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螺杆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电梯驱动方式基本分为两种:一种为曳引驱动电梯,另一种是液压驱动电梯。这两种驱动形式的电梯对所使用的大楼建筑要求较高。曳引驱动电梯由于有轿厢平衡对重装置所占空间较大,而且对大楼要求有顶层高度,底坑深度,速度越快这高度和深度就越大;此外还要配套有专门的机房。液压驱动电梯的液压泵工作时噪音较大,油缸、管路密封件易漏油,污染环境,泵站占用空间,液压油的温度容易升高,油温的上升更易漏油和老化密封件,故障率增高,所以这种结构形式的电梯不易频繁使用。更重要的是,在现有技术中,如果对已经建成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中加装电梯,则上述两种形式的电梯均不适合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螺杆电梯,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梯占用空间较大,结构复杂,噪音较大的缺陷,尤其是可以满足用户在已经建成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中进行加装电梯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杆电梯,包括:框架、安装在框架外侧的并呈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直线导轨及安装在框架内侧的第二直线导轨、轿厢、电机、传动螺杆、与传动螺杆配合的传动螺母、与传动螺母横向连接并被第二直线导轨所导引的连接组件,以及至少两个相对于传动螺杆对称设置的滑轮牵引组件;
所述电机与传动螺杆之间轴向装配联轴器与制动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轴向贯穿制动器并与传动螺杆呈一体式连接,所述轿厢的侧面安装有两排垂直设置并与第一直线导轨咬合的滑块以及至少一个与滑块连接的牵引架,所述牵引架连接轿厢;
所述滑轮牵引组件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定滑轮和过渡滑轮,横向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侧部的动滑轮,以及依次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框架顶部,并依次缠绕动滑轮、过渡滑轮及定滑轮并将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通过钩持件与牵引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丝绳通过钩持件钩持牵引架的下沿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轿厢的侧面安装有上下设置的上牵引架与下牵引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丝绳通过钩持件钩持上牵引架的下沿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外壳以及与制动器外壳装配的法兰盘;
所述制动器外壳内置有线圈、弹簧,所述弹簧连接衔铁,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轴套,轴套套接转子,所述转子的两侧设置摩擦环片,所述输出轴开设纵向设置的键销槽,所述轴套通过方键销与键销槽的卡接以实现与输出轴的装配,所述制动器外壳与法兰盘通过若干螺栓轴向连接;所述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以通过弹簧推动衔铁向下运动,以通过所述衔铁与法兰盘共同夹紧转子两侧所设置的摩擦环片,以完成制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动器还包括套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制动器外壳螺接的扭矩调节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轴器包括:膜片联轴器、轮胎式联轴器、梅花联轴器或者鼓形齿式联轴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滑轮与过渡滑轮含有数量相等且具有至少两个滑轮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滑轮与过渡滑轮的滑轮槽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定滑轮的滑轮槽的数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示出的螺杆电梯可在已经建成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中进行安装与使用,并具有占地面积小,不需要机房与基坑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传统电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噪音较大的缺陷,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并具有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杆电梯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杆电梯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出的制动器在执行制动操作前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出的制动器在执行制动操作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图1至图4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螺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的,参图1与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示出的一种螺杆电梯,其包括:框架4、安装在框架4外侧的并呈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直线导轨13及安装在框架4内侧的第二直线导轨19、轿厢50、电机1、传动螺杆3、与传动螺杆3配合的传动螺母7、与传动螺母7横向连接并被第二直线导轨19所导引的连接组件12,以及至少两个相对于传动螺杆3对称设置的滑轮牵引组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螺杆电梯具体包括两个框架4,两个框架4可直接与墙壁固定,以形成整个螺杆电梯的骨架。框架4采用内部中空且横截面基本呈矩形的钢管制成。两个框架4之间自下而上分别设置底座板41、连接板42、连接板43、基板80、连接板44以及顶板45。底座板41直接通过膨胀螺栓或者螺栓组件安装在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地面上。电机1安装在连接板41上且电机1位于整个螺杆电梯的底部。
电机1与传动螺杆3之间轴向装配联轴器2与制动器8,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111轴向贯穿制动器8并与传动螺杆3呈一体式连接。联轴器2设置在连接板32与连接板43之间,制动器8设置在基板80上。电机1的输出轴111自下而上轴上装配联轴器2及制动器8,并通过制动器8轴向连接所述传动螺杆3。
轿厢50的侧面安装有两排垂直设置并与第一直线导轨13咬合的滑块11以及至少一个与滑块11连接的牵引架,以通过所述牵引架连接轿厢50。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轿厢50的侧面(靠近框架4的一侧)安装有上下布垂直设置的上牵引架6与下牵引架5。
所述滑轮牵引组件包括设置在框架4上的定滑轮16和过渡滑轮15,横向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12侧部的动滑轮14,以及依次钢丝绳24。所述钢丝绳24一端固定在框架4顶部,并依次缠绕动滑轮14、过渡滑轮15及定滑轮16并将所述钢丝绳24的另一端通过钩持件30与牵引架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螺杆电梯包括两个相对于传动螺杆3对称设置的滑轮牵引组件,当然也可装置为三个或者四个,只要确保每个滑轮牵引组件中所设置的滑轮(即动滑轮14、过渡滑轮15及定滑轮16)平行布置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含有两个相对于传动螺杆3对称设置的滑轮牵引组件作示范性说明。
具体的,在顶板45设置有转动轴20,转动轴20上设置两个定滑轮16。在转动轴20的下方同样设置另一个转动轴28,转动轴28设置在两个框架4之间,并在转动轴28上设置两个过渡滑轮15。传动螺杆3的一端连接制动器8,另一端通过轴承座27固定在连接板44上。连接组件12与传动螺母7刚性连接,且连接组件12的两端配置有水平设置的转轴17,转轴17上配置有动滑轮14。同时,该连接组件12通过连接杆22、连接杆套23及导轨座18与第二直线导轨19实现在垂直方向上的滑动,并实现了限制了转轴17的转动,因此同时也实现了限制两个动滑轮14转动的效果,由此防止了两个牵引轿厢50的钢丝绳24发生扭曲及缠绕。动滑轮14可在转轴17上自由转动。
在电机1工作时,电机1的驱动轴111通过联轴器2及制动器8将转动力传递至传动螺杆3。传动螺母7由于与连接组件12刚性连接,由此确保传动螺母7不发生横向转动而仅仅在传动螺杆3的驱动下实现上下运动,由此,通过该连接组件12整体地带动两个动滑轮14实现上升或者下降运动。该连接组件12在上升或者下降运动过程中通过其横向连接的两个动滑轮14实现整体地上升或者下降。
参图2所示,钢丝绳24(图1及图2虚线部分即钢丝绳24)的一端通过绳头21固定在顶板45上,绳头21中配置有弹簧,从而起到减震及缓冲的作用。钢丝绳24向下延伸并通过动滑轮24的底部向上缠绕并从过渡滑轮15与定滑轮16之间穿过,并向上延伸绕经该定滑轮16,最后向下延伸以最终通过钩持件30钩持在上牵引架6的下沿口61。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钢丝绳24通过钩持件30钩持牵引架的下沿口,并进一步具体为,钢丝绳24通过钩持件30钩持上牵引架6的下沿口61,当然也可将将钢丝绳24末端所设置的钩持件30钩池下牵引件5的下沿口51。通过钢丝绳24拉拽上牵引架6或者下牵引架5,从而驱动轿厢50实现上升或者下降。在轿厢50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通过轿厢50的侧面安装有两排垂直设置并与第一直线导轨13咬合的多个滑块11,以实现通过滑块11与第一直线导轨13的共同配合,以起到对轿厢50的导引作用。同时,在两个动滑轮14作上升或者下降运动过程中,可通过导轨座18与第二直线导轨19的相互咬合实现滑动连接,以对连接组件12及横向装配在连接组件12两侧的两个动滑轮14起到导引作用,从而实现了保持两个动滑轮14整体地作上升或者下降操作。
当动滑轮14向下运动时,钢丝绳24拉拽上牵引架6上升,从而驱动与上牵引架6连接的轿厢50垂直向上运动。反之,当动滑轮14向上运动时,轿厢50在其重力的作用下被钢丝绳24所拉拽,同时并在第一直线导轨13及滑块11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轿厢50向下运动。
轿厢50的底部设置有轿厢托架10,所述下牵引架5与轿厢托架10连接。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该螺杆电梯还包括设置在框架4下方并直接安装在地面100上的底座40。
具体的,该联轴器2包括:膜片联轴器、轮胎式联轴器、梅花联轴器或者鼓形齿式联轴器,并最优选为鼓形齿式联轴器。电机1为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并最优选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可在外置的控制器的驱动下,实现顺时针与逆时针的转动,从而驱动轿厢50的上升或者下降。
参图3及图4所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该制动器8包括:制动器外壳89以及与制动器外壳89装配的法兰盘86。制动器8被整体的安装在位于基板80上。
制动器外壳89内置有线圈82、弹簧81,所述弹簧81连接衔铁84,电机1的输出轴111上套接轴套88,轴套88套接转子85,所述转子85的两侧设置摩擦环片851,所述输出轴111开设纵向设置的键销槽31,所述轴套88通过方键销852与键销槽31的卡接以实现与输出轴111的装配,所述制动器外壳89与法兰盘86通过若干螺栓87轴向连接。所述线圈82通电后产生磁场以通过弹簧81推动衔铁84向下运动,以通过所述衔铁84与法兰盘86共同夹紧转子85两侧所设置的摩擦环片851(参图4所示),以完成制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制动器8还包括套接在电机1的输出轴111上并与制动器外壳89螺接的扭矩调节环83。通过旋转该扭矩调节环83可调节弹簧81的纵向伸缩量,以实现衔铁84与法兰盘86之间的间隙的调整。当摩擦环片851变薄时,可适当旋转该扭矩调节环83,以缩小衔铁84与法兰盘86之间的间隙,从而保证了该制动器8制动时的灵敏性与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定滑轮16只能设置一个滑轮槽,而动滑轮14与过渡滑轮15含有数量相等且具有至少两个滑轮槽,当然动滑轮14与过渡滑轮15也可均设置一个滑轮槽。钢丝绳24被限制在上述定滑轮16、过渡滑轮15及动滑轮14的滑轮槽中运动。同时,所述动滑轮14与过渡滑轮15的滑轮槽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定滑轮16的滑轮槽的数量。需要说明的是,若动滑轮14与过渡滑轮15中设置超过两个滑轮槽,则在垂直方向上,动滑轮14与过渡滑轮15之间需要错位设置,并具体为在垂直方向上错位设置,且错位设置的距离为相邻两个滑轮槽之间的距离的1/2,从而防止钢丝绳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干涉与缠绕的现象。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