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耐用上清液贮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5407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耐用上清液贮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清液贮罐,具体是一种高强度耐用上清液贮罐。



背景技术:

贮罐一般指用于储存液体或气体的钢制密封容器即为钢制贮罐,钢制贮罐工程是石油、化工、粮油、食品、消防、交通、冶金、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基础设施,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总是离不开大大小小的钢制贮罐,钢制贮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随着眼前贮罐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运用到了贮罐,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了贮罐行业,钢制贮罐是储存各种液体(或气体)原料及成品的专用设备,对许多企业来讲没有贮罐就无法正常生产,特别是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均离不开各种容量和类型的贮罐。

现有技术中,碱液贮罐是储罐的一种应用类型,部分上清液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杂质沉积和腐蚀的问题,在长时间使用罐体后,将会导致罐体发生渗透的问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并且在载荷长期作用下,所用的材料逐渐出现劣化倾向,贮罐断裂事故增多,即低应力脆断;低应力脆断主要是由于设计依据的常规强度理论把贮罐用材都视为理想、均匀的连续体(没有缺陷),而实际在焊接构件内部存在气孔、夹渣、未焊透、裂纹等缺陷;贮罐本体的结构设计的好坏关系到贮罐的安全可靠性以及今后维修和工程造价的问题,贮罐本体设计过厚,受力变形较大且自身受力状态极差不能较好的承受介质的液压,不能有效控制贮罐质量和热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耐用上清液贮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耐用上清液贮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罐壁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防腐耐磨层和碳纤维层,所述防腐耐磨层和碳纤维层之间连接有工字钢,罐体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罐盖,罐盖左上部设有进液管,所述罐体内腔底部设有替换防腐耐磨底板,替换防腐耐磨底板上部卡接有替换防腐耐磨侧板,所述罐体底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可拆卸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顶部固定有搅拌杆,所述罐体左下部设有出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底部设有支撑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液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替换防腐耐磨侧板外壁与碳纤维层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轴与替换防腐耐磨底板之间设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液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有防腐耐磨层和碳纤维层能够改善贮罐本体的抗剪切力,工字钢将防腐耐磨层和碳纤维层紧密结合起来,保护贮罐的焊接质量和控制热变形,有效降低贮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低应力脆断,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设有替换防腐耐磨底板和替换防腐耐磨侧板,避免长期腐蚀发生渗透,导致罐体无法使用,设有液位计,方便工作人员观察罐体内上清液的液面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强度耐用上清液贮罐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强度耐用上清液贮罐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防腐耐磨层-、3-碳纤维层、4-替换防腐耐磨侧板、5-罐盖、6-第一阀门、7-进液管、8-转动轴、9-搅拌杆、10-限位块、11-第二阀门、12-出液管、13-替换防腐耐磨底板、14-支撑腿、15-电机、16-浮球、17-连通透明管、18-液位计、19-横向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强度耐用上清液贮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支撑腿14,罐体1的罐壁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防腐耐磨层2和碳纤维层3,所述防腐耐磨层2和碳纤维层3之间连接有工字钢,工字钢的作用是将防腐耐磨层2和碳纤维层3紧密的连接起来,改善贮罐本体的抗剪切力,罐体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罐盖5,罐盖5左上部设有进液管7,进液管7上设有第一阀门6,所述罐体1内腔底部设有替换防腐耐磨底板13,替换防腐耐磨底板13上部卡接有替换防腐耐磨侧板4,替换防腐耐磨侧板4外壁与碳纤维层3接触,当罐体1长期使用后,替换防腐耐磨底板13和替换防腐耐磨侧板4均发生腐蚀,可将罐盖5拆下,对替换防腐耐磨底板13和替换防腐耐磨侧板4进行更换,避免长期腐蚀发生渗透,导致罐体1无法使用,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电机15,电机15的输出轴上可拆卸连接有转动轴8,转动轴8顶部固定有搅拌杆9,搅拌杆9的作用是防止上清液杂质沉积,转动轴8与替换防腐耐磨底板13之间设有限位块10,所述罐体1左下部设有出液管12,出液管12上设有第二阀门11。

还包括有液位计18,液位计18包括连通透明管17、浮球16和横向导管19,所述连通透明管17内设有浮球16,连通透明管17底端与罐体1右下部连接,连通透明管17顶端与横向导管19右端螺旋连接,横向导管19左端与罐盖5顶部导管可拆卸连接,液位计18的作用是方便工作人员观察罐体1内上清液的液面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打开进液管7上的第一阀门6,上清液由进液管7进入罐体1内,然后启动电机15,电机15带动转动轴8转动,转动轴8带动搅拌杆9转动,搅拌杆9的作用是防止上清液杂质沉积,设置的防腐耐磨层2和碳纤维层3,能够改善贮罐本体的抗剪切力,工字钢将防腐耐磨层2和碳纤维层3紧密结合起来,保护贮罐的焊接质量和控制热变形,有效降低贮罐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出现的低应力脆断,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设有替换防腐耐磨底板13和替换防腐耐磨侧板4,当罐体1长期使用后,替换防腐耐磨底板13和替换防腐耐磨侧板4均发生腐蚀,可将罐盖5拆下,然后拆下转动轴8,对替换防腐耐磨底板13和替换防腐耐磨侧板4进行更换,避免长期腐蚀发生渗透,导致罐体1无法使用,设有液位计18,方便工作人员观察罐体1内上清液的液面高度,罐体1内的上清液可由出液管12排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