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酸菜液自动加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2936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酸菜液自动加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酸菜液自动加入装置。



背景技术:

酸菜鱼商品包装袋内除了酸香滋味的泡酸菜外,还装有利于泡酸菜保持品味的泡酸液,延长酸菜鱼调料的使用周期。为了保证酸菜鱼调料具有相对较长的保质期,一般采用根据不同规格的酸菜鱼调料,选择合适量的泡酸菜,以及将泡酸菜完全浸入泡酸菜液内。

而泡酸菜液的加入量的多少,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是根据人工的经验控制,比如量化的泡酸菜液被换算为经验值,一勺或两勺等,在该过程中存在问题是,完全依据人工,存在操作慢,加入量不准确的缺陷外,针对大产量的酸菜鱼调料包时,人工操作很可能出现忘记加入泡酸菜液或者重复加入泡酸菜液的情况,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困扰。

基于此,提供一种泡酸菜液自动加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酸菜鱼调料包中泡酸菜液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泡酸液加入量不准确,加入操作效率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收集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的相应信号,并控制池体、澄清装置中泡酸菜液的量,以及向酸菜鱼调料包内加入的泡酸菜液的量。解决了现有加入泡酸菜液的量加入不准确,且加入操作慢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泡酸菜液自动加入装置,包括存储泡酸菜液的池体、可编程控制器、安装在池体内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池体的底部设有出口,出口通过输送管与澄清装置连接,出口与澄清装置连接的输送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澄清装置内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澄清装置的下端口设有三通电磁阀连接,三通电磁阀的两个出口均连接有一个主分布管,主分布管上连接有大于等于两个竖向分布的支分布管,每个支分布管的出口端均连接有开关装置和流量传感器;

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一电磁阀、三通电磁阀、流量传感器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液位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实时监控池体内泡酸菜液的体积,当出现泡酸菜液的量小于设置的液位值时,向可编程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可编程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操作人员可采取相应措施,或者在实时接收到第一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液位信号后,根据液位信号可判断距离池体底部的距离,预先向池体内加入相应的泡酸菜液。第二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第一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类似,第二液位传感器与第一液位传感器的结构相同。

其中,澄清装置具体结构可为四边体结构,具有澄清泡酸菜液的作用。

第一电磁阀的作用是控制池体与澄清装置的连通状态,从而对整个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如操作工序已经完成泡酸菜的加入,待加入泡酸菜液时,开启第一电磁阀,泡酸菜液通过管道输送至酸菜鱼包装袋中。

考虑到大产量工艺中,为了提高操作效率,有多个工位同时进行加入泡酸菜液的操作,因此,从澄清装置输出的的泡酸菜液进入主分布管,主分布管上设置多个支分布管,泡酸菜液经支分布管输送至各个酸菜鱼袋中。加入每一个酸菜鱼袋中的泡酸菜液的量为相同的,可同步完成多个酸菜鱼袋中的泡酸菜液加入操作,相对于人工加入泡酸菜液的过程,操作时间快,效率高,且出现不加入泡酸菜液、重复加入泡酸菜液的机率降低。

在每一个支分布管上设置流量传感器,开关装置,是对每一个酸菜鱼袋中加入泡酸菜液的量进行控制,如当流量传感器检测到加入至酸菜鱼袋中的泡酸菜液达到相应体积后,则发送相应信号给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发送控制开关装置关闭的命令。

其中,三通电磁阀的作用,是对泡酸菜液流入到主分布管进行控制,便于对多个工艺路线进行控制,如只需要开启一个主分布管中部分支分布管加入泡酸菜液,则可通过控制三通电磁阀控制其中一个主分布管开通。

优选地,所述开关装置为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开关装置可为常规的开关阀,也可为电动结构,第二电磁阀,通过智能控制其开关状态。

优选地,所述池体的最低点高度高于澄清装置的高度,澄清装置的安装高度高于主分布管的高度。对池体、澄清装置、主分布管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优选,池体底部的高度大于澄清装置顶部的高度,则从池体流出的泡酸菜液在高度差的作用下易于流至澄清装置中,进行静置澄清;澄清装置的高度高于主分布管的高度,主要作用是利于泡酸菜液从澄清装置输送至主分布管中。

优选地,所述澄清装置为漏斗形状。该漏斗状的澄清装置,除了具有澄清作用外,而且利于从澄清装置向主分布管中流出。

优选地,所澄清装置为下端开口呈V形的四边体结构。本技术方案针对澄清装置的结构提出优选,具有更优越的利于泡酸菜液流出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池体、澄清装置上设有报警指示装置。报警指示装置的作用是在池体中第一液位传感器、澄清装置中的第二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对应装置内液位高度低于预定高度后,发出相应的报警提示信号,达到相应的提示效果。

优选地,所述位于池体、澄清装置上的报警指示装置均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池体的底部出口与澄清装置连接的输送管上设有用于过滤泡酸菜液的过滤网。过滤网的主要作用是对从池体中流向澄清装置中的泡酸菜液进行过滤,避免静置过程中产生的杂质进入澄清装置,最终进入酸菜鱼调料袋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分别对池体、澄清装置的液位进行检测,便于操作人员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工序的正常进行,且通过第一电磁阀、三通电磁阀对泡酸菜液的流路进行控制并且选择,利于根据实际工艺的需要选择对应合适的流路,提高操作效率,且保证高质量完成泡酸菜液的加入操作。

(2)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支分布管的出口处,即与酸菜鱼袋加入泡酸菜液的位置处,设置流量传感器,对加入每一个酸菜鱼调料袋的泡酸菜鱼液的量精准控制,并且配合开关装置,避免加入量过多或过少,也可避免不加或重复加的情况。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其中:1—池体,2—第一液位传感器,3—过滤网,4—第一电磁阀,5—第二液位传感器,6—澄清装置,7—主分布管,8—支分布管,9—开关装置,10—三通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泡酸菜液自动加入装置,包括存储泡酸菜液的池体1、可编程控制器、安装在池体1内的第一液位传感器2,池体1的底部设有出口,出口通过输送管与澄清装置6连接,出口与澄清装置6连接的输送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4,澄清装置6内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5,澄清装置6的下端口设有三通电磁阀10连接,三通电磁阀10的两个出口均连接有一个主分布管7,主分布管上连接有大于等于两个竖向分布的支分布管8,每个支分布管8的出口端均连接有开关装置9和流量传感器;

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液位传感器2、第二液位传感器5、第一电磁阀4、三通电磁阀10、流量传感器连接。

其中,所述开关装置9为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池体1的最低点高度高于澄清装置6的高度,澄清装置6的安装高度高于主分布管7的高度。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澄清装置6为漏斗形状。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液位传感器2、第二液位传感器5,分别对池体1、澄清装置6的液位进行检测,便于操作人员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工序的正常进行,且通过第一电磁阀4、三通电磁阀10对泡酸菜液的流路进行控制并选择,利于根据实际工艺的需要选择对应合适的流路,提高操作效率,且保证高质量完成泡酸菜液的加入操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澄清装置6优选为下端开口呈V形的四边体结构。并在所述池体1、澄清装置6上设有报警指示装置,报警指示装置均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

报警指示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为指示灯或蜂鸣器;本实施例、实施例1中应用的可编程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不再详述,而具体型号可为FX1N-24MR-D,也可为其他具有同等功能的PLC。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池体的底部出口与澄清装置连接的输送管上设有用于过滤泡酸菜液的过滤网3,过滤网3的设置主要考虑静置在池体的泡酸菜液,可能存在杂质进入,故对其杂质进行过滤,而过滤网3的孔径可调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