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体化轿顶的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4978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带一体化轿顶的轿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一体化轿顶的轿厢。



背景技术:

轿厢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的轿体部件,按传统的方法是将其分解为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机械部分由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机械安全保护系统等组成。电气部分主要由电气控制系统、操纵箱等部件以及分别装在各有关电梯部件上的电器元件等。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耸立,电梯成为高楼建设使用的必备,电梯的构造优劣直接影响电梯的安装和使用,其中轿厢轿顶是轿体不可或缺的部件,其通常由包括顶板、加强筋以及其他附属配件的部件所组成,在现有技术中,轿顶各个零件之间通常以焊接的连接方式固定在一起,然而焊接工艺需要定位家具才能保证相对的位置关系要求,而且焊接后轿顶变形不易消除同时还需要进行打磨和喷涂,此外也难以满足越来越高的审美要求,另外,也影响了后期零部件的维修和更换,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产品进行研发,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研发设计一种带有一体化轿顶的轿厢,并对现有工艺流程进行优化,使电梯便于维护,使用方便。营造一种更加舒适的使用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便于维护的一体化轿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一体化轿顶的轿厢,包括轿厢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由左侧壁,右侧壁,后侧壁以及前侧壁构成的轿壁,前侧壁处设置轿门;轿厢的顶部设置一体化轿顶,一体化轿顶包括用于布置照明灯具的灯箱轿顶,灯箱轿顶的顶部设置灯箱罩,灯箱罩上设置灯箱罩板,灯箱轿顶的左右侧分别设置用于布置风扇的第一风扇轿顶和第二风扇轿顶,第一风扇轿顶左侧设置用于布置射灯的第一射灯轿顶,第二风扇轿顶右侧设置用于布置射灯的第二射灯轿顶;第一射灯轿顶处设置截面呈U型的第一直梁固定件,第二射灯轿顶处设置截面呈U型的第二直梁固定件;轿厢的底部设置轿底。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射灯轿顶与第二射灯轿顶对称设置,利于安装及使用,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轿底的上侧设置由木质材料制成的防护板,防护板的上侧设置若干吸水海绵块安装盲孔,吸水海绵块安装盲孔内设置吸水海绵块,吸水海绵块内设置若干根立柱,立柱的下端与吸水海绵块的下端齐平,立柱的上端设置连接头,连接头的表面设置若干连接头盲孔,立柱上设置呈V型的防止吸水海绵块脱出的倒刺,盖板由玻璃制成,表面设置若干透水孔,盖板下侧设置若干个连接头装配孔,盖板设置在海绵块安装盲孔内并位于吸水海绵块的顶部,且立柱顶部的连接头压入对应的连接头装配孔内,且盖板的上端面与防护板的上端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电梯轿厢顶部设置一体化轿顶,没有吊顶,增大了电梯轿厢的空间和高度,减少了电梯安装的工艺流程,降低了安装和维修成本,同时也减少了轿厢顶部的重量,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合理设置轿顶照明区和风扇区的位置,且轿顶结构采用镜面不锈钢制成,提高了轿厢的美观性和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带一体化轿顶的轿厢的主视图。

图2为一体化轿顶的俯视图,图中省略了部分结构。

图3为防护板上吸水海绵块安装盲孔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一体化轿顶的轿厢,包括轿厢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由左侧壁,右侧壁,后侧壁以及前侧壁构成的轿壁,前侧壁处设置轿门;轿厢的顶部设置一体化轿顶,一体化轿顶包括用于布置照明灯具的灯箱轿顶1,灯箱轿顶1的顶部设置灯箱罩2,灯箱罩上2设置灯箱罩板3,灯箱轿顶1的左右侧分别设置用于布置风扇的第一风扇轿顶4和第二风扇轿顶5,第一风扇轿顶4左侧设置用于布置射灯的第一射灯轿顶6,第二风扇轿顶5右侧设置用于布置射灯的第二射灯轿顶7;第一射灯轿顶6处设置截面呈U型的第一直梁固定件8,第二射灯轿顶7处设置截面呈U型的第二直梁固定件9;轿厢的底部设置轿底。

所述第一射灯轿顶6与第二射灯轿顶7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带一体化轿顶的轿厢增加了电梯的高度和空间,一体化轿顶减少了轿顶的制作工艺流程,结构合理,使维修和安装都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轿底的上侧设置由木质材料制成的防护板,防护板的上侧设置若干吸水海绵块安装盲孔,吸水海绵块安装盲孔内设置吸水海绵块,吸水海绵块内设置若干根立柱,立柱的下端与吸水海绵块的下端齐平,立柱的上端设置连接头,连接头的表面设置若干连接头盲孔,立柱上设置呈V型的防止吸水海绵块脱出的倒刺,盖板由玻璃制成,表面设置若干透水孔,盖板下侧设置若干个连接头装配孔,盖板设置在海绵块安装盲孔内并位于吸水海绵块的顶部,且立柱顶部的连接头压入对应的连接头装配孔内,且盖板的上端面与防护板的上端面齐平。附图中示出了防护板1011,吸水海绵块102,立柱103及盖板104.防护板对轿底起到保护作用,由于吸水海绵块的作用,对于少了积水可通过吸水海绵块吸收,保持内部干燥,立柱与盖板配合,可防止挤压吸水海绵块,由于连接头上设有连接头盲孔,便于与连接头装配孔拆装。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