因翻边11的包裹力而使LCM越过分隔板20,完全避免了两个LCM会越过分隔板20而接触的情况。

为提升包装的缓冲性,增强产品品质、降低振动白点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框体10与分隔板20由硅胶一体成型,硅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缓冲性,硅胶材质的包装件增强了整体包装的缓冲性能。

另外,为方便装箱、对LCM形成更好的保护,本实用新型中,框体10的各个顶角为圆角40、翻边11及分隔板20与框体10内壁之间均为弧面50过渡。

如图4所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件包装LCM时,将两个LCM 60以发光面面对面的方式分别放置在两个容置槽30内即可,因分隔板20的存在,使两个LCM 60中间有一定间隙,彼此之间无摩擦,无需保护膜和辅材就解决了保护膜包装的摩擦掉屑、脏污的问题。

当然,对LCM发光面脏污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将两LCM 60以背板相对的方式分别放置在两容置槽30内,可解决背板刮伤的问题。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包装件结构简单,包装操作方式简易,将包装了两个LCM的包装件装箱时,不会因纸卡的变形而导致LCM的发光面摩擦受损。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