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自动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7021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农作物自动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物装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农作物自动装卸的器械。



背景技术:

每年农作物(主要是指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收获的时候,农户均需把农作物通过农用车运送到家里或收购站。而目前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均外出打工,村中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老人和孩子搬运重物的力量不大,要在农忙季节把农作物运送到家里或收购站,农作物的装卸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另外,农作物收购小贩到各村收购时,由于农用车的车厢较高(小贩一般把车厢加高至原来的2倍甚至更高,以便容纳更多的农作物而降低运输成本),要把农作物快速装卸并运送到收购站亦有不小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作物自动装卸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农作物自动装卸装置,包括用于联通地面与运输车车厢的运输梯、安装在运输梯的升降轨道内的升降平台、控制升降平台升降运动的驱动装置和用于装载农作物的运输小车;在进行农作物装卸作业时将所述的运输小车固定在升降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运输梯由两根槽钢通过连接板连接而成,两根所述的槽钢的槽口相对设置形成升降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运输梯与运输车的车厢相接触处采用圆弧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的运输梯的圆弧段内侧设有防止运输梯从运输车的车厢边滑落的定位销。

进一步地,靠近运输车车厢侧的所述的运输梯端部还设有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板内侧还设有减震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弹簧、螺栓和螺母,所述的减震弹簧套装在螺栓上,所述的螺栓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板,所述的螺母设在螺栓的另一端对减震弹簧进行轴向限位,且螺母能沿着螺栓向限位板侧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滑轮、钢丝绳、电动机和控制按钮,所述的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升降平台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滑轮固定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平台设有用于固定运输小车的限位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爬升效率高,大大减少了装卸人员的劳动强度,防止了装卸人员在装卸过程中的磕碰和擦伤,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输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运输车,2、运输梯,3、滑轮,4、钢丝绳,5、限位销,6、升降平台,7、运输小车,8、输出轴,9、电机,10、控制按钮,11、定位销,12、限位板,13、减震装置,14、升降轨道,1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农作物自动装卸装置,包括用于联通地面与运输车1车厢的运输梯2,运输梯2上设有升降轨道14,在升降轨道14内安装有升降平台6,升降平台6沿着升降轨道14上下运动实现农作物的装卸,升降平台6升降运动由驱动装置控制,在进行农作物装卸作业时,将农作物装载在运输小车7上,再将运输小车7固定在升降平台6实现上下装卸任务。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的运输梯2由两根槽钢通过连接板15连接而成,优选地,将两根所述的槽钢的槽口面对面设置形成升降轨道14,升降轨道14对升降平台6有着较好的限位作用;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将两根所述的槽钢的槽口同时朝上设置形成升降轨道14。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运输梯2与运输车1的车厢相接触处采用凸起朝上的圆弧过渡,能较好的将运输梯2过渡到运输车1的车厢内,有利于装卸农作物。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的运输梯2的圆弧段内侧设有定位销11,运输梯2靠在运输车1的车厢时使得定位销11位于车厢的内侧,防止运输梯2从运输车1的车厢边滑落的。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靠近运输车1车厢侧的所述的运输梯2端部还设有限位板12,当升降平台6运动到靠近车厢侧的运输梯2端部时能够进行有效的限位。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的限位板12内侧还设有起减震与缓冲作用的减震装置13,所述的减震装置13包括减震弹簧、螺栓和螺母,所述的减震弹簧套装在螺栓上,所述的螺栓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板12,所述的螺母设在螺栓的另一端对减震弹簧进行轴向限位,且螺母能仅能沿着螺栓向限位板12侧轴向移动。当载有运输小车7的升降平台6快速运动到运输梯2的上端部时,先与减震装置13上的螺母相接触,进而推动螺母向限位板12方向运动,与此同时,套装在螺栓上的减震弹簧在螺母的推动下处于被压缩状态,进而对升降平台6产生反向作用力,升降平台6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逐渐减速,直到运动停止。减震装置13处于运输梯2圆弧过渡后的部分,而运输梯2圆弧过渡后的部分斜向下朝向车厢内,在此过程中,当升降平台6与减震装置13后开始减速而处于升降平台6上的运输小车7由于惯性的作用会使运输小车7内的农作物自动倾倒进入车厢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滑轮3、钢丝绳4、电动机9和控制按钮10,所述的钢丝绳4一端固定在升降平台6上,钢丝绳4的另一端穿过滑轮3固定在电动机9的输出轴8上;正向转动电动机9时,升降平台6在钢丝绳4的牵引下向上运动;当升降平台6需要向下运动时,先将升降平台6置于运输梯2远离车厢侧斜向地面的斜面上,再反向转动电动机9,使得升降平台6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平台6设有用于固定运输小车7的限位销5。

在进行装载农作物时,先将农作物放入运输小车7内,再通过升降平台6上的限位销5将运输小车7固定在升降平台6上,然后按下控制按钮10上“升”的按钮启动电动机9带动升降平台6向上运动,升降平台6过了运输梯2的圆弧段后,会与减震装置13相接触,升降平台6开始减速,而在惯性的作用下,运输小车7内的农作物会倾倒在车厢内;在卸下农作物时,先将升降平台6放置在运输梯2远离车厢侧斜向地面的斜面上,然后进行装载农作物,而此时钢丝绳4紧紧在缠绕在电动机9的输出轴8上,限制了升降平台6的运动,装载完毕后,按下控制按钮10上“降”的按钮启动电动机9反向转动,钢丝绳4松开,升降平台6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达到了卸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爬升效率高,大大减少了装卸人员的劳动强度,防止了装卸人员在装卸过程中的磕碰和擦伤,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同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作水泥、砂子等建筑材料的自动装卸,与手工装卸相比,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