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装电梯用的非线性减振降噪改造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4613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已装电梯用的非线性减振降噪改造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噪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已装电梯用的非线性减振降噪改造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中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因此电梯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电梯的使用给居住和工作在高层建筑中人们提供了方便,不仅节省了许多时间,提高了生活、工作效率,而且减轻了上下楼梯的辛苦。但电梯给人们提供舒适、快速、省时等优点的同时,又给人们带来了低频噪声干扰。近年来有关电梯运行时轨道噪声方面的投诉越来越多,给有关的建筑开发商和电梯厂家增添了许多烦恼。因此,电梯轨道噪声治理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电梯在运行中发出的轨道摩擦噪声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噪声会使人们增加烦恼,但由于上述多种原因,这个问题又难以解决,其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电梯通常要比其他设备离民宅或办公场所更近;第二,由于电梯设备每天连续运行,尤其是在夜间,间歇性的噪声最为突出。通过原有大楼结构向居民家传递,这种非线性低频噪声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而常规的加隔音棉、加隔音板以及加设市场上常规的减振器等措施实际上无法从根本上隔断非线性低频噪声的传播。

噪声源和振动源控制的重点放在非线性低频隔振方面,因为其传播的路径是通过建筑结构的固体传声而扩散传播,主要是由于振动引起,支撑的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陷或基础的刚性较差;各个方向上气隙差超过允许偏差值等,引起的设备周期性振动;设备临界转速出现与机组固有频率相同而引起的共振。电梯载客人数不定,经常性停靠及启动,电机及曳引机间断性开启,非定额工况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电梯系统能量转换变化等原因都会导致机组发生振动,且电梯上下运行时产生非线性的多种低频摩擦振动噪声。

早期的电梯噪音处理这块做的不是很好,噪音的干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休息,所以迫切需要加装一些降噪设备来降低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已装电梯用的非线性减振降噪改造支架,用于降低已装电梯轨道及配套附件发出的噪音,改善居住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装电梯用的非线性减振降噪支架,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降噪部件,所述外壳上端面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降噪部件包括中部固定钢板、减振橡胶块以及设于中部固定钢板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的减振套件,所述减振橡胶块设于中部固定钢板两侧,所述中部固定钢板上端部穿过所述通槽且所述上端部设有用于固定电梯轨道的折弯,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调节减振套件受压大小的调压件,所述减振套件上下两侧设有声桥隔断块;前部壳体与固定块之间设有防超负荷保护钢板。

作为优选,所述减振套件与中部固定钢板相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减振套件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钢板、减振垫以及第二钢板。

作为优选,所述调压件为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将外壳固定于墙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已安装好的电梯,将原有轨道固定钢架切割并焊接已装电梯专用轨道中低频结构噪声的非线性减振降噪支架,可以隔断声音的传播,从根本上降低电梯轨道及配套附件发出的振动及噪声对居民的影响,实现住户室内噪声达标。使用多级结构、双向固定,实现电梯轨道低频降噪的稳定性、安全性、受力变形小;在电梯安装之前安装到位,避免了后续改造的麻烦,加装了可调节螺栓,确保了后期调校、维护方便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1-外壳;11-前部壳体;12-后部壳体;13-通槽;14-调压件;15-固定块;2-降噪部件;21-中部固定钢板;22-减振套件;23-第一钢板;24-减振垫;25-第二钢板;26-折弯;4-防超负荷保护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所示,一种已装电梯用的非线性减振降噪改造支架,包括外壳1以及设于外壳内的降噪部件2,于本实施例中,外壳包括前部壳体11和后部壳体12,前部壳体11上端面开设有通槽13;降噪部件2包括中部固定钢板21和设于中部固定钢板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的减振套件22,减振套件22与中部固定钢板21相垂直设置,其中减振套件22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钢板23、减振垫24以及第二钢板25,其中减振垫24为橡胶材质,在外力作用下可压缩;中部固定钢板21上端部穿过通槽13,且该上端部设有用于固定电梯轨道的折弯26;外壳1上与第二钢板相平行的侧面外侧设有用于调节减振套件受压大小的调压件14,于本实施例中,每侧的调节件14的数量优选为2个,调压件14可为螺栓,外壳1上开设有另一通孔,通孔内设有与螺栓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螺栓穿过另一通孔,作用力于减振套件22上,加装了可调节螺栓,确保了后期调校、维护方便性;减振套件22上下两侧设有声桥隔断块5,有效的。

其中,中部固定钢板21两侧设有减振橡胶块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外壳1上设有用于将外壳固定于墙上的固定块15,固定块15上设有供另一螺栓穿过的通孔,于本实施例中,固定块15可设于前部壳体11上,且与前部壳体11一体成型;前部壳体11与固定块15之间设有防超负荷保护钢板4,可确保长久使用的安全;固定块15与折弯26需位于中部固定钢板21的两侧,因为支架位于电梯轨道和墙中间,所以需要朝两个方向才能分别固定。

使用时,通过固定块15的通孔与墙体相连接,可以通过调节相对两侧的螺栓来微调降噪部件2的位置和承压大小,当相对两侧的螺栓朝同个方向旋转的时候调的是位置;当相对两侧的螺栓反向旋转时,调的是降噪部件2承压大小,当螺栓都朝调降噪部件2运动时,降噪部件2承压增大,当螺栓都远离调降噪部件2运动时,降噪部件2承压减小。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