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5235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车吊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叉车吊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从高处对位于低处的物品进行吊装时,一般会采用起吊架等方式,例如对井下货物的吊装,在岸边对位于低处的船舶、潜艇上物品的吊装输送等,但目前这种起吊方式往往需要在固定地点进行搭建设备,一方面比较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只能对固定的地点进行吊装,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吊具,以解决目前这种起吊方式往往需要在固定地点进行搭建设备,比较费时费力,只能对固定的地点进行吊装,不够灵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叉车吊具,包括:

叉车车体、叉车抬升架、吊具套筒、驱动电机、缠绕轮、滑轮、两条绳索、吊具板以及吊钩;

所述叉车抬升架呈L型,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竖直部和垂直连接于所述竖直部底部的水平部;所述竖直部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叉车车体上;

所述吊具套筒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竖直部上,所述吊具套筒内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位于所述竖直部的外壁与所述吊具套筒的内壁之间;

所述吊具套筒的外壁设置有所述缠绕轮,所述缠绕轮位于两个所述竖直部之间;

所述吊具套筒在所述缠绕轮一侧的外壁设置有通孔,所述竖直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的位置相对应的过孔;

所述叉车车体上设置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缠绕轮的中心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

所述绳索从所述竖直部外侧、所述吊具套筒的底部伸入,部分绕设在所述滑轮上,之后穿过所述过孔和所述通孔,连接于所述缠绕轮上;

两条绳索的末端连接所述吊具板,所述吊钩设置于所述吊具板底部。

所述吊具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叉车抬升架的宽度。

所述吊具板的表面为正方形,所述吊钩设置于所述吊具板底部的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叉车吊具,包括:叉车车体、叉车抬升架、吊具套筒、驱动电机、缠绕轮、滑轮、两条绳索、吊具板以及吊钩;叉车抬升架呈L型,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竖直部和垂直连接于竖直部底部的水平部;竖直部可升降地设置在叉车车体上;吊具套筒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套设于两个竖直部上,吊具套筒内设置有滑轮,滑轮位于竖直部的外壁与吊具套筒的内壁之间;吊具套筒的外壁设置有缠绕轮,缠绕轮位于两个竖直部之间;吊具套筒在缠绕轮一侧的外壁设置有通孔,竖直部上设置有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的过孔;叉车车体上设置有驱动电机,缠绕轮的中心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绳索从竖直部外侧、吊具套筒的底部伸入,部分绕设在滑轮上,之后穿过过孔和通孔,连接于缠绕轮上;两条绳索的末端连接吊具板,吊钩设置于吊具板底部;在使用时,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缠绕轮转动,将绳索缠绕在缠绕轮上,经过滑轮,带动吊具板上升,从而实现吊装低处物体,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叉车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吊具套筒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叉车吊具,包括:叉车车体1、叉车抬升架2、吊具套筒3、驱动电机4、缠绕轮5、滑轮6、两条绳索7、吊具板8以及吊钩9;所述叉车抬升架2呈L型,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竖直部21和垂直连接于所述竖直部21底部的水平部22;所述竖直部21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叉车车体1上;所述吊具套筒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竖直部21上,所述吊具套筒3内设置有滑轮6,所述滑轮6位于所述竖直部21的外壁与所述吊具套筒3的内壁之间;所述吊具套筒3的外壁设置有所述缠绕轮5,所述缠绕轮5位于两个所述竖直部21之间;所述吊具套筒3在所述缠绕轮5一侧的外壁设置有通孔,所述竖直部21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的位置相对应的过孔;所述叉车车体1上设置有所述驱动电机4,所述缠绕轮5的中心与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绳索7从所述竖直部21外侧、所述吊具套筒3的底部伸入,部分绕设在所述滑轮6上,之后穿过所述过孔和所述通孔,连接于所述缠绕轮5上;两条绳索7的末端连接所述吊具板8,所述吊钩9设置于所述吊具板8底部。所述吊具板8的宽度大于所述叉车抬升架2的宽度。所述吊具板8的表面为正方形,所述吊钩9设置于所述吊具板8底部的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叉车吊具在使用时,可通过驱动电机4带动缠绕轮5转动,将绳索7缠绕在缠绕轮5上,经过滑轮6,带动吊具板8上升,从而实现吊装低处物体,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