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增压功能的顶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228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具有增压功能的顶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装置,具体涉及具有增压功能的顶升机构。



背景技术:

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用钢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分为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两种,原理各有不同。从原理上来说,液压千斤顶所基于的原理为帕斯卡原理,即: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这样,在平衡的系统中,比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压力也比较大,这样能够保持液体的静止。所以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得到不同端上的不同的压力,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变换的目的。机械千斤顶采用机械原理,以往复扳动手柄,拔爪即推动棘轮间隙回转,小伞齿轮带动大伞齿轮、使举重螺杆旋转,从而使升降套筒获得起升或下降,而达到起重拉力的功能。但机械千斤顶不如液压千斤顶简易。

其中,液压千斤顶又称油压千斤顶,是一种采用柱塞或液压缸作为刚性顶举件的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其缺点是起重高度有限。当使用液压千斤顶顶起重物到一定高度时,很难压下杠杆手柄,导致使用者没办法进一步加大千斤顶的举升力,从而不能增大重物的顶起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使用液压千斤顶顶起重物到一定高度时,很难压下杠杆手柄,导致没办法进一步加大千斤顶的举升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增压功能的顶升机构,解决当使用液压千斤顶顶起重物到一定高度时,很难压下杠杆手柄,导致没办法进一步加大千斤顶的举升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在帕斯卡定律的基础上作出的发明创造。帕斯卡定律是流体静力学的一条定律,帕斯卡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力的大小根据静压力基本方程:p=p0+ρgh得出,p0为外加的压强,ρgh为原来的压强,p为变化后总的压强。比如,盛放在密闭容器内的液体,其本身的压强为ρgh,其外加压强p0发生变化时,只要液体仍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不变,液体中任一点的压强均将发生同样大小的变化。这就是说,在密闭容器内,施加于静止液体上的压强将以等值同时传到各点,即p=p0+ρgh。这就是帕斯卡原理,或称静压传递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具有增压功能的顶升机构,包括液压千斤顶本体,所述液压千斤顶本体包括吸油油缸、工作油缸、进油管道Ⅰ、单向阀Ⅰ、工作活塞杆、工作活塞、油箱、出油管道Ⅰ、截止阀Ⅰ、吸油活塞、吸油活塞杆、杠杆手柄,吸油管道、加压装置、进油管道Ⅱ和出油管道Ⅱ;所述吸油活塞、吸油活塞杆和杠杆手柄依次连接,且吸油活塞和吸油活塞杆位于吸油油缸中;所述吸油管道将吸油油缸和油箱连通,在吸油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Ⅲ,在工作活塞杆伸出工作油缸的那一端设置有顶物板;所述吸油油缸通过进油管道Ⅰ与工作油缸连通,所述单向阀Ⅰ设置在进油管道Ⅰ上;所述工作活塞杆和工作活塞连接,并均位于工作油缸中;所述出油管道Ⅰ将工作油缸和油箱连通,所述截止阀Ⅰ设置在出油管道Ⅰ上。单向阀是流体只能沿进水口流动,出水口介质却无法回流,俗称单向阀。单向阀又称止回阀或逆止阀。用于液压系统中防止油流反向流动,或者用于气动系统中防止压缩空气逆向流动。

所述加压装置通过进油管道Ⅱ与吸油油缸连通,并且加压装置还通过出油管道Ⅱ与油箱连通;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油缸,在加压油缸中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加压活塞杆和加压活塞,所述加压活塞杆的末端依次穿过加压油缸的端面和工作油缸的底面,且加压活塞杆的末端与工作活塞上远离工作活塞杆的端面相接触;所述进油管道Ⅱ将吸油油缸和加压油缸连通,使油液能够从吸油油缸进入加压油缸中,并推动加压活塞往工作活塞的方向运动;在进油管道Ⅱ上设置有单向阀Ⅱ和截止阀Ⅱ,所述截止阀Ⅱ设置在单向阀Ⅱ和吸油油缸之间;所述出油管道Ⅱ将加压油缸与油箱连通,在出油管道Ⅱ上设置有截止阀Ⅲ。

进一步地,所述加压油缸的横截面大于工作油缸的横截面。根据压力公式:F=pS,可知,压强p一定的时候,受力面积S越大,所受到的力F越大。从而能对工作油缸进行增压作业,进而增加举升重物的高度。

进一步地,在进油管道Ⅰ上设置有进油截止阀。工作活塞上远离工作活塞杆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尺寸与活塞杆的尺寸相匹配,便于压活塞杆的末端插入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压功能的顶升机构,通过设置的加压装置,提高了液压千斤顶的举升力,进而能增加重物的顶起高度,解决了现有的液压千斤顶起重高度有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压活塞杆和工作活塞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吸油油缸,2-工作油缸,3-进油管道Ⅰ,4-单向阀Ⅰ,5-工作活塞杆,6-工作活塞,7-加压油缸,8-加压活塞杆,9-加压活塞,10-进油管道Ⅱ,11-单向阀Ⅱ,12-截止阀Ⅱ,13-出油管道Ⅱ,14-截止阀Ⅲ,15-油箱,16-出油管道Ⅰ,17-截止阀Ⅰ,18-凹槽,19-吸油活塞,20-吸油活塞杆,21-杠杆手柄,22-吸油管道,23-单向阀Ⅲ,24-顶物板,25-进油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压功能的顶升机构,包括液压千斤顶本体,所述液压千斤顶本体包括吸油油缸1、工作油缸2、进油管道Ⅰ3、单向阀Ⅰ4、工作活塞杆5、工作活塞6、油箱15、出油管道Ⅰ16、截止阀Ⅰ17、吸油活塞19、吸油活塞杆20、杠杆手柄21,吸油管道22、加压装置、进油管道Ⅱ10和出油管道Ⅱ13;所述吸油活塞19、吸油活塞杆20和杠杆手柄21依次连接,且吸油活塞19和吸油活塞杆20位于吸油油缸1中;所述吸油管道22将吸油油缸1和油箱15连通,在吸油管道22上设置有单向阀Ⅲ23,在工作活塞杆5伸出工作油缸2的那一端设置有顶物板24;所述吸油油缸1通过进油管道Ⅰ3与工作油缸2连通,所述单向阀Ⅰ4设置在进油管道Ⅰ3上;所述工作活塞杆5和工作活塞6连接,并均位于工作油缸2中;所述出油管道Ⅰ16将工作油缸2和油箱15连通,所述截止阀Ⅰ17设置在出油管道Ⅰ16上。单向阀是流体只能沿进水口流动,出水口介质却无法回流,俗称单向阀。单向阀又称止回阀或逆止阀。用于液压系统中防止油流反向流动,或者用于气动系统中防止压缩空气逆向流动。

所述加压装置通过进油管道Ⅱ10与吸油油缸1连通,并且加压装置还通过出油管道Ⅱ13与油箱15连通;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油缸7,在加压油缸7中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加压活塞杆8和加压活塞9,所述加压活塞杆8的末端依次穿过加压油缸7的端面和工作油缸2的底面,且加压活塞杆8的末端与工作活塞6上远离工作活塞杆5的端面相接触;所述进油管道Ⅱ10将吸油油缸1和加压油缸7连通,使油液能够从吸油油缸1进入加压油缸7中,并推动加压活塞9往工作活塞6的方向运动;在进油管道Ⅱ10上设置有单向阀Ⅱ11和截止阀Ⅱ12,所述截止阀Ⅱ12设置在单向阀Ⅱ11和吸油油缸1之间;所述出油管道Ⅱ13将加压油缸7与油箱15连通,在出油管道Ⅱ13上设置有截止阀Ⅲ14。

进一步地,所述加压油缸7的横截面大于工作油缸2的横截面。根据压力公式:F=pS,可知,压强p一定的时候,受力面积S越大,所受到的力F越大。从而能对工作油缸2进行增压作业。

进一步地,在进油管道Ⅰ3上设置有进油截止阀25。工作活塞6上远离工作活塞杆5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的尺寸与活塞杆8的尺寸相匹配,便于压活塞杆8的末端插入凹槽18中。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出的具体使用说明。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步骤如下:

1、将顶物板24放在重物下方;

2、先打开进油截止阀25,并关闭截止阀Ⅱ12、截止阀Ⅲ14和截止阀Ⅰ17,然后提起杠杆手柄21使吸油活塞19向上移,吸油活塞19下端的油腔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空腔;这时,单向阀Ⅲ23打开,通过吸油管道22从油箱15中吸油;

3、在用力压下杠杆手柄21,吸油活塞19下移,吸油活塞19下端的油腔压力升高,单向阀Ⅲ23关闭,单向阀Ⅰ4打开,吸油活塞19下端的油液经过进油管道Ⅰ3输入工作油缸2的下腔,迫使工作活塞6向上移动,从而顶起位于顶物板24上方的重物;

4、再次提起杠杆手柄21,单向阀Ⅰ4自动关闭,使油液不能倒流,从而保证了重物不会自行下落;通过不断地往复搬动杠杆手柄21,就能将重物逐渐顶起;

5、当提升重物到下压杠杆手柄21非常吃力的时候,关闭进油截止阀25,打开截止阀Ⅱ12;当杠杆手柄21下压时,吸油活塞19下端的油腔压力升高,单向阀Ⅲ23关闭,进油管道Ⅰ3由于进油截止阀25处于关闭状态,因此进油管道Ⅰ3不通;吸油活塞19下端的油液经过进油管道Ⅱ10输入加压油缸7的下腔,迫使加压油塞9向上移动,从而顶起位于加压油塞9上方的工作活塞6,进而顶起位于顶物板24上方的重物;

6、完成重物的顶起作业后,打开截止阀Ⅲ14和截止阀Ⅰ17,工作油缸2下腔的油液通过出油管道Ⅰ16流回油箱15,加压油缸7下腔的油液通过油管道Ⅱ13流回油箱15,工作活塞6和加压油塞9自动下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