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与提手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4202阅读:1355来源:国知局
桶与提手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桶与提手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桶与提手的连接结构设计不够细腻,在使用时,易出现提手断裂或提手从与桶的连接处脱落的现象,同时,在日常提桶状态手持续受到提手的作用而造成很深的压痕,虽有将手持部分设计成波浪状的产品,但对于手形状、尺寸不同的各类人群来说仍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桶与提手的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桶与提手的连接结构,包括桶体和提手,提手与桶体卡接固定,所述的桶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提手两端设有卡接部,卡接部上具有与安装孔相对的挡接面,挡接面上设有凸块,凸块上又设有卡块,所述的凸块、卡块和挡接面形成带有开口的卡槽,所述的卡块为梯形结构,且卡块上相对顶边较长的底边一端与凸块连接固定,所述的卡接部上具有与挡接面位置相反的固定面,固定面上设有肋板,所述的肋板上设有与固定面平行的固定板,固定板一端向固定面方向延伸形成支撑板。

所述的提手中央具有方便握紧提起的手持部,手持部上设有垂直交叉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同向端面上设有连接片,且连接片覆盖该端面。

所述的提手通过塑料注塑一次成型。

所述的连接片包覆住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形成密封空间,且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连接片之间形成气囊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桶与提手的连接结构,其结构简洁、巧妙,将提手与桶连接部分的相互作用力抵消,同时多处设置支撑结构,防止提手断裂、脱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接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桶与提手的连接结构,包括桶体1和提手2,提手2与桶体1卡接固定,所述的桶体1上设有安装孔3,所述的提手2两端设有卡接部8,卡接部8上具有与安装孔3相对的挡接面4,挡接面4上设有凸块5,凸块5上又设有卡块6,所述的凸块5、卡块6和挡接面4形成带有开口的卡槽7,所述的卡块6为梯形结构,且卡块6上相对顶边较长的底边一端与凸块5连接固定,所述的卡接部8上具有与挡接面4位置相反的固定面9,固定面9上设有肋板10,所述的肋板10上设有与固定面9平行的固定板11,固定板11一端向固定面9方向延伸形成支撑板12,先将卡块6斜角伸入安装孔3,再将卡块6摆正,一般为卡块6与安装孔3的相对面平行,梯形结构使在提起桶时卡块6底边弯曲将两侧斜边向顶边压,抵消部分相互作用力,在实际生产中,卡块6的底边长度比市场上常见提手2的卡接结构要长,因卡块6形状和结构适应这种长度,同时越长,卡块6斜边上的单位分力越小,所述的固定板11对提手2两端具有保护作用,相当于双重保险,撕裂时需要撕断两层,固定板11与固定面9之间的肋板10和支撑板12增强连接的紧密性。

所述的提手2中央具有方便握紧提起的手持部13,手持部13上设有垂直交叉的第一支撑块14和第二支撑块15,所述的第一支撑块14和第二支撑块15的同向端面上设有连接片16,且连接片16覆盖该端面,同固定板11的主要作用,同时对于人提起桶有更好的舒适感。

所述的提手2通过塑料注塑一次成型,方便加工,降低生产成本。所述的连接片16包覆住第一支撑块14和第二支撑块15形成密封空间,且第一支撑块14、第二支撑块15和连接片16之间形成气囊腔体(未图示),形成的气囊腔体起到一个缓冲的效果,此处连接片16应已设置在第一支撑块14和第二支撑块15的各个端面且彼此相连,方能形成一个闭合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桶与提手的连接结构,其结构简洁、巧妙,将提手与桶连接部分的相互作用力抵消,同时多处设置支撑结构,防止提手断裂、脱落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