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装载车倒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2423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土装载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型装载车倒卸装置。



背景技术:

在砂石运载时,首先是通过挖掘装置将砂石在河道或者堤岸上挖掘下来,之后将砂石进行运输,传统的通常是通过装载车进行运输,但是对于工程量较大的工程来说,如果仅仅通过装载车进行一趟趟的搬运,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当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较长或装载车行走不方便时,效率会大大降低,并且需要用到的装载车会比较多,导致浪费资源的问题发生。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装载车倒卸装置,需用车辆较少且能提高运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大型装载车倒卸装置,包括第一漏斗,在地面上设置有高于地面的车道,所述车道末端设置有底面低于地面的下料坑,所述第一漏斗设置于下料坑内,并且所述第一漏斗上端和车道齐平,所述第一漏斗的进料口设置有网格状的滤网,所述第一漏斗下端设置有用于将砂石进行传送的输送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载车装满砂石后,只需要通过斜坡开到平台上,将砂石倒入第一漏斗内,之后通过下料坑内的输送带进行向前传送,这样不需要用很多的装载车进行一趟一趟的运输,仅需要几辆装载车将砂石从挖掘地运送到第一漏斗内,并由输送带向前传送,不仅可以保证砂石输送的连贯性,还可以减少装载车的使用数量,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道包括高于地面并连接第一漏斗上端的平台,所述平台和地面之间连接有供车爬上的斜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装载车在卸料时是通过倒车的方式靠近第一漏斗的,将平台部分设置成高于地面的,即设置了倒车专用车道,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装载车在倒车过程中受到其他车辆或者行人的干扰,保证工作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漏斗靠近车道末端一侧的上边沿高于车道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载车倒车到平台上时,由于第一漏斗靠近车道末端一侧的上边沿高于车道上表面,当装载车的后车轮碰到第一漏斗的边沿时,可以提醒司机停止继续倒车,从而防止倒车过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道两侧设置有护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道的两侧设置有护栏,可以防止装载车从车道两侧边滑下,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漏斗为计量式漏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漏斗为计量式漏斗,计量式漏斗可以对漏斗的下料量进行计数,这样可以对由第一漏斗漏下的砂石的量进行大致的记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坑内设置有第二漏斗,所述第二漏斗下端设置于输送带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挖砂石时,不仅要在陆地上进行挖掘,而且还需要在河道内挖取,在河道内挖取的砂石经过第二漏斗进入下料坑并落到输送带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坑内设置有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设置于下料坑底部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接到下料坑外并且在排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由河道内挖取的砂石内含有水,所以会在下料坑内积存积水,通过排水机构可以将积水及时的排出,避免积水影响输送带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道两侧边沿刷有起警示作用的警示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道的两侧边沿刷有警示条,可以警示其他车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车道设置成高于地面的结构,即将车道设置成倒车专用车道,可以防止其他车辆或行人对装载车的倒车过程造成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漏斗;2、车道;3、下料坑;4、滤网;5、输送带;6、平台;7、斜坡;8、护栏;9、第二漏斗;10、排水机构;11、排水管;12、水泵;13、警示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大型装载车倒卸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车道2,车道2包括高于地面的平台6,在平台6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平台6上表面和地面的斜坡7,装载车沿斜坡7可以开到平台6上,在车道2的两侧设置有护栏8,并且在车道2的两侧边沿涂有具有警示作用的警示条13;在平台6远离斜坡7的一侧的地面上开设有下料坑3,并且下料坑3的底面位于地面以下,在下料坑3内设置有第一漏斗1,第一漏斗1为计量式漏斗,并且第一漏斗1的顶端和平台6上表面平齐,第一漏斗1靠近平台6的一侧上边沿略高于平台6上表面,这样可以防止装载车向后倒车时不小心倒车过度。

在第一漏斗1的进料口设置有网格状的滤网4,滤网4由若干根钢筋横竖交叉固定而成,装载车沿斜坡7倒车到平台6上后,将车内的砂石倒进第一漏斗1内,通过滤网4的过滤将砂石中掺杂的一些碎布条以及塑料袋等杂物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砂石进入第一漏斗1内并向下落到输送带5上,由输送带5带动向前传送。

在下料坑3内还设置有第二漏斗9,第二漏斗9的底端出料口位于输送带5上方,并且第二漏斗9是用于输送河道内的砂石,第一漏斗1是用于输送陆地上的砂石,这样由于河道内的砂石中会混有水,所以会导致下料坑3内存在一定的积水,当积水过多时会影响输送带5的正常运行,因此在下料坑3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机构10,可以将下料坑3内的积水及时的排出去,排水机构10包括设置在下料坑3底部的排水管11,排水管11一端设置在下料坑3底部,另一端连接到下料坑3外部,并且在排水管11上设置有水泵12,用于将下料坑3内的水抽出,避免下料坑3内产生积水。

在工作时,通过运载车将从陆地上挖取的砂石进行运输,由于运载车需要以倒车的方式开到第一漏斗1旁,为了防止倒车过程中有其他车辆或行人的干扰,设置了高于底面的车道2,这样在装载车倒车过程中,便可以减少其他车辆或行人对装载车的干扰,在车道2两侧设置护栏8可以增强安全性;当装载车倒车到靠近第一漏斗1时,将车内的砂石倒下,经过滤网4的过滤后向下落到输送带5上,由输送带5带动向前传送,同时由河道内挖取的砂石经由第二漏斗9落下并落到输送带5上向前输送,由于河道内的砂石掺杂有水,所以会在下料坑3内存有积水,当积水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排水管11将下料坑3内的积水及时排出,避免影响输送带5的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