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芯机的轴芯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690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芯机的轴芯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转子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芯机的轴芯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马达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小型电机,其加工方式也多种多样,小型加工的有人工加工、半自动加工,大型加工的有全自动生产线加工。小型加工中,人工加工效率低,半自动加工的设备又及其欠缺,且自动化程度低,尤其是冲芯机部分,非常影响加工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芯机的轴芯输送装置,具体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带有自动压花的冲芯机的轴芯输送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芯机的轴芯输送装置,包括冲芯机主体、冲芯机主体设置有送芯装置、轴芯冲压装置、冲芯装置,其特征在于:送芯装置包括用于容置轴芯的轴芯料槽,轴芯料槽其底部延伸至与轴芯料槽排出口平行的纵向轴芯导槽,在位于纵向轴芯导槽的一端设置第一气缸,第一气缸通过推芯杆传动置于纵向轴芯导槽内的轴芯往竖向轴芯导槽方向推动,竖向轴芯导槽内设与纵向轴芯导槽相接的轴芯弧形导孔。

进一步的,在接近纵向轴芯导槽在位于轴芯料槽与竖向轴芯导槽之间设置轴芯冲压装置,轴芯冲压装置包括置于轴芯冲压机架顶部处的第一液压缸、压芯杆、冲芯上模、冲芯下模,第一液压缸通过压芯杆传动冲芯上模往冲芯下模方向输出,纵向轴芯导槽穿设过冲芯下模延伸至竖向轴芯导槽的进芯口。

优选的,冲芯上模、冲芯下模的对合处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压纹。

优选的,纵向轴芯导槽穿设过冲芯下模延伸至竖向轴芯导槽的进芯口。

进一步的,冲芯机主体上设置的冲芯装置包括设置在冲芯机架上的下压传动机构传动冲芯杆往其底部的芯片承托盘上的芯片组进行冲压,上述的冲芯杆底部处开设与轴芯配合的固定轴孔。

优选的芯片组送片装置包括位于冲芯装置一侧的第二气缸通过送片杆传动芯片承托盘并使其传动至芯片组导向装置与冲芯装置之间往返运动。

进一步的,芯片组送片装置包括位于冲芯装置一侧的第二气缸通过送片杆传动芯片承托盘并传动其在芯片组导向装置与冲芯装置之间往返运动。

进一步的,送芯装置还包括在位于竖向轴芯导槽一侧的第三气缸、中间传动杆、轴芯托架,第三气缸通过中间传动杆传动轴芯托架往竖向轴芯导槽以及冲芯装置之间往返运动。

优选的,在位于冲芯机主体上设置有与芯片承托盘或轴芯托架形状配合的横向导轨。

优选的,轴芯料槽一侧设置第六气缸斜向驱动推芯片带动轴芯往轴芯料槽的轴芯槽口方向推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加工过程中新增了冲压的压花程序,输送效率高,自动化集成以及输送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一种多合一冲芯机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2为实施例1一种多合一冲芯机的等轴侧结构图;

附图3为实施例1一种多合一冲芯机的正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1-送芯装置、10-纵向轴芯导槽、11-第一气缸、12-推芯杆、13-轴芯料槽、14-第六气缸、15-推芯片、16-竖向轴芯导槽、17-气缸托架、170-第四气缸、18-第三气缸、19-中间传动杆、190-轴芯托架;

2-轴芯冲压装置、21-第一液压缸、22-压芯杆、23-冲芯上模、24-冲芯下模;

4-冲芯机主体;

3-冲芯装置、31-冲芯机架、32-冲芯杆、33-固定轴孔;

5-芯片组送片装置、51-送片杆、52-芯片承托盘;6-芯片组导向装置、61-第一芯片导向轴、62-第九气缸、63-挡片杆;7-芯片管正装置、70-芯片组调整机架、71-管正伺服电机、72-芯片组管正管道、73-管正齿、74-送片尺、740-第五气缸、75-第二回料口、76-第一回料口、77-第二芯片导向轴、78-进片口、79-第二芯片导向轴架;8-第八气缸、81-推片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冲芯机的轴芯输送装置,冲芯机主体4、冲芯机主体设置有送芯装置1、轴芯冲压装置2、冲芯装置3,送芯装置1包括用于容置轴芯的轴芯料槽13,轴芯料槽13其底部延伸至与轴芯料槽13排出口平行的纵向轴芯导槽10,在位于纵向轴芯导槽10的一端设置第一气缸11,第一气缸11通过推芯杆12传动置于纵向轴芯导槽10内的轴芯往竖向轴芯导槽16方向推动。

竖向轴芯导槽16内设与纵向轴芯导槽相接的轴芯弧形导孔,竖向轴芯导槽16的高度根据轴芯的高度进行相应的配置以适合轴芯可以自然的导引至其排料口。

具体的,竖向轴芯导槽16的走心弧形导孔由接近于纵向轴芯导槽10一侧弧形下延伸至与后续轴芯托架对应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待冲压的轴芯置于轴芯料槽13内并通过轴芯料槽13向下排出至纵向轴芯导槽10内,具体的,纵向轴芯导槽10对应上述的轴芯料槽13底部排出口开设对应的轴芯槽口。

当轴芯进入至纵向轴芯导槽10内后,由第一气缸11通过推芯杆12带动轴芯往竖向轴芯导槽16方向推动,一般情况下,其第一气缸11通过推芯杆12推动的移动间距为至少一根轴芯长度。

优选的,轴芯料槽13可以设计为V型,轴芯料槽13底部为镂空结构,并在轴芯料槽13一侧设置第六气缸14斜向驱动推芯片15带动轴芯往轴芯槽口方向推动进入至纵向轴芯导槽10内。

在位于竖向轴芯导槽16与轴芯料槽13之间设置轴芯冲压装置2,轴芯冲压装置2包括置于轴芯冲压机架顶部处的第一液压缸21、压芯杆22、冲芯上模23、冲芯下模24,第一液压缸21通过压芯杆22传动冲芯上模23往冲芯下模24方向输出,纵向轴芯导槽10穿设过冲芯下模24延伸至竖向轴芯导槽10的进芯口。

在本实施例中,冲芯上模23、冲芯下模24之间设置限制冲芯上模23下压至冲芯下模24的弹性装置,具体的可以为在其之间的弹簧轴套内的压缩弹簧。

优选的,冲芯上模23、冲芯下模24的对合处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压纹。

当待压花的轴向移动至冲芯上模23、冲芯下模24之间时,第一液压缸21带动带动压芯杆下压使冲芯上模23往冲芯下模24方向下压对轴芯压出预期的压纹,在压花完成后压芯杆22抬升而由于压缩弹簧的存在冲芯上模抬升以可以继续下一个工序。

优选的,纵向轴芯导槽10穿设过冲芯下模24延伸至竖向轴芯导槽16的进芯口。

冲芯机主体1上设置的冲芯装置3包括设置在冲芯机架31上的下压传动机构传动冲芯杆往其底部的芯片承托盘52上的芯片组进行冲压,下压传动机构可以为第二液压缸30或下压气缸,上述的冲芯杆32底部处开设与轴芯配合的固定轴孔33,固定轴孔33内设置有环设橡胶层。

在本实施例中,当待冲芯的层叠的芯片组置于芯片承托盘52后,由上述的将轴芯置于冲芯杆32后由其冲芯杆32下压冲压至层叠的芯片组的中心轴上完成芯片组的轴芯安装。

芯片组送片装置5包括位于冲芯装置3一侧的第二气缸50通过送片杆51传动芯片承托盘52并传动其在芯片组导向装置6与冲芯装置3之间往返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芯片组由芯片组导向装置6排出下落至芯片承托盘52上,并由第二气缸50输出驱动至冲芯装置3的底部处,在完成冲芯以后成品脱离芯片承托盘52后,第二气缸50回缩并带动芯片承托盘52运动至芯片组导向装置6底部处,具体的芯片组导向装置6与芯片承托盘52的开口对应设置,在芯片承托盘52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与芯片组让位口配合的芯片限位轴。

优选的,在位于冲芯机主体上设置有与芯片承托盘或轴芯托架形状配合的横向导轨。

送芯装置1还包括在位于竖向轴芯导槽16一侧的第三气缸18、中间传动杆19、轴芯托架190,第三气缸18通过中间传动杆19传动轴芯托架190往竖向轴芯导槽16以及冲芯装置3之间往返运动,第三气缸18安装在气缸托架17上,优选的,在位于气缸托架17底部处设置第四气缸170,第四气缸170通过抬升杆传动气缸托架17抬升或下降,第四气缸170的抬升高度为略大于冲芯杆32的固定轴孔33深度。

其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驱动轴芯托架190运动至竖向轴芯导槽16的排出口处并抬升接取轴芯,轴芯托架190下降并使其运动至冲芯装置3底部处,轴芯托架190抬升将轴芯压入冲芯杆32的固定轴孔33内。

优选的,上述的气缸托架17设置有与中间传动杆19形状配合的限位轨,以保持其输出轴向。

在本实施例中,当轴芯托架190位于竖向轴芯导槽16底部处时,与上述的竖向轴芯导槽16的排出口的轴向同轴,优选的,竖向轴芯导槽16设置有相对于竖向轴芯导槽16的排出口方向输出的第七气缸,第七气缸可以根据需要将置于竖向轴芯导槽方向推动带动轴芯往其排出口排出。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