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6271发布日期:2018-08-10 22:3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饮用水多由塑料瓶或塑料桶盛放,塑料瓶或塑料桶消耗的塑料较多,且码放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液体容器,可更方便地存放液体。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包括箱体、内袋和开关装置。箱体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箱体上设置有底部开口;内袋用于容纳液体,内袋具有出口;开关装置包括壳体、弹性塞及提手。壳体内有流道,流道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连接于内袋的开口;弹性塞第一端固定于流道内,第二端阻塞出液口,第二端能够相对于第一端活动。提手连接于弹性塞的第二端,提手能够在开关装置内活动并使弹性塞发生弹性变形以使第二端打开出液口。开关装置能够由底部开口延伸至容置空间的外部。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流道为L形流道,进液口和出液口位于L形流道的两端。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还包括滑道,滑道的方向平行于出液口的方向,提手可滑动地设置于滑道内。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手包括两个朝相反方向延伸的手柄;壳体包括承力面,承力面垂直于出液口的方向且位于两个手柄之间。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部开口可由箱体上的打孔线限定出的具有预定形状的壁体区域沿打孔线撕开形成。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壁体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由开放式打孔线形成,第二区域由封闭式打孔线形成,封闭式打孔线与开放式打孔线具有重叠部分。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箱体的壁体上设置有由非封闭的打孔线限定出的第三区域壁体,第三区域壁体沿非封闭的打孔线撕开后能够朝向箱体的底部弯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容器,通过箱体形成矩形的容置空间,通过容置空间内的内袋容纳液体。箱体的形状为矩形,因此可以更方便地码放。由于主要依靠箱体提供支撑强度,内袋可由塑料薄膜制成,相对于塑料桶/瓶减等容器少了对塑料的使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纵剖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1中底部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三壁体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纵剖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本实施例中,液体容器包括箱体100、内袋200和开关装置300。箱体100内部具有容置空间110,箱体100上设置有底部开口120。内袋200用于容纳液体,内袋200具有出口210。开关装置300包括壳体310、弹性塞320及提手330。其中,壳体310内有流道,流道包括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进液口311连接于内袋200的出口210。弹性塞320包括第一端321、第二端322和连接部323。弹性塞320的第一端321固定于流道内,第二端322阻塞出液口312。提手330连接于弹性塞320的第二端322,提手330能够在开关装置300内活动并使弹性塞320发生弹性变形以使第二端322打开出液口312。开关装置300能够由底部开口120延伸至容置空间110的外部,以将液体从内袋200中释放出来。

箱体100可以为板式的矩形包装箱,其具有一定的强度,例如可以是包装领域常用的纸板式包装箱。箱体100的内部为容置空间,可容纳物体并可承受物体的张力。箱体100上设置有底部开口120,可以允许开关装置300从箱体100内伸至外部。底部开口120可以是已加工完毕的开口,也可以是仅在纸板(箱体的壁体)上切割了打孔线、尚未形成缺失部分的开口,使用时由人工将打孔线包围的部分去除或折叠从而形成开口。

内袋200可以为塑料袋,成本低且形状可自由变化。内袋200的出口210连接开关装置300,内部液体可通过开关装置300排出。内袋200容纳至箱体100的容置空间110时,开关装置300可以对应放置在底部开口120附近,以便于开关装置300从箱体100的底部开口120取出。

开关装置300包括壳体310、弹性塞320、提手330及承力面340。

壳体310用于连接内袋200、提供液体流出的流道以及容纳弹性塞320和提手330。其中,流道为L形,流道的一端为进液口311、另一端为出液口312。进液口311与内袋200的出口210连接。

壳体310上还包括一段筒状结构,其内部设置有滑道。该筒状结构与L形流道的设置有出液口312的部分平行且连通,滑道可容纳提手330及允许提手330在沿滑道滑动。筒状结构的筒壁上还设置有两个导向槽313,两个导向槽313的侧壁平行。

弹性塞320包括第一端321、第二端322和连接部323。第一端321和第二端322均为空心的柱状结构,第二端322的直径小于第一端321,二者通过连接部323同心地连接为一体。连接部323为弹性材料,当第二端322被沿其轴向朝向第一端321挤压时,连接部323能够发生变形以允许第二端322朝向第一端321移动。

弹性塞320固定于壳体310的流道内,第二端322阻塞出液口312且与出液口312共线。进液口311位于L形流道的转弯处,其设置在L形流道与筒状结构的连通处从而封闭该连通处,防止液体从筒状结构中流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塞320的第二端322也为弹性材料,直径略大于出液口312,因此可以更好地密封流道。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塞320的第一端321、第二端322和连接部323均为弹性材料。

承力面340为一个固定构件的一部分。固定构件设置在筒状结构敞口的一端,其部分结构伸入筒状结构内以对弹性塞320形成端面限位,阻止弹性塞320向外移动。固定构件上设置有两个开口,分别与筒状结构的两个导向槽313重合。

提手330包括提手主体331、连接杆332和手柄333。提手主体331和连接杆332均为柱状结构,连接杆332的直径较小,且小于弹性塞320的第二端322的直径。两个手柄333设置在提手主体331上,且沿提手主体331的径向伸展。

提手330设置在筒状结构的内部且位于承力面340与弹性塞320之间,提手330的连接杆332连接弹性塞320的第二端322,提手主体331在筒状结构的滑道内,两个手柄333分别从筒状结构的两个导向槽313中伸出。

当拉动提手330的手柄333时,提手330能够在壳体310的筒状结构内沿滑道滑动,提手330的连接杆332会拉动弹性塞320的第二端322朝挤压第一端321,此时连接部323发生变形使得连接杆332朝向提手主体331移动,连接杆332离开出液口312,从而使壳体310的L形流道畅通。当提手330朝反向移动时,弹性塞320的第二端322重新回到出液口312中从而阻塞流道。

拉动提手330的手柄333时,食指和中指接触两个手柄333的底面,拇指接触承力面340,三个手指同时施力即可驱动提手330。承力面340设置在导向槽手柄333的上方,垂直于出液口312的方向且位于两个手柄313之间,其驱动方式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便于操作。

参考图5,图5为图1中底部开口120的结构示意图。

底部开口120是由箱体上的打孔线限定出的具有预定形状的壁体区域沿打孔线撕开形成的。具体地,壁体区域包括第一壁体区域121和第二壁体区域122,第一壁体区域121由开放式打孔线123形成,第二壁体区域122由封闭式打孔线124形成,封闭式打孔线124与开放式打孔线124具有重叠部分。

本实施例中,第二壁体区域122为圆形,第一壁体区域121大致U形,形成第一壁体区域121的U形打孔线的底部与第二壁体区域122重合。当沿上述打孔线撕开两个区域时,第二壁体区域122脱离箱体100的壁体并形成圆孔,第一壁体区域121可向上掀起形成孔区域,并与圆孔连通。开关装置300可从该区域伸出,壳体310可卡装于第二壁体区域122形成的圆孔,并由第一壁体区域121复位卡紧。

参考图6,图6为第三壁体区域140的结构示意图。第三壁体区域140用于在箱体100的侧壁上形成长条的孔区域,以便于手掌伸入以向上提起,有助于搬运的便利性。箱体100的壁体上设置有由非封闭的打孔线限定出的第三区域壁体140,第三区域壁体140沿非封闭的打孔线撕开后能够朝向箱体100的底部弯折从而形成开口。

具体地,非封闭的打孔线包括第一打孔线141、第二打孔线142和第三打孔线143三部分,第一打孔线141和第三打孔线143位于第二打孔线142的两端,且延伸方向横向于第二打孔线142。三者围合形成的第三壁体区域140仍然连接在箱体100上,并可通过连接处向箱体100内部或外部翻转,形成开口。搬运箱体100时,手指将第三壁体区域140推入箱体100内即可在箱体100的壁体上形成开口,同时手指可伸入箱体100内将箱体100提起。

本实施例中,第三壁体区域140与箱体100壁体的连接的部分与第二打孔线142大致平行,且第二打孔线142相对于第三壁体区域140与箱体100壁体的连接的部分更靠近位于箱体100底部,使得第三壁体区域140可朝向箱体100的底部翻转。第三壁体区域140只需翻转很小的角度即可产生足以供手指插入的开口,第三壁体区域140不会对箱体100内部的物体造成压迫。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容器,通过箱体形成矩形的容置空间,通过容置空间内的内袋容纳液体。箱体的形状为矩形,因此可以更方便地码放。由于主要依靠箱体提供支撑强度,内袋可由塑料薄膜制成,相对于塑料桶/瓶减少了对塑料的使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