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0679发布日期:2018-06-28 02:57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线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放线架。



背景技术:

在电线电缆铺设施工中,放线架是不可或缺的设备,缠绕在线盘上的线缆通过防线架的引导输送至下游设备进行利用。

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放线架,包括支架1、线盘2以及线缆3。线盘2为工字轮盘放置在支架1一侧,包括中间轴21和固定连接在中间轴21两端的限位板22。支架1固定设置,支架1包括支撑杆11和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1顶端的安装架12,安装架12上转动连接有转轴121。线缆3缠绕在线盘2上,下游设备拉动线缆3使线缆3从线盘2上拉出并通过转轴121支撑引导输送至下游设备。

在使用这种电缆放线架时,线缆在释放过程中,拉出线缆容易与限位板产生抵触,摩擦较为严重,损伤线缆的质量并且线缆受力较大而容易崩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放线架,其优点是线缆在线盘释放过程中不容易被缠绕在线盘上的线缆卡住,使线缆的释放较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放线架,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架、设在支架一侧的线盘以及缠绕在线盘上的线缆,线盘为工字轮盘放置在支架一侧,包括中间轴和固定连接在中间轴两端的限位板,支架固定设置且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下游设备拉动线缆使线缆从线盘上拉出并通过转轴支撑引导输送至下游设备,拉出的线缆与限位板抵触,所述支架上连接有延伸至线盘上方供拉出的线缆穿过且使拉出的线缆远离限位板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件将拉出的线缆与限位板分开,使得线缆在释放过程中不容易与限位板产生摩擦,使得线缆较好的输送至下游设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连接在支撑杆上的连接杆、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与支撑杆连接一端的另一端的第一圆环、设于第一圆环内侧且与第一圆环同心设置的第二圆环以及若干铰接在第一圆环内伸至第二圆环内的且可与第二圆环分开的调节杆,线盘与第二圆环同心放置,第二圆环的外径大于线缆缠绕在线盘上时所形成的圆盘的外径,线缆穿于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之间且线缆被拉出时抵在第二圆环外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缆在拉出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圆环外表面的限位使线缆不容易与限位板发生摩擦,减轻线缆与限位板的摩擦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圆环上朝向第二圆环一侧开有至少四个安装槽,所述支撑杆铰接在安装槽内且沿水平方向转动,第二圆环上与安装槽对应位置分别开有支撑槽,支撑槽包括沿第二圆环径向的限位侧壁,调节杆转动至第二圆环内后能够被限位侧壁限位,安装槽包括回转侧壁,回转侧壁与支撑杆转动至沿第一圆环径向时贴合,回转侧壁与支撑杆之间设有V形弹簧片,V形弹簧片的一端抵在回转侧壁上,一端抵在支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圆环通过连接在第一圆环上的调节杆进行连接且不容易影响线缆在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之间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的截面为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杆与第二圆环的接触面积较大,使第二圆环较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与支撑杆连接处设有滑块,滑块上连接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螺纹连接在滑块上且抵在支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能够调节高度,使限位件对线缆进行更好的引导。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中部弯折,弯折处固定连接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架较为稳固,不容易收到较大的拉力而倾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中部下方设有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的限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输送至转轴的线缆能够处于转轴的中部,避免晃动幅度较大与安装架发生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盘放置在放置台上,放置台下端设有两支腿和两滚轮,两支腿连线与两滚轮连线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线盘的位置较为容易调节,方便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限位件将拉出的线缆与限位板分开,使得线缆在释放过程中不容易与限位板产生摩擦,使得线缆较好的输送至下游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线缆推开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支撑杆;111、加强筋;12、安装架;121、转轴;122、限位环;2、线盘;21、中间轴;22、限位板;3、线缆;4、限位件;41、连接杆;411、滑块;412、锁紧螺栓;42、第一圆环;421、安装槽;422、回转侧壁; 423、弹簧片;43、第二圆环;431、支撑槽;432、限位侧壁;44、调节杆;5、放置台;51、支腿;5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2所示,一种电缆放线架,包括支架1、线盘2以及线缆3。线盘2为工字轮盘放置在支架1一侧,包括中间轴21和固定连接在中间轴21两端的限位板22。支架1固定设置,支架1包括支撑杆11和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1顶端的安装架12,安装架12上转动连接有转轴121。线缆3缠绕在线盘2上,下游设备拉动线缆3使线缆3从线盘2上拉出并通过转轴121支撑引导输送至下游设备。

为了增加支架1的稳定性,支撑杆11中部弯折,弯折处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11,为了使线缆3不容易在转轴121上晃动,转轴121中部的下方设有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2上的限位环122。

为了使线缆3在释放过程中已出线缆3不容易与缠绕在线盘2上的未出线缆3产生抵触,支架1上连接有延伸至线盘2上方供拉出的线缆3穿过且限位拉出的线缆3远离限位板22的限位件4。

结合图2和3,限位件4包括连接杆41、第一圆环42、第二圆环43以及调节杆44。连接杆41与支撑杆11连接处设有滑块411,滑块411套在支撑杆11上,滑块411上连接有锁紧螺栓412,锁紧螺栓412与滑块411螺纹连接且抵在支架1上。

第一圆环42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连接杆41的与支撑杆11连接一端的另一端。第二圆环43设在第一圆环42内侧且第一圆环42与第二圆环43同心设置,第二圆环43通过若干铰接在第一圆环42上的调节杆44支撑,第二圆环43与线盘2的中心线重合且第二圆环43的外径大于线盘2的直径。线缆3从第一圆环42和第二圆环43之间穿过,被拉出时线缆3与第二圆环43的外表面抵接且在第一圆环42和第二圆环43之间转动。

第一圆环42上朝向第二圆环43一侧开有四个均布的安装槽421,第二圆环43上与安装槽421对应位置分别开有支撑槽431,调节杆44截面为方形,调节杆44铰接在安装槽421内且沿水平方向转动,转动至沿第一圆环42径向时调节杆44伸至支撑槽431内,支撑槽431内设有沿第二圆环43径向的限位侧壁432,调节杆44转动至第二圆环43内后能够被限位侧壁432限位,安装槽421包括回转侧壁422,回转侧壁422与调节杆44之间设有V形弹簧片423,V形弹簧片423一端抵在回转侧壁422上,另一端抵在支撑杆11上。当线缆3在第一圆环42和第二圆环43之间转动至抵接其中一根调节杆44时,调节杆44被线缆3带动绕铰接位置转动(参见图4),此时其余三根调节杆44支撑第二圆环43,线缆3离开调节杆44后,调节杆44在弹簧片423的作用下复位(参见图3),使得线缆3能够不受调节杆44的影响而转动。

为了便于调节线盘2的位置,线盘2放置在放置台5上,放置台5下端设有两支腿51和两滚轮,两支腿51连线与两滚轮52连线平行。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