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627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检测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药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生物医药中的疫苗,由灌装机灌装到瓶子中,然后送到轧盖机上安装瓶塞,对瓶子进行封装。

由于在向瓶子内进行灌装时,灌装的剂量会出现偏少的情况,现有轧盖机无法判断剂量是否合格,通过人工也难以进行精确辨别,以致一些剂量偏少的瓶子在轧盖机上完成了轧盖封装,容易产生不合格产品。使用剂量不足的不合格产品,将使家畜家禽接种后,无法良好免疫病菌,防病效果下降,造成家畜家禽死亡的经济损失。

而且轧盖机也会出现运行失误,通过轧盖机的瓶子没有安装上瓶塞,致使瓶子呈开口状进入包装机,造成液体撒漏,污染包装机等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通过轧盖机的瓶子难以判断剂量是否合格,瓶口是否密封,容易造成不合格产品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测出不合格瓶子并将其排除的检测输送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检测输送装置,用于检测输送的瓶子是否安装瓶盖且剂量足量,包括用于输送瓶子的输送带,用于对输送带上的瓶子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能够将瓶子移出输送带的剔除单元,以及能够接收检测单元发送的信息并控制剔除单元运行的控制器;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感测瓶子的第一传感器,用于感测瓶塞的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瓶子中液量的液体检测器;

所述剔除单元包括能够夹取瓶子的两个操作件,以及能够驱动两个操作件相对于输送带纵向移动的驱动器;

所述液体检测器包括光源以及能够感应光源发射出的光线的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和光源之间设有用于使瓶子通过的检测空间;

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液体检测器均与所述输送带上的同一位置平齐。

作为优选,进一步包括用于固定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液体检测器的支架;

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在输送带上方,以使其能够向下对准瓶子的瓶口,所述第二传感器与输送带之间设有能够使瓶子通过的工作空间;

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在输送带一侧,以使其能够对准瓶子的侧壁;

所述液体检测器所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输送带,以使其能够与瓶子的中部对齐。

作为优选,所述液体检测器的光源和光敏电阻均安装在所述支架竖向设置的导槽中,用以调节其高度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单元和剔除单元沿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检测输送装置能够通过检测单元检测瓶口上是否有瓶塞、瓶子中的液位是否达标,再通过剔除单元将不合格瓶子移出,防止未装瓶塞的瓶子送入包装机,以免瓶子在包装机内撒漏,造成污染,损坏设备部件;同时防止剂量不足的瓶子送到包装机包装和售出,保证产品质量,防止产生不合格产品,保证产品使用时剂量足够,免疫效果良好,防止造成使用者的经济损失。

2、剔除装置通过操作件夹取平移,保证瓶子离开输送带时的稳定性,避免瓶子倾倒,防止未装瓶塞的瓶子内液体撒漏。剔除装置能够将未装瓶塞的瓶子送到输送带一侧,将安装了瓶塞但剂量不足的瓶子送到输送带另一侧,对不合格产品能够分类,便于后续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

3、液体检测器能够调节高度位置,能够随着剂量的要求,对不同高度的液位进行测量,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检测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检测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检测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以上各图中:1、瓶子;2、输送带;3、检测单元;3.1、第一传感器;3.2、第二传感器;3.3、液体检测器;3.3.1、光源;3.3.2、光敏电阻;4、剔除单元;4.1、操作件;4.2、驱动器;5、检测空间;6、支架;6.1、导槽;7、工作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3所示,检测输送装置用于检测输送的瓶子1是否安装瓶盖且剂量足量,包括用于输送瓶子1的输送带2,用于对输送带2上的瓶子1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3,能够将瓶子1移出输送带2的剔除单元4,以及能够接收检测单元3发送的信息并控制剔除单元4运行的控制器。

检测单元3和剔除单元4沿输送带2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检测单元3包括用于感测瓶子1的第一传感器3.1,用于感测瓶塞的第二传感器3.2,以及用于检测瓶子1中液量的液体检测器3.3。

检测输送装置还包括支架,第一传感器3.1、第二传感器3.2和液体检测器3.3安装固定在支架6上。

第一传感器3.1、第二传感器3.2和液体检测器3.3均与输送带2上的同一位置平齐。

输送带2上设有检测工位,瓶子1随着输送带2输送,到达检测工位时,第一传感器3.1、第二传感器3.2和液体检测器3.3均对准检测工位上的瓶子。

第一传感器3.1安装在输送带2一侧,以使其能够对准检测工位上瓶子1的侧壁。第一传感器3.1为光电传感器,通过发射和反射的光线,测得反射率,并发送给控制器。由于检测工位上有瓶子时的反射率和没有瓶子时的反射率区别较大,控制器5根据得到的反射率变化,可使其通过第一传感器3.1测得检测工位上是否有瓶子。

当控制器测得检测工位上存在有瓶子时,启动第二传感器3.2和液体检测器3.3。

第二传感器3.2安装在输送带2上方,以使其能够向下对准检测工位上瓶子1的瓶口,第二传感器3.2与输送带2之间设有能够使瓶子1通过的工作空间7。第二传感器3.2也为光电传感器,对准检测工位上瓶子1的瓶口,通过发射和反射的光线,测得反射率,并发送给控制器。由于瓶子1瓶口上有瓶塞时的反射率和没有瓶塞时的反射率区别较大,控制器5根据得到的反射率变化,可使其通过第二传感器3.2测得位于检测工位上瓶子的瓶口上是否有瓶塞。

液体检测器3.3所处高度位置高于输送带2,以使其能够与瓶子1的中部对齐。液体检测器3.3包括光源3.3.1以及能够感应光源3.3.1发射出的光线的光敏电阻3.3.2,光敏电阻3.3.2和光源3.3.1之间设有用于使瓶子1通过的检测空间5。位于检测工位上的瓶子1也位于检测空间5中,光源3.3.1发出的光线穿过瓶子1,照射到光敏电阻3.3.2上,光敏电阻3.3.2感测光线的强度,并发送给控制器。若瓶子1内液体的液位高于液体检测器3.3,瓶子1内的剂量达标,液体影响穿过瓶子1的光线;若瓶子1内液体的液位低于液体检测器3.3,瓶子内的剂量不达标,液体不影响穿过瓶子1的光线。控制器根拒光敏电阻3.3.2感测的光线强度,测得瓶子内液体的是否达标。

剔除单元4包括能够夹取瓶子1的两个操作件4.1,以及能够驱动两个操作件4.1相对于输送带2纵向移动的驱动器4.2。

操作件4.1为能够与瓶子1侧壁接触并对其进行推动的推板或抓手,驱动器4.2为气缸、油缸等能够推拉操作件4.1纵向移动的动力部件,两个操作件4.1之间设有可使瓶子1通过的间隔。

若控制器测得瓶子1具有瓶塞且剂量合格,剔除单元4不启动,瓶子1通过操作件4.1之间的间隔,继续在输送带2上输送。

若控制器测得瓶子1上没有瓶塞,剔除单元4启动,瓶子1通过操作件4.1之间时,驱动器4.2驱动两个操作件4.1夹住瓶子1,然后将瓶子移动向输送带2的一侧,移出输送带2进行后续处理。

若控制器测得瓶子1安装了瓶盖,但瓶子1内剂量不合格,剔除单元4启动,瓶子1通过操作件4.1之间时,驱动器4.2驱动两个操作件4.1夹住瓶子1,然后将瓶子移动向输送带2的另一侧,移出输送带2进行后续处理。

通过检测瓶子1是否安装瓶盖,液位剂量是否达标,将不合格瓶子移出输送带,避免将不合格瓶子送到下一工序,造成撒漏或者产生不合格产品。

通过操作件4.1的夹取平移,使瓶子1平稳地离开输送带2,防止瓶子1移出时未装瓶塞,倾斜撒漏。未装瓶塞的瓶子和装了瓶塞剂量却不合格的瓶子分别送到输送带两侧,能够分别处理,提高后续处理效率。

为了调节测量液位的高度,液体检测器3.3的光源3.3.1和光敏电阻3.3.2均安装在支架6竖向设置的导槽6.1中,能够升降,然后固定,调节其高度位置。

由于液位高于液体检测器3.3为合格,调节液体检测器3.3的高度位置可适应不同剂量要求,增强设备通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