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3479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蛋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领域,具体的说,是提供一种蛋托。



背景技术:

现有的蛋托多为压制纸浆模或为塑料制品,不仅制作起来麻烦,成本高。而且整体结构上较为单薄也不够环保,对蛋的保护效果不是很好,回收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蛋托制作麻烦,成本高,不环保,且对蛋类保护不到位的缺陷,提供一种简易蛋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蛋托,包括托架,所述托架具有上部空腔和下部空腔,托架顶部具有多个缓冲插槽,每个缓冲插槽都由一个圆分割而成的多个可以向下折叠的扇形护翼而形成;托架中部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上具有多个缓冲基座,每个缓冲基座由一个圆环分割而成的多个扇环构成;托架底部具有多个缓冲孔11;所述的缓冲插槽、缓冲基座和缓冲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蛋托由一整块纸板折叠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纸板分成八个纸板区,第一纸板区、第二纸板区、第三纸板区与第四纸板区折叠成蛋托上部空腔,第五纸板区、第六纸板区、第七纸板区、第八纸板区与第四纸板区折叠成蛋托下部空腔。

作为优选,所述纸板为瓦楞纸。

作为优选,所述托架宽为5.2cm,上部空腔与下部空腔高度均为3.5cm, 缓冲插槽直径为4.8cm, 缓冲基座圆环的内径为3cm,外径为4.4cm,缓冲孔直径为2.5cm。

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由一张纸板折叠而成,只需要简单的裁剪,就能够形成有一个缓冲腔体,而且缓冲插槽可以根据蛋的自身大小自行调节,对大小不一的蛋皆有保护作用。解决了现有蛋托制作麻烦,成本高,不环保。且对蛋类保护不到位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价格低廉,保护效果好。并且,本实用新型可再次恢复成一个纸板回收再利用,又节省了空间,给回收提供了便利。可反复利用,节省了资源,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蛋托的展开图;

图2为蛋托折叠并放入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蛋托折叠未放入蛋时俯视图;

图4为蛋托折叠未放入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蛋托折叠未放入鸡蛋时的侧面截面图。

图中:1第一纸板区、2第二纸板区、3第三纸板区、4第四纸板区、5第五纸板区、6第六纸板区、7第七纸板区、8第八纸板区、9缓冲基座、10缓冲插槽、11缓冲孔、12蛋、13上部空腔、14下部空腔,15缓冲板、16扇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蛋托,包括托架,托架宽为5.2cm,所述托架具有上部空腔13和下部空腔14,上部空腔13与下部空腔14高度均为3.5cm。托架顶部具有多个直径为4.8cm的缓冲插槽10,每个缓冲插槽10都由一个圆分割(切线)而成的多个可以向下折叠的扇形护翼而形成;托架中部设置有缓冲板15,缓冲板15上具有多个缓冲基座9,每个缓冲基座9由一个圆环分割(切线)而成的多个扇环16构成,圆环的内径为3cm,外径为4.4cm。托架底部具有多个直径为2.5cm的缓冲孔11;所述的缓冲插槽10、缓冲基座9和缓冲孔11的位置一一对应。为方便操作,圆环处径处压线圈。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蛋托,由一整块纸板折叠而成,其中第一纸板1、第三纸板3、第五纸板5、第七纸板7有剪裁。第一纸板区1、第二纸板区2、第三纸板区3与第四纸板区4折叠成蛋托上部空腔13。第五纸板区5、第六纸板区6、第七纸板区7、第八纸板区8与第四纸板区4折叠成蛋托下部空腔14。第三纸板区3上有四个缓冲插槽10,每个缓冲插槽10都由一个圆分割(切线)而成的多个扇形护翼向下折叠而形成。第一纸板区1和第七纸板区7上有四个缓冲基座9,每个缓冲基座9由一个圆环分割(切线)而成的多个扇环16构成,与第一纸板区1上的四个缓冲插槽10一一对应。蛋12通过第一纸板区1上的缓冲插槽10放入、由第三纸板区3、第七纸板区7折叠后形成的缓冲腔体固定。第五纸板区5上剪裁有四个圆形的缓冲孔11,与第三纸板区3上的缓冲插槽10和第一纸板区1、第七纸板区7上的缓冲基座9一一对应。这样在装有蛋12的蛋托上放置新蛋托时,蛋12露出的部分就能进入缓冲孔11被保护,新蛋托也能被更好的固定。而且当想取出蛋12时,也可以从缓冲孔11处将蛋12从缓冲插槽10推出。方便把蛋12取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纸板为硬纸板,具体的说是瓦楞纸。所述蛋托宽为5.2cm,上部空腔13与下部空腔14高度均为3.6cm, 缓冲插槽10直径为3.5cm, 缓冲基座9圆环的内径为2.8cm,外径为3.5cm,缓冲孔11直径为2.8cm。为方便操作,圆环处径处压线圈。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