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后处理生产线的张紧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5957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后处理生产线的张紧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张紧调节机构,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后处理生产线的张紧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铜箔表面处理工序的后处理机,结构一般分为放卷部分、槽体部分及收卷部分。放卷部分将由生箔车间生产出来的原箔匀速释放出,经过槽体部分各槽体不同工序表面处理后经烤干风干,再由收卷轴部分卷取。铜箔在换卷过程中,需要对铜箔进行存储或释放,在存储或释放过程中,铜箔的张力容易产生变化,现有的设备中缺少张力调节机构,铜箔存储或释放过程中,容易造成铜箔褶皱、损伤等,严重影响铜箔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用于后处理生产线的张紧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后处理生产线的张紧调节机构,包括机架,在机架内壁上设有两个互相配合的调节架,在两个调节架之间设有调节辊,所述调节辊连接有张力传感器;各调节架上端均通过转轴与驱动机构连接,在驱动机构侧边设有检测机构;所述张力传感器、检测机构以及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上述的一种用于后处理生产线的张紧调节机构中,所述驱动机构由设在机架上且与转轴穿过机架的一端连接的扇形齿轮、设在扇形齿轮侧边转轴上的连接板以及沿竖直方向设在机架上且与连接板铰接的调节气缸组成,所述调节气缸与控制单元连接。

上述的一种用于后处理生产线的张紧调节机构中,在机架外侧的转轴上设有指针,在指针侧边的机架上设有与指针相配合的刻度盘。

上述的一种用于后处理生产线的张紧调节机构中,所述检测机构为设在机架上的电位器,电位器的检测端与扇形齿轮连接电位器与控制单元连接。

上述的一种用于后处理生产线的张紧调节机构中,在调节架两侧的机架上均设有限位杆,各限位杆末端均设有缓冲胶垫。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调节架和转轴配合使调节辊摆动,同时配合检测机构、张力传感器和驱动机构,能够保持调节辊处张力稳定,输出张力稳定的铜箔;通过刻度盘和指针配合能够直观地观察出当前铜箔张力情况;限位杆能够防止调节架摆动过位,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架其中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架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调节架2、调节辊3、张力传感器4、转轴5、驱动机构6、扇形齿轮6a、连接板6b、调节气缸6c、检测机构7、指针8、刻度盘9、限位杆10、缓冲胶垫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后处理生产线的张紧调节机构,包括机架1,在机架1内壁上设有两个互相配合的调节架2,在两个调节架2之间设有调节辊3,优选的,在调节架2两侧的机架1上均设有限位杆10,各限位杆10末端均设有缓冲胶垫11。限位杆10起到防护作用,防止调节架2移动过位。

所述调节辊3连接有张力传感器4,各调节架2上端均通过转轴5与驱动机构6连接,所述驱动机构6由设在机架1上且与转轴5穿过机架1的一端连接的扇形齿轮6a、设在扇形齿轮6a侧边转轴5上的连接板6b以及沿竖直方向设在机架1上且与连接板6b铰接的调节气缸6c组成,所述调节气缸6c与控制单元连接。在机架1外侧的转轴5上设有指针8,在指针8侧边的机架1上设有与指针8相配合的刻度盘9。在驱动机构6侧边设有检测机构7;所述检测机构7为设在机架1上的电位器,电位器的检测端与扇形齿轮连接,电位器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张力传感器4、检测机构7以及驱动机构6均与控制单元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张力传感器、电位器配合,当调节辊处产生张力变化时,电位器数据信号发生变化,控制单元控制调节气缸带动调节架转动。

工作时,张力传感器检测到调节辊处发生张力变化,此时调节辊处压力产生变化,连通电位器数据信号发生变化,控制单元控制调节气缸进行相应的调节,使调节辊处铜箔张力保持稳定。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