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切割聚酰亚胺薄膜的送卷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165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切割聚酰亚胺薄膜的送卷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切割聚酰亚胺薄膜的送卷轴,应用于聚酰亚胺薄膜切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薄膜经过亚胺机成型卷设后,需要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聚酰亚胺薄膜经过切割设备分切成不同宽度规格的薄膜产品,而切割设备是通过把聚酰亚胺薄膜放置在送卷转轴上,经导向转轴经过切刀分切成不同宽度的薄膜,但现有的切刀位置是固定设置的,在改变不同切割位置获得不同宽度的薄膜产品时,调节切刀位置十分不方便,为此,我们设计一种可调节切割聚酰亚胺薄膜的送卷轴,通过薄膜在送卷轴上改变起始送卷位置,满足不同宽度薄膜的切刀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切割聚酰亚胺薄膜的送卷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切割聚酰亚胺薄膜的送卷轴,包括:送卷转轴、轴承座、侧机架、调节凹槽、调节滚轮、调节螺杆、丝块、固定板、调节手柄、小齿轮、大齿轮,所述送卷转轴的两侧轴端转动设置在两侧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在侧机架上,所述送卷转轴的右侧轴端设置调节凹槽,所述调节凹槽内滚动装配设置相配套的调节滚轮,所述调节滚轮右侧壁固接水平设置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上螺纹连接丝块内的丝孔,所述送卷转轴左侧轴端固接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下方设置的大齿轮,所述大齿轮转动设置在左侧机架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送卷转轴中间段位丝纹端,所述丝纹端螺纹连接相应的套块,所述套块的左右两端设置限位挡块。

优选的,所述丝块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且固定板固定连接右侧机架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右侧杆端固接调节手柄。

优选的,所述大齿轮的齿轮宽度至少为小齿轮的齿轮宽度的两倍。

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手柄旋转,调节螺杆在丝块上转动调节左右位置,使得设置在调节凹槽内的调节滚轮拉动送卷转轴左右调节位置,满足不同宽度薄膜的切刀位置;调节方便,送卷转轴右侧的调节凹槽内滚动设置调节滚轮,左侧的小齿轮啮合传动连接大齿轮,使得送卷转轴调节稳定可靠,转动送卷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切割聚酰亚胺薄膜的送卷轴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切割聚酰亚胺薄膜的主视图。

其中:1-送卷转轴;2-轴承座;3-侧机架;4-调节凹槽;5-调节滚轮;6-调节螺杆;7-丝块;8-固定板;9-调节手柄;10-小齿轮;11-大齿轮;12-丝纹端;13-套块;14-限位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切割聚酰亚胺薄膜的送卷轴,包括:送卷转轴1、轴承座2、侧机架3、调节凹槽4、调节滚轮5、调节螺杆6、丝块7、固定板8、调节手柄9、小齿轮10、大齿轮11,所述送卷转轴1的两侧轴端转动设置在两侧轴承座2内,所述轴承座2固定安装在侧机架3上,使得送卷转轴1在两侧机架3上的轴承座2上转动送卷。

所述送卷转轴1的右侧轴端设置调节凹槽4,所述调节凹槽4内滚动装配设置相配套的调节滚轮5,所述调节滚轮5右侧壁固接水平设置的调节螺杆6,所述调节螺杆6上螺纹连接丝块7内的丝孔,所述丝块7固定设置在固定板8上,且固定板8固定连接右侧机架3的侧壁,所述调节螺杆6右侧杆端固接调节手柄9。

所述送卷转轴1左侧轴端固接小齿轮10,所述小齿轮10啮合传动连接下方设置的大齿轮11,所述大齿轮11转动设置在左侧机架3的侧壁上,所述大齿轮11的齿轮宽度至少为小齿轮10的齿轮宽度的两倍,使得小齿轮10随送卷转轴1左右调节时,始终与大齿轮11之间形成稳定的啮合传动连接。

所述送卷转轴1中间段位丝纹端12,所述丝纹端12螺纹连接相应的套块13,所述套块13的左右两端设置限位挡块14,套块13上用于放置需要切割的聚酰亚胺薄膜卷筒,并通过两侧的限位挡块14限定,使得送卷稳定。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聚酰亚胺薄膜卷筒放置在套块13上,套块13上设置的限位挡块14限定固定薄膜卷筒的两侧,套块13螺纹转动至送卷转轴1的丝纹端,使得薄膜卷筒在送卷转轴1上稳定卷设送卷,在调节不同的送卷位置时,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调节手柄9,调节手柄9转动调节螺杆6,使得调节螺杆6可以旋转调节左右长度,使得调节螺杆6拉动左侧杆端固接的调节滚轮5左右调节,调节滚轮5左右调节拉动送卷转轴1左右调节位置,从而满足送卷转轴1上的薄膜卷筒左右调节,适应不同宽度的切刀位置。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手柄旋转,调节螺杆在丝块上转动调节左右位置,使得设置在调节凹槽内的调节滚轮拉动送卷转轴左右调节位置,满足不同宽度薄膜的切刀位置;调节方便,送卷转轴右侧的调节凹槽内滚动设置调节滚轮,左侧的小齿轮啮合传动连接大齿轮,使得送卷转轴调节稳定可靠,转动送卷稳定可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