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矿浆分配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6398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矿浆分配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浆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矿浆分配箱。



背景技术:

在选矿、选煤、污水处理等行业中,通常使用渣浆泵、污水泵等将矿浆(或者污水、污泥等)输送到高位敞口的矿浆分配箱中,再通过该矿浆分配箱将矿浆分配到两个下游处理设备(比如浓密机、斜板浓密箱)。由于矿浆是在一定压力下进入矿浆分配箱的,矿浆从流体力学特征上存在从高压到标准大气压的泄压过程,现行使用的矿浆分配箱俯视图均为矩形,矿浆在矩形容器容易形成紊流,导致矿浆分配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矿浆分配箱,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无需动力,便于操作和实施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矿浆分配箱,包括顶部敞口的外箱1和内箱2,内箱2设置于外箱1中,内箱2的高度低于外箱1的高度,矿浆分配管连接在外箱1和内箱2之间,进浆管的管口位于内箱2正上方,矿浆进入内箱2后溢流进入外箱1。

所述矿浆分配管包括分配管一3和分配管二6,分别接入两个下游设备。

所述进浆管包括主进浆管4和备用进浆管5。

所述外箱1和内箱2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所述外箱1的长边长度为进浆管直径的8-15倍,内箱2的长边长度为进浆管直径的4-10倍,内箱2的长边长度为外箱1长边长度的0.5-0.8倍。

所述内箱2的短边长度为长边长度的0.6-0.8倍。

所述外箱1的短边长度为长边长度的0.6-0.8倍。

所述内箱2的高度为外箱1高度的0.4-0.6倍。

所述内箱2的高度高于矿浆分配管。

所述矿浆分配管的直径为进浆管直径的1.5-3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因紊流引起的矿浆分配不均匀问题,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便于操作。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用渣浆泵、污泥泵输送到高处的矿浆均匀的分配到两个下游处理设备中,适用于选矿、选煤、污水处理等行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分配箱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2是现有分配箱的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配箱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配箱的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矿浆分配箱,用泵通过进浆管将矿浆直接输送到分配箱中,分配到两侧。图中,进浆管包括主进浆管4和备用进浆管5,分配箱只有单一的外箱1,矿浆在外箱1中,通过两个矿浆分配管3、6送往两个下游设备。

而本实用新型的矿浆分配箱如图3和图4所示,在外箱1中设置了内箱2,整体呈“回”字形嵌套结构。外箱1和内箱2均顶部敞口,内箱2的高度低于外箱1的高度,矿浆分配管连接在外箱1和内箱2之间,进浆管的管口位于内箱2正上方,令矿浆先跌落进入内箱2,内箱2内的矿浆通过水打水,实现缓冲和稳定液体流动,然后溢流进入外箱1,再通过矿浆分配管均匀分配送往下游设备。其中,矿浆分配管包括分配管一3和分配管二6,分别接入两个下游设备。进浆管包括主进浆管4和备用进浆管5。

本实用新型中,外箱1和内箱2均采用长方体结构,其中,外箱1的长边为进浆管直径的8-15倍,内箱2的长边为进浆管直径的4-10倍,内箱2短边长度为长边的0.6-0.8倍。外箱1长边约为外箱2长边的0.5-0.8倍,外箱1短边长度为长边的0.6-0.8倍。内箱2高度为外箱1的0.4-0.6倍,同时内箱2要高于两侧矿浆分配管,以保障矿浆从内箱2溢流后再进入矿浆分配管。矿浆分配管的直径为进浆管直径的1.5到3倍。

本实用新型中的矿浆分配箱,可采用普通钢板、不锈钢板焊接而成。也可采用玻璃钢、加厚PVC塑料板等其他复合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用渣浆泵、污泥泵输送到高处的矿浆均匀的分配到两个下游处理设备中,适用于选矿、选煤、污水处理等行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